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在北京忙得脚不沾地,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即便如此,他还是特意抽时间去拜访了李先念。
杨得志这趟拜访是有备而来,但不是为自己的事,而是为了前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李水清。
当时李水清正担任国务院一机部部长,杨得志一见李先念,就开门见山:“首长,您就让他回部队干老本行吧!他乐意干,回去了也能更好地发挥才干。”
这话一出口,问题就来了:李水清为啥非得回部队?李先念最后到底松口了没?
![]()
一、杨得志为老部下“走后门”
杨得志这趟跑前跑后,全是为了李水清。他俩可不是一般的上下级,说是生死之交都不为过——李水清打小就跟着杨得志打仗,是老首长一手带出来的。
李水清是开国少将,12岁就跟着红军闹革命,妥妥的“红小鬼”出身。随着年纪增长,打仗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职位也一路往上走。自从跟了杨得志,老首长就特别看重他,后来还提拔他当了干部。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两人的交集就更多了。杨得志是纵队司令员,李水清当旅政委,就在他手下干活。李水清有多大能耐,杨得志心里门儿清,这份上下级情谊也一直延续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战事还没完全平息,李水清又上了新战场,后来还当上了67军军长。这67军隶属于济南军区,当时的军区司令员正是杨得志。67军是老部队,杨得志本来就重视,把这支部队交给李水清,他一百个放心。后来见李水清干得出色,杨得志又大力推荐,帮他升成了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那时候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李水清军政双全,自然被高层看在眼里。周总理就很赏识他,后来把他调到国务院当一机部部长。
![]()
其实李水清打心底里舍不得离开部队,而且他对机械工业一窍不通。可当时国家有号召,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只能硬着头皮接了这个差事。后来一机部的工作慢慢走上正轨,李水清就动了回部队的心思,还写了辞职报告。
可这事没那么简单,得李先念点头才行。李水清自己也犯难,怕辜负了周总理和李先念的信任,一直没敢开口。正巧听说老首长杨得志在北京,他心里有了主意——让老首长帮自己说说情。
杨得志一听老部下的想法,立马就答应了。他找到李先念,把李水清想回部队的心思一五一十说了出来。李先念听完挺意外,也有些犹豫——李水清是块好料,在一机部干得风生水起,他哪儿舍得放人啊。
李先念追问了几句李水清的近况,越聊越觉得舍不得。可杨得志坚持说:“李水清这人心在部队,回去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他早就想回来了,就是怕您不同意,才不好意思开口,特意托我来求情。”
见李先念还在犹豫,杨得志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首长,您国务院里人才济济,少他一个不碍事,就放他回部队吧!”
![]()
话说到这份上,李先念也被说动了。虽说没让李水清回杨得志麾下,但也满足了他的心愿,安排他当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到了新岗位上,李水清果然干得有声有色。
二、部队里的“全能将才”
李水清打十二岁就参加红军,一辈子在部队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本事。革命年代,他不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还抓紧时间学习,文化水平越来越高,成了军政双优的好干部。
虽说李水清大多时候干的是政工工作,但论打仗,他也丝毫不含糊。解放战争时期,他是67军199师的师长,太原战役中,他打了一场漂亮的硬仗。
当时部队的计划是先打太原城,再攻卧虎山。199师的任务是攻打卧虎山,李水清很快就制定了作战计划。他先派了一支小分队摸进敌军阵地,没想到收获不小,直接活捉了敌军的师长和副师长。敌军没了主心骨,军心大乱。
李水清一看机会来了,当即决定:趁势拿下卧虎山!这可是违抗命令的事,风险不小。但他艺高人胆大,下令部队发起总攻。果然如他所料,199师的战士们一鼓作气,打得敌军落花流水。
原本兵团司令员杨成武给了他两天时间,结果李水清只用了十个小时就拿下了卧虎山。这一仗,不仅展现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更显露出他的胆识和魄力。
![]()
新中国成立后,李水清又参加了抗美援朝。当时志愿军装备不如美军,可他带着部队硬抗了敌军三天三夜的猛攻,不仅成功守住了阵地,还把敌军打得元气大伤。
事实证明,杨得志没看错人。李水清回部队后,确实如鱼得水。除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他后来还当上了第二炮兵司令员,在每个岗位上都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三、毛主席口中的“小李子”
李水清的本事,不光周总理、李先念看在眼里,毛主席也对他印象深刻。
1957年,毛主席到青岛检阅海军,安全警卫工作交给了李水清带领的67军。李水清把这事看得比天还大,全程盯得紧紧的,最后圆满完成了任务。毛主席对这次警卫工作非常满意,也记住了这位办事靠谱的“李大军长”。
能见到毛主席不容易,没想到一年后还有机会。1958年,毛主席到济南军区视察,李水清作为军区的重要干部,也在受邀之列。
聊天的时候,毛主席不仅认出了他,还提起了他红军时期的样子,笑着说:“小李子,你这身高没怎么长,精气神倒是越来越足了!”
毛主席的玩笑话里满是亲切,这对李水清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励。
![]()
结语
李水清将军一辈子跟部队打交道,几十年的军旅生涯,早已把部队当成了自己的家。从“红小鬼”到开国少将,从战场到地方再回到部队,他始终坚守着军人的初心,用一生诠释了“忠诚”二字。这样的老将军,值得我们永远敬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