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东莞全域文明 | 服务提质,满意度飙升!桥头石水口村党群服务从“中心”走向居民“心中”

0
分享至

每到周末,早晨8:30刚过,桥头镇石水口村党群服务中心已经热闹起来。老人们在健康颐养区练习健脑手指操,孩子们在教育成长区体验3D打印魔法课堂,青年人在“知识技能加油站”学习全媒体运营课程。这个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服务中心,已成为集便民服务、文化传承、健康养老、儿童托管于一体的全龄友好服务枢纽。

今年以来,桥头镇石水口村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省、市两级党群服务提质行动试点,以推进“两社三中心”建设(社区人气、和气、正气;社区品质、品位、品牌;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为核心内容,全力提升全龄段党群邻里服务质效,织密儿童友好、老年关爱“全龄友好”服务网,真正实现了党群服务从“有”到“优”的跨越。

空间重构

从“找不到”到“离不开”的服务蜕变

“过去办事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走进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全搞定!”谈及石水口村的变化,村民莫阿姨感慨不已。作为辖区面积8.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人的大型社区,石水口村曾经面临服务阵地分散、功能不足、办事不便的突出问题。

村民罗女士对此深有体会:“以前办个社保要跑村委会,咨询法律问题要去司法所,老人活动场所又另在他处,一天下来光赶路就精疲力尽。”


近年来,石水口村致力于打造集便民服务、健身休闲、红色教育于一体的党群综合服务区。作为省、市两级党群服务提质行动试点,今年以来,石水口村以推进“两社三中心”建设为核心,投入资金对党群服务中心实施“场所、功能、服务、运行”全方位升级。


目前,石水口村已全面完成党群服务中心的政务办事大厅升级打造,分为窗口业务区、网上办事区、等候休息区,其中窗口业务区共设置党建、残联、民政、法律咨询等9个窗口。

“以试点运行党群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全事项承接’为契机,我们实现村民、村企‘足不出户’即可办理800多项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服务升级

构建“15分钟全龄服务圈”

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特点,石水口村创新打造“1+4+4”综合服务网络——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辐射周边4个住宅小区,将14个功能室优化重组为“教育成长”“健康颐养”“便民服务”“组织生活”四大主题空间。


“我们按照‘一室多能、多室共建’原则,让每个空间都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空间重构,中心利用率提升了65%,实现了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质的飞跃。


最让群众称赞的是“5+1”全时服务机制:工作日延时服务至18时,并安排专人值班提供服务咨询;周六推出家庭成长系列活动及心理健康关怀日等特色活动,实现“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

在石水口村工作多年的莫老师评价道:“现在的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了社区的心脏,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自然而然地增进了邻里关系。”

一老一小

托起全龄幸福的两端


每天下午放学,中心的“服务驿站”都会迎来周边学校的小学生。双职工家庭的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享受免费的看护和作业辅导服务,彻底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我和爱人都是上班族,最头疼的就是孩子放学后的看护问题。”在附近工厂工作的王女士说,“现在孩子放学后直接来中心,有志愿者辅导作业,还能参加兴趣班,我们下班再接回家,真是太贴心了。”


针对村中长者数量多、养老需求多样化的实际情况,中心创新推出“养老”变“享老”服务模式。承接镇“守护爱勿忘我”认知障碍长者关爱服务项目试点,在全市首创“认知障碍预防课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累计为198名长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与爱同行”关爱学堂项目则采用公益主导的“50%市场价+周末服务”运营模式,将课程费用控制在市场价的50%左右,让群众用“一杯奶茶钱给娃报名培训班”。项目推出后深受欢迎,“3D打印魔法系列课堂”一经推出全部报满。

多元共建

激活服务“一池春水”


中心创新实施“四联工作法”,联动镇村资源构建“党费+财政+社会捐助”多元筹资机制。通过购买服务引入2家专业社会组织,并依托“两企三新”党支部等资源组建各类技能人才服务专队。

建立“三单化”精准服务机制,通过问卷、走访精准摸排群众需求,整合政企资源建立供给清单,依托党员技能导师团实施服务清单。


“我们通过入户走访、线上问卷等方式,收集到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然后整合资源提供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比如很多家长反映孩子课后托管难,我们就开设了‘关爱学堂’;年轻人想提升职业技能,我们便引入全媒体运营课程。”

中心还创新提供“政务+金融”联动服务,联动东莞银行铺设智能取款机,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和便捷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成功打造全市首个村级个人调解室“莫满水工作室”,莫满水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荣誉。

文化传承

润泽群众心田的活水


石水口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心创新“党建+文化”模式,构建实体传承与数字传播相结合的莫家拳非遗传承体系。线下形成3名代表性传承人带15名弟子的梯队培养模式,累计开展29场次沉浸式莫家拳体验课程。

线上打造“云上武馆”数字化平台,周更教学短视频实现18期课程体系化输出,惠及群众2691人。深度挖掘本地红色教育资源,推动党群服务中心现场教学点提档升级,开发“烽火岁月”等沉浸式课程模块,创新打造红色研学路线。

负责莫家拳传承的莫师傅感慨:“以前担心传统武术会失传,现在通过中心和数字化平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触并喜欢上莫家拳,让我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希望。”


同时,石水口村用好用活“党建结对共建机制”,链接市文联曲艺传承计划,打造“曲艺沁芳”工作品牌,通过与市文联共建阵地,每月开展粤剧鉴赏、唱腔教学等活动。

服务成效

从“建得好”到“用得好”的转变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石水口村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月均服务人次突破1200,较实施精品服务项目前增长167%。“义·家人”志愿服务品牌获市级媒体报道,项目试点经验做法被市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微信公众号、“东莞+”媒体展播。

服务辐射范围从本村延伸至周边4个住宅小区、2个学校,“家校社企”联动共建的邻里教育服务体系逐步构建。群众满意度从原来的82%提升至96%,真正实现了党群服务中心从“建得好”到“用得好”的转变。


从政务办理到文化传承,从儿童托管到长者关爱,石水口村党群服务中心通过空间重构、服务升级、机制创新和文化传承,打造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龄友好服务共同体,展现了新时代党群服务的温度与厚度。

图文:香雅怡

编辑:香雅怡

编审:邓佩珊

出品:桥头镇融媒体中心

新闻回顾

01

‍‍‍‍‍‍‍

02

‍‍‍‍‍‍‍

03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悦读桥头 incentive-icons
悦读桥头
桥头人自己的信息平台
11381文章数 27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