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发现,身边咳嗽、乏力的人突然变多了——甲流又进入高发期!和普通感冒不同,甲流传染性强、症状来势汹汹,但很多人不知道,不发烧也可能是甲流中招。如果出现这4个信号,千万别硬扛,及时就医才能避免发展成重症,尤其是老人、小孩和体质弱的人,更要提高警惕。
先给大家说清楚:甲流是甲型流感的简称,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潜伏期一般1-7天。很多人以为甲流必然会高烧不退,其实不然,临床上约有15%-20%的患者属于“不典型病例”,体温始终在37.5℃以下,甚至完全不发烧,只表现出其他症状,很容易被当成普通感冒忽略。
这些不发烧的甲流患者,看似症状较轻,实则可能暗藏风险。因为病毒仍在体内复制,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尤其是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的人群,重症风险会显著升高。下面这4个信号,哪怕不发烧,也得立即就医:
一、持续剧烈咳嗽,痰中带血或呼吸困难
甲流病毒会重点攻击呼吸道,不少不发烧的患者会出现“干咳为主、越咳越重”的情况——咳嗽持续3天以上没有好转,甚至影响睡眠和进食,咳到胸口发疼、喘不上气;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咳痰,痰液呈黄色、绿色浓痰,严重时痰中带血丝。
这是因为病毒引发了支气管炎症,若不及时用抗病毒药物,炎症可能进一步扩散到肺部,发展成病毒性肺炎。一旦出现“活动后气喘、胸闷、呼吸频率变快”,比如静坐时也感觉气短,说话都得断断续续,必须马上就医,别等发展成重症肺炎才重视。
二、全身酸痛乏力,连基本活动都费劲
甲流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全身酸痛”,但不发烧的患者可能会把这种酸痛当成“劳累过度”。具体表现为: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尤其是腰背、大腿肌肉,按压时疼痛明显;同时伴随严重乏力,起床、穿衣、走路都觉得费劲,稍微活动就累得喘,甚至出现“嗜睡、精神萎靡”的情况。
这是因为甲流病毒会释放毒素,刺激肌肉和神经,还会消耗身体大量能量。如果乏力感持续超过48小时没有缓解,甚至越来越严重,说明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可能影响肝肾功能,此时必须就医,通过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扩散。
三、呕吐腹泻频繁,出现脱水迹象
很多人不知道,甲流还有“胃肠型”,这类患者可能不发烧,反而以消化道症状为主:频繁呕吐、腹泻,一天腹泻次数超过5次,大便呈稀水样,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会呕吐胆汁。
更危险的是脱水风险——频繁吐泻会导致身体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出现“口干舌燥、尿量明显减少(4小时以上无小便)、皮肤弹性变差、头晕心慌”等症状。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脱水速度更快,若不及时补水和治疗,可能引发休克,必须立即就医补液,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控制感染。
四、持续低烧不退,伴随基础疾病加重
有些患者虽然没有高烧,但会出现“持续低烧”,体温在37.3-38℃之间,连续3天以上不退,同时伴随头痛、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这种情况看似轻微,却可能是身体在“预警”——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若出现“基础病指标失控”,比如血压突然升高、血糖波动过大、哮喘发作频繁,必须马上就医。
因为甲流病毒可能诱发基础疾病急性加重,比如糖尿病患者感染后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肌缺血,这些情况比甲流本身更危险,早干预才能避免严重后果。
关键提醒:甲流和普通感冒怎么区分?
很多人会把不发烧的甲流当成普通感冒,耽误治疗。教大家3个简单判断方法:
1. 看症状:普通感冒以鼻塞、流涕、咽痛为主,全身酸痛和乏力较轻;甲流则是全身症状更重,哪怕不发烧,也会有明显的肌肉酸痛、乏力、头痛,咳嗽多为干咳且剧烈。
2. 看传播速度:普通感冒传染性较弱,一般不会全家或同事同时中招;甲流传染性极强,容易在家庭、学校、单位出现聚集性感染。
3. 看恢复时间:普通感冒一般5-7天可自愈;甲流若不治疗,症状可能持续1-2周,且容易引发并发症。
甲流的正确应对方式,记好这几点:
1. 及时就医:出现上述4个信号,或怀疑甲流感染,尽早到医院做核酸或抗原检测,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最好在发病48小时内用药,效果更好。
2. 居家隔离:确诊后尽量居家休息,避免外出传播,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2天;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勤洗手、多通风,家里常用物品用酒精消毒。
3. 对症护理:不发烧但咳嗽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止咳药物;胃肠型甲流患者,呕吐腹泻期间可先禁食1-2小时,缓解后少量多次喝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
4. 做好防护:未感染人群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和基础疾病患者,建议及时接种。
还要避开一个常见误区:“不发烧就不用吃药”。甲流的危害不在于发烧本身,而在于病毒对身体的侵袭和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哪怕不发烧,只要症状符合甲流特征,就该及时就医,通过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避免病情加重。
最近甲流高发,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别被“不发烧”的表象迷惑。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或体质弱的人,一旦出现上述4个信号,千万别硬扛,及时就医才是最安全的选择。毕竟,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更快恢复健康,避免重症风险。如果不确定自己的症状是否为甲流,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咨询,一起交流避坑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