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图王思祺
到便利店或者超市购物时,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一个现象——口香糖总会放置在收银台旁,供顾客挑选购买。这并非偶然,其背后,藏着精妙的经济学逻辑与消费心理学设计。
对冲动消费的精准把控
在超市收银台排队结账时,等待的焦虑感往往会催生即兴购买行为。经济学中将这种现象称为“冲动消费效应”,而口香糖正是精准瞄准这一效应的典型商品。
从消费者决策模型来看,口香糖单价低,属于“低决策成本商品”,消费者无需进行复杂的价格对比和需求评估。同时,其体积小巧、购买流程简单,不会增加购物负担,这种“轻量级消费”恰好匹配了排队时的碎片化决策场景。
放置在收银台的口香糖销量往往比放在零食区的高,这是超市对消费者边际效用的精准把控:当购物篮已经装满刚需商品时,增加一件低价商品带来的效用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却能为超市创造额外收益。这种盈利策略,在经济学上被称为“长尾收益最大化”,即通过海量低客单价商品的累积,最终形成可观的利润增量。
货架资源的黄金分配
超市的货架空间是稀缺资源,其分配遵循“坪效最大化”原则——即每平方米货架产生的销售额越高,资源配置越合理。与占据大面积货架的粮油、生鲜等刚需商品不同,口香糖体积小,若单独设置陈列区,单位面积的收益效率极低。而收银台区域作为消费者必经的“流量咽喉”,本身不产生仓储功能,将其转化为陈列空间,相当于零成本拓展了销售渠道。
从机会成本角度分析,收银台区域若不陈列口香糖等小商品,也无法用于放置大型商品。而通过陈列口香糖,超市仅需支付商品采购成本,就能获得额外销售收入,这种“零机会成本+高转化率”的组合,成为超市优化空间资源的经典案例。此外,收银台陈列还能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因为口香糖保质期长、周转速度快,无需投入过多的仓储管理资源。
细分市场的经济学智慧
口香糖的核心消费群体与超市收银台的目标人群高度重合。家长带孩子结账时,孩子往往会被收银台的糖果、口香糖吸引,家长可能便会满足其购买需求,这部分消费被称为“亲子冲动消费”;年轻上班族在匆忙结账时,可能会想起需要补充口香糖清新口气,这类“即时性需求消费”也成为重要增长点。
从价格歧视角度看,超市通过将口香糖与高客单价商品在收银台关联展示,间接提升了消费者对其价格的接受度。当消费者刚刚支付数百元的购物款后,对几元钱的口香糖价格敏感度会显著降低,这种“锚定效应”进一步提高了购买转化率。同时,口香糖的包装设计通常色彩鲜艳、造型精致,在收银台的灯光照射下更易吸引注意力,这种“视觉营销”策略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阻力。
因此,口香糖放置在收银台,并非随意之举,而是一场基于消费心理、空间效率与人群策略的精密“合谋”。这小小一盒口香糖的陈列艺术,恰是商业智慧在细微之处的生动演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旭斌
综合大众科普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