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垄断95%到仅剩2.3%,日本的崩溃循环,中国亲手按下终止键
日本正在上演一场荒诞剧:两大汽车巨头日产、本田仓促合并。
不少人还天真以为这是 “重振荣光” 的开始。
实际是日本汽车产业, 这个国家的命根子,走向崩盘的最后信号。
说起日本企业的合并,那可真是个"死亡魔咒"。
2012年,索尼、东芝、日立把液晶面板业务合并,成立了JDI。
三个拳头握在一起,按理说应该更有力。
但神奇的是,三家公司凑一块后,第一件事不是研发新技术,而是开始窝里斗。
你说用索尼的标准,他说东芝的好,日立在旁边看热闹。
![]()
研发方向今天定下来,明天三家公司意见不合又推翻重来。
等他们磨合出统一方案,中韩企业的OLED产品已经占领市场了。
当初的六个生产基地,如今只剩茂原工厂还在勉强运转。
日本面板行业的全球占有率从95%一路跌到2.3%,与此同时中国厂商拿走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手机行业的败退故事如出一辙。
富士通和东芝在2010年把手机部门捏到一起,那会儿日本品牌还控制着全球功能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现在除了夏普还在日本本土苦苦支撑,其他牌子早就销声匿迹了。
![]()
造船业的溃败更让人唏嘘。
今治造船和日本海事联合在2019年宣布合并,豪言壮语要夺回世界第一的宝座。
毕竟日本造船业巅峰时期,全球一半的新船都出自日本船厂。
四年过去了,别说第一了,世界前五都排不上号。
日本造船业的市场份额从50%跌到不足3%,而中国船厂已经占据了六成以上的订单。
这哪是合并啊,简直是抱着一起跳崖。
从建筑机械到钢铁,从电子到半导体,日本企业就像中了邪一样,越是不行越要合并,越合并越不行。
本来是想"抱团取暖",结果变成了"抱团等死"。
![]()
为啥会这样?因为日本制造业的病根太深了。
病根之一就是"加拉帕戈斯化"。
就像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动物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进化得奇形怪状,日本企业也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玩嗨了。
拿手机支付来说,全世界都在用NFC,日本偏要死抱着自己的FeliCa不放。
结果日本人的手机在国内刷得飞起,出了国门就成了砖头。
再看看本田的N-BOX,这种迷你小车在日本一年能卖20万台。
可拿到海外市场,老外看了直摇头:"这玩意儿是给小朋友开的吗?"
![]()
日本总是这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氢能源的例子更典型。
日本企业手握全球60%的专利,本来可以引领世界潮流。
结果他们把技术捂得死死的,谁都不让碰。
最后产业链上没朋友,技术再牛也只能自娱自乐。
技术上的死脑筋也要命。松下当年砸了6000亿日元赌等离子电视,认定这就是未来。
索尼明明看到液晶电视已经满大街跑了,还抱着特丽珑显像管不撒手,非说自家的技术最完美。
汽车行业也没逃过这个魔咒。日产的Leaf电动车刚出来时确实挺牛,全球第一款量产电动车啊!
可后来人家特斯拉、比亚迪疯狂砸钱搞研发,日产却觉得差不多就行了。
![]()
还有那个e-POWER混动技术,在日本吹上天,到中国一看,连绿牌都上不了,白瞎了。
说到底,日本企业把90%的钱都花在给老技术修修补补上,真正搞颠覆性创新的投入却少得可怜。
供应链的封闭更是致命伤。丰田搞了个"协丰会",听着挺高大上,其实就是把上千家日本供应商圈在一起玩。
从螺丝钉到发动机,全是自己人造,美其名曰"品质保证"。
造功率芯片从挖沙子到做成芯片,每个环节都要自己干,光能源成本就占了三四成。
这种玩法最怕的就是牵一发动全身,一个小零件出问题,整条生产线都得停摆。
政策上日本也是昏招频出。2023年开始对半导体设备搞出口管制,2025年还要加码。
![]()
东京电子、斯库林这些公司,一半的钱都是从中国赚的,现在订单没了,还把中国逼得更努力搞自主研发。
本来人家可能还想买你的设备,现在直接自己造了。
所有这些问题凑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死亡螺旋:
企业越困难越想合并,合并后先内斗再错失机会,市场份额继续萎缩,然后再找下一个合并。
每次合并都像是把两个病人绑在一起,指望他们互相治病,结果只会病得更重。
反观中国企业,玩法完全不同。
京东方和TCL华星看准时机果断转向OLED,TCL利润直接涨了74%。
![]()
造船业也是弯道超车,2024年已经能造27.1万立方米的超大型LNG船。
芯片产业虽然起步晚,但长江存储、长电科技已经把整条产业链搭建起来了。
比亚迪更是杀到日本老家,推出的RACCO小电车卖得比丰田纯电还好。
中国电视品牌拿下了日本近一半市场,美的收购的东芝家电在日本卖得风生水起。
而中日两国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待供应链的态度。
中国企业谁家东西好就跟谁合作,搞芯片也是分工明确。
日本企业还在玩"肥水不流外人田",结果罗姆2024年亏500亿日元,瑞萨干脆放弃了碳化硅市场。
现在轮到汽车产业了,这可是日本经济的命根子。
![]()
542万人靠这个行业吃饭,平均年薪28万人民币,这些高收入岗位撑起了日本人均3.8万美元的GDP。
算上相关产业链,影响的就业岗位得上千万。
可2024年日系车在中国的份额跌到11.2%,本田销量暴跌30.9%,日产创下2008年以来新低,不得不裁员9000人。
比亚迪三年时间在日本从零做到2223辆,铃木社长已经慌了,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威胁"。
汽车产业一旦垮了,那些高薪岗位会成片消失,消费市场急剧萎缩,经济螺旋式下降。
南非和阿根廷就是前车之鉴,产业一垮,直接从发达国家跌回发展中国家。
说到底,日本制造业的辉煌不过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
时代变了,还抱着老一套不放,就只能被淘汰。
中国企业的崛起是必然的,开放合作、持续创新、紧跟市场,这才是制造业该有的样子。
历史的铁律就是:跟不上时代的,都会被扫进垃圾堆。
日本曾经的制造业神话,终究要是昙花一现。而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制造来说,日本的今天,恰恰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参考文献】
第一财经-2025-11-17——《日本汽车、家电边缘化,这些产业仰仗中国》
![]()
观察者网-2025-11-18——《日媒:依赖中国消费者和游客的日企正做准备,以应对中日关系恶化带来的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