![]()
千年花乡变身满载“情绪价值”的打卡地,状元村吸引来年轻人排队沾“文气”,锦鲤IP为村居带来超千万网络曝光——在广东佛山,“小镇”与村居正成为年轻人争相探访的新目的地。
那么,这些新IP与打卡地,是怎么做到“小众”又“人从众”的呢?
更值得探究的是,在按下“美颜键”的背后,一场更深层的变革正在发生。
![]()
禅城黎冲村状元茶院金榜题名墙绘。
“高颜值+好故事”佛山这些“村”,“小众”又“出圈”
2025年国庆黄金周首日,佛山顺德的陈村花卉世界,吸引超7万人次到访。涌进陈村的游客,不再只为买花和“扛走”苗木,更为了在花丛中品尝美食、在花香中欣赏非遗表演、在花海中“咔咔咔”的“出片”。
这里,“热带雨林展”与爬虫研学、咖啡体验相结合,园林打造了古风与侘寂风拍摄基地,台湾青年创业市集带来了地道的台湾美食和创意手作。曾经的批发市场,变身为批发市场+沉浸式农文旅的景区旅游业态。
![]()
顺德陈村花卉世界。
镜头再跟着年轻人的“攻略”来到高明苏村。这里,一个“锦鲤”IP让昔日无人问津的小渔村,变成全网曝光超1000万次。村庄整体布局依“鱼形”艺术化打造,锦鲤池为“眼”,整治后的建筑屋面化为“鳞”。
数据显示,苏村去年国庆以来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00万元,农房平均租金从过去的3元/月/平方米大幅跃升至15元/月/平方米。
![]()
佛山高明荷城苏村。
“出圈”的还有禅城黎冲村,状元桥、状元井、状元文化馆组成的文化打卡线路。不仅如此,村里还开发了状元茶、状元粽、状元酒等文创产品,策划世界读书日、开笔礼、主题研学等状元文化活动。
同时,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黎冲村通过盘活闲置建筑、引入社会资本,推动状元文化与新业态融合。
![]()
佛山禅城黎冲村。
“车水马龙”遇上“杨辰梅景”
更多小镇正成为打卡新地标
在佛山,这不是个例。年轻人的镜头和朋友圈,还在不断记录和分享这座城市更大的变化。
比如,南海西樵镇整合镇域内各类文旅资源,打造“登西樵山、访桑园围、渡平沙岛、游南海湾、寻岭南味、品广府菜、会黄飞鸿、赏千古情、钻研学游、逛艺术节”十大西樵文旅资源板块。听音湖公园通过举办“樵湖夜色晚8点”周末文艺汇演、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等多元化活动,开通氢混动力游船环湖航线,成为岭南文旅会客厅。
![]()
佛山南海西樵山。
还有禅城南庄镇举办全省首个“车水马龙节”,吸引客流超25万人次,成交额突破4亿元。
顺德龙江镇以S-park体育公园、新街in77等项目带动旧建筑活化,焕发城镇新活力。
![]()
顺德龙江新街in77。(图源:龙江镇)
高明杨和镇精心打造的“杨”辰“梅”景主题IP,通过改造外立面、整治“三线”、新增停车位、整治提升杨梅河“一河两岸”。该镇盘活15亩旧粮仓地块,将原有低散乱日用品加工厂、沙石零售仓库等转换为圩镇客厅和轻餐饮、民宿等消费业态,引进赵一鸣零食、蜜雪冰城、邮政咖啡、春野咖啡等知名品牌,推动商铺月租金从每平方米1.5元跃升至11.1元。
![]()
高明杨和镇盘活15亩旧粮仓地块。(图源:杨和镇)
这类案例在佛山比比皆是。三水区芦苞镇打造“北江千年古道”农文科旅创意带,成为湾区“夜经济”网红打卡地。
在推进全省“百千万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更多镇村正成为打卡新地标。
出圈与“颜值”的背后一场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层变革
靓丽颜值与网红流量只是表象,“百千万工程”在佛山推动的,是一场关乎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层变革。
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集体经济收入上。高明杨和镇盘活旧粮仓引入新业态后,商铺月租金从每平方米1.5元跃升至11.1元,资产价值被激活。苏村通过组建强村公司,对村内资源进行统租统管,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00万元,实现了巨大飞跃。这些真金白银的收入,为乡村的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实保障。
![]()
高明苏村。
产业的导入与环境的改善,让“人”的流动出现了“逆袭”。在苏村,现在很多村民愿意回来了,有的自己开店做私房菜,年轻人也回来打工。陈村镇在推进微改造的同时,村民们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与“创造者”。
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构成了这场变革的另一个侧面。数据显示,全市500多家建筑行业企业与镇街结对,谋划项目600多个,实际完成帮扶金额1.97亿元。在陈村潭洲时光九八街的改造中,政企联动投入46万元,实现了网络曝光超千万次的效应。这种“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模式,形成了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
佛山顺德陈村潭洲时光九八街。
超越经济数据,变革最终要惠及民生。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整治“六乱”超过10万宗,建设绿美生态小公园195个,完成房屋外立面提升2106栋。这些数字意味着巷道不再杂乱、公园举步即达、家园焕然一新。
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是这场深层变革的“具象化”。
以“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为抓手“发现价值、重塑价值”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佛山已遴选三批典型镇培育对象,到2025年初已实现全市典型镇培育全覆盖。目前,第一、二批16个典型镇已全部通过评价。佛山市典型镇培育经验做法多次获省城镇建设专班认可推广,南海区西樵镇、高明区杨和镇圩镇运营案例入选广东省美丽圩镇建设运营案例集。
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佛山通过典型镇培育建设,不仅实现了从“点上突破”到“全域共美”的蜕变,更探索出一条“政企联动、错位发展、三生融合”的县域高质量发展路径。
![]()
位于佛山“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的顺德龙江S-park体育公园。(图源:龙江镇)
面向未来,在推进典型镇建设的同时,佛山更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破解“散装”难题,“缝合”边界,真正发现与重塑区域价值。
环两江先行区的建设是重要抓手。今年11月,《佛山市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总体规划》印发实施。
![]()
佛山“环两江先行区”南海九江下东与顺德龙江甘竹交界处。
根据规划,环两江先行区将目标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先行地、绿色经济发展新高地、高品质岭南水乡旅游目的地。到2030年底,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引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展现“多彩佛山”的重要窗口,中国式现代化的佛山实践在先行区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35年底,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城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当旧粮仓里飘出咖啡香,老街上开着新店铺,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村集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佛山用实践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既要“面子”光鲜,更要“里子”厚实。
没有大拆大建,而是充分尊重每个区域的历史底蕴与人文气质。佛山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是一条区域协调发展之路,也是居民群众的共富之路。
统筹:何惠文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路漫漫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郑俊彬 陈斌颖(除署名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