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世半导体
前段时间荷兰政府单方面切断中国安世半导体企业之后,遭到了中方的反制。作为全球车规级芯片龙头企业,安世半导体的供应链布局早已形成“欧洲设计、中国制造”的深度协同格局,其产品占据全球40%的市场份额,欧洲汽车产业40%的芯片供应依赖于此,每辆汽车平均需搭载200颗相关组件。荷兰此前的单边干预,最后没有收到预料中的结果。
![]()
荷兰政府
法国媒体也提到,因为安世80%的终端产品需经中国东莞工厂完成封装测试,而中国在氟石、铋等半导体关键材料以及稀土领域的供应优势,直接关系到阿斯麦等荷兰核心企业的生产存续。中方随后采取的精准出口管制措施迅速见效,欧洲多家车企陷入缺芯困境,本田加拿大工厂被迫减产,德国相关零部件企业发出“库存仅够支撑三周”的警告,产业链反噬效应让荷兰陷入被动。
![]()
安世产业
荷兰到底是释放善意吗?事实上任何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单边行动,都必然引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反噬。荷兰此次中止干预,实则是对这一客观规律的认可,也是对美国主导的部分科技管制政策的理性纠偏——当中美达成协议暂缓“50%穿透规则”后,荷兰的单边干预失去了核心外部依据,而欧盟委员会与欧洲汽车产业的强烈施压,更让其意识到维护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这一转变印证了,在全球化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格局不可逆转,单边切割只会损害自身利益。
![]()
安世半导体
其次,这一举措传递出中荷寻求对话解决分歧的积极导向。卡雷曼斯在声明中强调“采取建设性步骤的正确时机”,而荷兰随即宣布将派遣高级代表团访华磋商,显示出其希望通过平等对话化解争端的意愿。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始终坚持原则立场,既通过合法合规的反制措施捍卫中企合法权益,又为符合条件的企业预留豁免通道,在维护自身利益与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之间实现了精准平衡。荷兰的“善意”表态,为双方后续就恢复安世股权结构、归还中方管理权等核心议题展开磋商奠定了基础,也为中荷半导体产业建立常态化对话机制提供了契机。
![]()
芯片晶圆
此外,该事件还释放出全球投资环境需坚守契约精神的重要信号。荷兰此前以冷战时期法律为由强制接管合规收购的企业,引发全球投资者对其营商环境的质疑,世界银行甚至下调其信用评级。此次终止干预,既是对国际投资规则的回归,也是对跨国企业合法权益的尊重。这提醒各国,在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契约精神与市场规则是吸引全球投资、保障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石,任何出于短期政治考量的单边干预,都将损害自身长期发展信誉。当然,荷兰的政策调整只是阶段性进展,后续仍面临诸多考验:看守政府状态下的政策连续性、美国科技遏制战略的潜在影响、安世内部管理架构的修复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