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巴黎奥运会上,中国游泳队的表现足以让所有国人扬眉吐气。十二枚奖牌,金光闪闪,成绩漂亮。但站在荣耀背后的,是无数鲜为人知的细节。
尤其是对女性运动员来说,那些不被镜头记录、不适合在采访里讲、不好意思拿去和外人倾诉的时刻,才是她们真正要跨过去的“终点线”。
这些心酸与成就无关,却又与成绩紧密相连;不是观众期待看到的,却是她们不得不面对的。如果说比赛的成败在泳池里见分晓,那么比赛前后,那些贴身的折磨,就是她们必须独自撑下来的另一场较量。
![]()
如果你只看过比赛直播,很难想象运动员的状态会被多少不可控因素牵着走。而在这些因素里,生理期对女性运动员的影响,是再怎么讲都不过分的。
就在这届奥运会的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上,张雨霏拿下铜牌。很多人说她状态不如从前,但很少有人知道,她当天低烧、腹部抽疼,还赶上生理期。
对于普通女孩来说,这种程度的不适足以让人一天不想下床,但对她来说,比赛到了,就是要上。
![]()
更让人心疼的是,她没有把自己撑不住的情绪留给采访现场,却在结束后独自一个人崩溃落泪。那种泪不是为了名次,而是因为她太清楚:身体在扯她后腿,可赛程容不得她说不。
生理期这个事情,很难跟别人解释,也无法提前规划。你可以准备饮食、准备训练、准备战术,就是没办法命令身体按时给你“通行证”。而身处竞技运动,这恰恰最为致命。
有些人建议可以依靠药物调整,但是对运动员而言,药检严格到连普通感冒药都不敢乱吃,更别提让激素水平变化的药物。轻则延误参赛,重则直接算违规甚至终身禁赛。这不是开玩笑。
![]()
所以大多数女运动员只能硬扛,若你看到她们比赛结束后瘫坐池边,不要只想着“是不是没拼尽全力”。
她们拼得不只是速度,是身体一波波的痉挛,是腹部隐隐的抽痛,是越游越重的四肢,也是心里那份“不想拖累国家”的压力。
这种苦,讲出来容易被误解,不讲更没人知道。相比生理期,刮毛这件事看上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对于女性运动员来说,却是一项再熟练不过又不愿详述的“固定流程”。
![]()
很多人以为运动员剃毛是为了美观,其实一点也不是。游泳比赛的速度是以毫秒计算的,体毛带来的阻力足以让成绩差几个名次。
别人很难想象一根细毛在水里会带来多大变化,但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这就是能不能站上领奖台的细节之一。
身体显眼的部位不用说,就连后背、下腰、手臂内侧这些平常不会弄的地方,也要清理干净。问题就在于,这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反复的。
![]()
刮毛用的工具不是美容院里的专业仪器,就是最常见的剃毛刀。皮肤敏感点的,一下去就红一片。女孩哪有不怕疼的?
尤其运动员每天训练量大,皮肤被汗水和衣物摩擦得本来就脆,这时候再刮,很容易破皮,一下水就刺痛得想骂人。
更尴尬的是,有些不容易够到的位置,必须让队友帮忙。而对于女孩来说,让别人帮自己处理这些地方,是一种不好形容的心理压力,但比赛不允许她们犹豫。
![]()
更要命的是毛还会长,今天刮掉,三天又冒出来,训练前刮一遍,比赛前再刮一遍。皮肤承受的是长期重复性的刺激,这痛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循环的。
别看运动员一到泳池里光滑干净,那是她们背后不知道经历多少次泛红、破皮、刺疼的结果,如果说刮毛是赛前必须的准备,那么泳衣,就是比赛的另一道“硬伤”。
普通人穿泳衣,是为了舒适;女运动员穿泳衣,是为了减少阻力、提高速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泳衣必须紧,紧到什么程度?紧到像穿上了一件橡胶做的盔甲。
![]()
泳衣本身弹性极小,材质坚硬,运动员光靠自己根本拉不上去。要怎么穿?要两三个人一起拉扯着边角,配合选手“吸气、再吸气”,一点一点往上套。
那过程和优雅毫无关系,是硬生生把布料往身体上“搬”。穿上之后,胸口被压得平平的,腰被固定得不敢弯太深,肩膀抬起都费力。呼吸必须变得浅,因为深呼吸会被泳衣勒痛。
年轻女孩在镜头里看上去肌肉线条紧致,那不止是肌肉,是泳衣挤压出来的形状。比赛一结束,泳衣吸满水,更像在身上贴了一层湿重的皮。脱的时候,又是另一场“战斗”。
![]()
每扯一次都牵着皮肤,一不小心就像被甩了一巴掌。傅园慧被泳衣弹得龇牙咧嘴的那段视频,不是夸张表演,而是穿泳衣的真实写照。
你看她们赛后急着脱,不是着急回家,是憋得受不了了。若换我们普通人,穿十分钟都可能想撕了。她们却每天训练都要穿。
这种不适,是累积起来的,不是一天两天的。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她们站在领奖台上挥手,她们采访时笑得大方,她们在水中像飞鱼一样自由。
![]()
但我们看不到的是:比赛前疼得弯腰却必须走上场,刮毛时皮肤红肿却不敢喊痛,脱泳衣时倒吸凉气却笑着说“没事”,成绩不理想时明明已经拼尽全力,还要安慰全世界。
女性运动员承受的压力,从来不止身体的。对外,她们背负国家荣誉;对内,她们还要面对“一天都不能掉链子”的自我要求。
失利可以解释,但她们常常不愿解释。因为一旦说出口,就怕被误以为“找借口”。久而久之,很多难受、痛楚、委屈,她们都自己消化。有些时候,她们不是不想讲,而是不知道该跟谁讲。
![]()
如果把男运动员的困难比作“量大”,那么女运动员的困难,就是“多样”。力量差异、生理周期、身体结构、比赛规范……每一项都像叠加的重量。
但她们依然站在起跳台上,依然划出漂亮的水线,依然在终点前拼尽每一分力气。不是因为她们不疼,而是因为她们即使疼,也必须坚持。
她们没有被神化,也不是天生强大。她们只是学会了在常人不愿忍的地方忍下,在常人看不到的地方咬牙,在常人想退却的地方向前。这才是女性运动员最让人敬佩的地方。
![]()
有人说竞技体育残酷,因为只看结果。但对于女运动员来说,更残酷的是——她们必须先赢过自己的身体,才能在比赛中赢对手。
那些被刮刀刺激的皮肤、那些被泳衣勒出的痕迹、那些生理期硬撑的瞬间、那些赛后默默掉的眼泪,都是她们努力的证据。
荣誉闪亮,但背后的坚持更亮。她们值得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因为每一位站上泳池边的她,都经历过一场别人无法想象的战斗,而她们从未退缩。
![]()
信息来源:
生命时报《关于“游泳运动员赛前为何要剃毛?揭秘泳池里的5个冷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