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校长讲话分享5个有度
期中家长会校长讲话:做好“5个有度”,陪孩子越学越顺
本文字数3804字,阅读需要5分钟,讲话发言需要15分钟左右
订阅后购买本专栏进入第一篇文章阅读到文章末尾提取本专栏全部电子文档。
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期中考试刚刚结束,我知道很多家长拿到孩子的成绩单时,心情就像坐过山车——有欣慰,有焦虑,也有困惑。今天咱们聚在一起,不谈“排名高低”,不说“分数多少”,就聊聊“怎么陪孩子把学习这条路走得更稳、更顺”。
教育是一门“平衡的艺术”,就像放风筝,线太紧容易断,线太松飞不高。结合多年的教育经验和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我想和大家分享家庭教育的“五个有度”。做好这五点,不仅能帮孩子调整好学习状态,更能让亲子关系越来越和谐。
一、张弛有度:学要专注,玩要尽兴
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学习就像拉弓,一直紧绷着容易疲劳,彻底放松又会失去力量。现在刚过完秋假,有的孩子还没从“玩耍模式”切换回来,上课走神、作业拖沓;有的家长则因为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取消了所有娱乐活动,逼着孩子“连轴转”。这两种做法,都违背了学习的规律。
(一)划分“学习区”与“放松区”,边界清晰不模糊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表”,明确什么时候是“专注学习时间”,什么时候是“自由放松时间”。比如:晚上7点到9点是学习时间,这段时间手机、电视全部关闭,书桌前只放与学习相关的东西,培养孩子的专注力;9点以后是放松时间,孩子可以看看课外书、听听音乐,或者和家人聊聊天。边界清晰了,孩子就不会因为“学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担心学”而焦虑。
(二)把握“短期放松”与“长期目标”,节奏有序不混乱
周末、研学,包括寒暑假、春秋假这些不是“学习的敌人”,而是“学习的调剂品”。比如周末可以让孩子去户外走走、和同学一起运动,既能缓解一周的学习疲劳,又能培养社交能力。但要注意“适度”,不能让孩子整个周末都泡在游戏、短视频里,也不能因为一次研学就打乱了长期的学习计划。就像农民种地,既要辛勤耕耘,也要适时休息,这样才能有好收成。
(三)关注“身体状态”与“心理状态”,劳逸结合不盲目
有的孩子考试后成绩不理想,家长就逼着孩子熬夜刷题,结果孩子第二天上课精神恍惚,反而得不偿失。学习需要“好身体”做支撑,保证孩子每天8小时睡眠、适量运动,比多做一套题更重要。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当孩子学习压力大时,多陪他说说心里话,而不是一味地催促“加油”。只有身心都放松了,孩子才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
二、主次有度:抓牢核心,兼顾全面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把时间花在“做活动、搞社团”上,主科学习就耽误了;或者只盯着语文、数学、英语,忽略了体育、艺术这些学科。其实,学习就像建房子,主科是“承重墙”,必须牢固;其他学科是“门窗、装饰”,也不能缺少。咱们的目标是中考,但中考考查的是“全面发展的能力”,不是“单一学科的分数”。
(一)明确“学习为主”,把核心任务抓扎实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这是毋庸置疑的。家长要引导孩子明白: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掌握课本知识,是“本分之事”。比如有的孩子放学回家先玩手机,作业拖到深夜才做,这就是“主次颠倒”。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
【需要完整电子版请先关注“教育好文”,购买后可获取本专栏全部材料的电子文档(都是结构漂亮、娓娓道来、金句不断的精彩讲话稿),您还可以在本号遇见更多学校教育管理的公文材料、汇报材料、校长讲话、计划总结、管理制度等学校公文类文章和学校管理能力提升课程,成为超级会员可以看到所有文章和课程,期待您加入教育好文超级会员,可代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