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女排赛事落下帷幕,朱婷带领河南女排斩获第六名的成绩,虽未跻身四强,却用五连胜的逆袭与赛场上的统治力,重新点燃了网友对她回归国家队的期待。然而赛后的一场采访插曲,却让这份期待瞬间蒙上阴霾——面对“是否考虑回归国家队”的提问,朱婷斩钉截铁地抛出“没考虑过”四个字,随即转身离去;更令人愤怒的是,她转身未远便因听到采访者的国骂而骤停回头,复杂的神情里藏着难以言说的委屈与决绝。
![]()
“没考虑过”这四个字,像一记重锤砸在球迷心上。要知道,全运会期间朱婷的表现足以证明她仍处在巅峰水准:面对天津队独得27分率队爆冷,对阵北京队用超级大调攻终结比赛,即便在排位赛中作壁上观,也在场边用手势与呐喊为队友传递力量。这样一位攻防一体、精神属性拉满的传奇主攻,正是处于新老交替困境中的中国女排最急需的“定海神针”。很多喜欢中国女排的网友都期待朱婷回归,可这份炽热的期待,却被她四个字浇得透心凉。
![]()
朱婷的决绝并非毫无缘由。回顾巴黎奥运周期,她带着手腕钢钉坚持出战,却在阵容调整中逐渐边缘化;奥运会后,国家队开启年轻化重建,她标志性的2号球衣被重新分配,1-23号战袍全归现役队员,若回归只能接受“边缘号码”的尴尬;世锦赛前夕,排协与国家队从未主动释放邀请信号,即便球队最终仅获第九名,主帅赵勇仍坚持“不依赖老将”的思路。一次次的冷落与忽视,或许早已让这位曾为女排拼断手腕的功臣寒了心。
![]()
比冰冷回应更让人心疼的,是采访者的公然辱骂。朱婷转身离去的脚步刚迈开几步,现场便传出清晰的国骂声,她下意识骤停、猛然回头,镜头定格下她震惊又愤怒的神情——那不是挑衅,而是被冒犯后的本能反应。作为世界排坛公认的“最佳主攻”,作为带领中国女排重夺奥运冠军与世界杯冠军的功勋球员,朱婷理应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即便她的回应让部分人失望,采访者也应恪守职业底线,而非用粗俗言语泄愤。
![]()
有球迷翻出朱婷过往的采访片段,她曾说“只要国家队需要,我随时待命”,如今态度的转变,足以说明问题不在她身上。排管中心此前强调“建队要兼顾传承与创新”,可当下对老将的冷漠,显然与“传承”二字背道而驰。朱婷的回头,更像是对整个舆论环境的无声叩问。当运动员的职业选择不被尊重,当功勋球员的付出被轻易遗忘,这样的环境如何能留住人才?朱婷即将重返意甲赛场,145万欧元的年薪与球队的重视,与国内的争议形成鲜明对比。或许对她而言,远离纷扰、专注赛场,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