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第一章 三万账单
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张涛脸上,他手指反复滑动屏幕上的数字,仿佛这样能改变什么。招商银行APP的账单页面清晰显示着三月消费总额:三万两千八百六十元。这已经是连续第四个月超过三万了。
厨房飘来泡面的味道,张涛深吸一口气,关掉手机屏幕。客厅地板上堆着五六个还没拆封的快递箱,上面印着“直播爆款”“限时抢购”的标签。
“老公,快来看我新买的按摩仪!”妻子林薇举着一个粉色仪器从卧室走出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光,“主播说这款能瘦脸还能祛皱,原价一千九,直播间只要八百八!”
张涛接过那个轻飘飘的塑料仪器,翻来覆去查看。仪器背面贴着粗糙的标签,连生产厂家信息都没有印全。
“又是在哪个直播间买的?”张涛尽量让声音保持平静。
“小雅直播间啊,就是最近特别火的那个。”林薇划开手机,屏幕上一片花花绿绿的商品链接,“她家东西可实惠了,今天还有三场秒杀呢。”
张涛看着妻子浮肿的眼袋和亢奋的神情,心里一阵发紧。自从半年前林薇辞去工作在家休养,直播购物就成了她生活的全部。起初只是买些家居小物,后来逐渐变成化妆品、衣服、保健品,现在连“能治高血压”的磁石床垫都往家搬。
“这个月信用卡账单出来了。”张涛把手机推到她面前。
林薇扫了一眼,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哎呀,下个月少买点就是了。你看这个按摩仪多划算,超市卖一千多呢。”
“这不是第一个月了。”张涛声音低沉,“上个月你说双十一促销,买多点正常。这个月又是什么理由?”
“张涛你什么意思?”林薇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我天天在家帮你带孩子做饭,连买点东西都要看脸色?你知道我闺蜜老公一个月给她多少零花钱吗?”
“我们不是有钱人家。”张涛指着沙发上堆成小山的快递,“这些真的是家里需要的吗?上个月买的减肥茶你喝了吗?前个月买的二十支口红拆封了几支?”
林薇一把抢过按摩仪,转身走进卧室:“不想跟你吵,我还要看下一场直播呢。”
房门砰地关上。
张涛独自坐在客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茶几。茶几下层压着女儿小雨的幼儿园缴费单,四千五百元。他想起上午项目经理的话:“公司这季度效益不好,奖金要减半。”
窗外夜色渐深,张涛点开手机银行转账页面,工资卡余额只剩六千多。他沉默片刻,打开微信找到堂弟的对话框:“手头宽裕吗?能借两万应个急?”
消息发出去后,他盯着屏幕上“对方正在输入”的提示,直到它消失,也没有回复。
第二章 密码之争
周六清晨,张涛被客厅里的拆箱声吵醒。走出卧室,只见林薇正举着手机拍摄开箱视频。
“宝宝们看,这是小雅直播间抢到的蚕丝被,原价三千八,直播间只要八百!”林薇对着手机镜头展示一床淡紫色被子,“手感超好,今晚直播还有同款,姐妹们定好闹钟哦。”
三岁的女儿小雨坐在地板上,正拿着剪刀试图拆另一个快递箱。张涛快步上前夺过剪刀,发现箱子里是一套号称“日本进口”的儿童护肤品,标签却是拼音拼写的“ribenjinkou”。
“妈妈,痒。”小雨挠着手臂,上面起了几处红疹。
张涛拿起护肤品盒子,找到成分表,密密麻麻的化学名词中,“香精”二字格外刺眼。他想起上周林薇给女儿用的“纯中药”防蚊贴,导致孩子脖子上一片红肿。
“这些东西能不能别给小雨用?”张涛尽量压住火气。
“你懂什么,这是主播亲自试用的!”林薇抢过护肤品,“小雨过敏体质随你,跟产品有什么关系。”
争吵声引来隔壁的王阿姨。这个热心的中年妇女探头进来:“小两口吵什么呢?大周末的。”
林薇像是找到救星,拉着王阿姨诉苦:“王姨您评评理,我买点东西怎么了?他天天就知道钱钱钱。”
王阿姨瞥了眼满地的快递,打着圆场:“年轻人适度消费没错,不过薇薇啊,听说楼下李太太上月刷爆卡,两口子正闹离婚呢。”
送走王阿姨,张涛深吸一口气:“我们把支付密码改了吧,需要买东西时一起商量。”
“你怀疑我乱花钱?”林薇猛地站起来,“张涛我告诉你,密码是我设的,你没权改!”
“那是我工资卡!”
“所以呢?法律上这叫夫妻共同财产!”
争吵最终以林薇摔门而去告终。张涛独自收拾满地的包装纸,发现一个未拆封的盒子,里面是号称“德国工艺”的锅具,标签上却印着“浙江某厂代工”。他想起上个月林薇买的“韩国进口”餐具,快递单显示发货地是义乌。
晚上林薇回来时拎着新买的包包,说是限量款。张涛默默点开手机银行,看到又一笔五千八百元的消费记录。
深夜,张涛躺在床上无法入睡。林薇背对着他,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直播间里主播的呐喊声透过耳机隐约传出。
张涛悄悄起身,走进书房打开电脑。搜索记录里写着:“如何限制家人直播购物”“直播购物成瘾怎么办”。一个个网页打开,都是类似的家庭悲剧。
他想起十年前刚结婚时,林薇连买件两百块的衣服都要犹豫半天。那时他们挤在出租屋里,分吃一碗泡面都觉得幸福。
凌晨三点,张涛终于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