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城寒意渐浓,而在江浦路街道辽昆社区的几处角落,新搭建的木质猫舍却散发着融融暖意。为破解流浪猫管理难题,推动社区人与动物和谐共生,辽源西路社区睦邻中心联合辽昆居民区启动流浪猫规范化治理工程。通过“科学安置+人文关怀”双轨并行,社区不仅为流浪猫搭建了温暖的“避风港”,更以精细化治理传递着基层服务的温度。
![]()
协商破题
凝聚多方共识
随着社区居民对动物保护关注度的提升,流浪猫的生存与社区公共环境的平衡成为辽昆居民区的重点议题。“部分区域流浪猫聚集,既存在卫生隐患,也可能引发居民分歧。”辽昆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莉华表示,治理不是简单驱赶,而是要在保障居民生活的同时,为流浪猫提供基本生存保障。
![]()
为此,居委会牵头召开专题协商会,邀请辽源西路睦邻中心专业社工、居民代表、宠物爱好者和专业爱宠机构共同参与,最终确定了“集中安置+规范管理”的治理方案。
猫舍上岗
共建人宠和谐家园
经过前期精心筹备,6座原木色标准化猫舍于近日正式投入使用。每座猫舍配备防雨顶棚、透气围栏和内部软垫,外围竖立着“文明喂养区”标识。
据周莉华介绍,这些猫舍选址于绿化带、停车棚等流浪猫常出没区域,既方便集中照料,又避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猫舍采用低敏材质建造,由志愿者定期清洁消毒。社区还为部分温顺的流浪猫建立健康档案,计划联合宠物医院开展义诊。
![]()
此次治理工程积极推动居民参与,通过招募"社区爱猫志愿者"负责日常投喂、猫舍维护和文明宣传,同时发起"领养代替购买"倡议,为有意愿的居民搭建与流浪猫的沟通桥梁。
“以前看到流浪猫冬天挨冻很心疼,现在有了固定投喂点,大家喂养更有序,矛盾也少了。”居民张阿姨表示,“社区这招,既暖了猫,也暖了人心。”
小切口见大格局
微服务暖大家庭
“流浪猫治理不是终点,而是社区人文关怀的起点。”辽源西路睦邻中心社工表示,后续将完善管理机制,通过科普讲座减少弃养现象,并建立“居民-志愿者-专业机构”联动平台,动态监测猫舍使用与流浪猫健康状况。
![]()
从问题协商到方案落地,从设施搭建到长效管理,辽昆居民区的这一治理工程,不仅优化了社区环境,更勾勒出基层治理的新图景——以“小切口”回应“大民生”,用“微服务”传递“大温暖”。
资料 | 江浦路街道
编辑 | 查艺宁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