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华鲜报|驻华外交官参访陕西:感知奋进、开放、创新的中国

0
分享至

  新华社西安11月19日电 题:驻华外交官参访陕西:感知奋进、开放、创新的中国

  刘杨、赵瀚泽、付瑞霞

  宝塔山巍然屹立,延河水涓涓流淌;古都风华中,“钢铁驼队”日夜奔驰……

  11月16日至19日,应外交部邀请,来自20余国和2个国际组织的驻华大使、代表和高级别外交官来到陕西延安、西安。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传承与时代面貌,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奋进、开放、创新的中国。

  “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外交官们认真聆听讲解、观看展品,一个百年大党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宛然在目。

  “这些展览内容让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经历艰苦斗争,为国家而战,为人民而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苏丹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梅木娜·哈里德说。

  今年9月,梅木娜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梅木娜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无论国家和人民经历什么困难,都必须勇敢坚韧斗争,争取光明。”

  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初次到访延安的毛里求斯驻华大使萧晓山印象深刻。“既以深远的目光回顾过去,又用坚定的目光看向未来。”他表示,当代中国的许多政策与延安时期一脉相承,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念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此行期间,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18日在西安举行。外交官们应邀出席开幕式,共同见证中欧班列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产生的强大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世界的互联互通,是全球性的财富。塞尔维亚始终是其中的积极参与者。”开幕式后,塞尔维亚驻华大使斯特法诺维奇有感而发。

  她说,去年9月,一列搭载着由陕西本地企业生产的钢结构建设物资的中欧班列从西安开往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成为首趟成功开行的中欧班列(西安-贝尔格莱德)陕西制造定制化班列,这正是塞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例证。

  论坛开幕前一天,外交官们来到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远处机车轰鸣、吊臂林立。再向远方眺望,铁轨延伸处“钢铁驼队”川流不息,铺展出一幅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生动图景。

  伊朗驻华使馆参赞皮尔皮兰表示,中欧班列近年来的发展和进步令人欣喜,表明中国致力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和促进各国贸易往来。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伊朗将更加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走进比亚迪西安研发中心,展厅内摆放的各式车型让外交官们眼前一亮,他们一边迫不及待地试驾,一边向工作人员询问:“这辆车充满电需要多长时间?”“充满电后能跑多久?”“是否向国外出口?”当听到工作人员介绍车辆的应急浮水、“原地掉头”等功能时,展厅内一片惊奇声、赞叹声。

  “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让我有一种生活在未来的感觉。巴拿马需要向中国学习这些现代化技术。”巴拿马驻华大使雷鸣说。

  从革命圣地到古丝路起点,外交官们亲身感受着中国故事和中国力量,感受着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带来的重要机遇,他们相信“十五五”时期的中国会取得更加显著的发展成就,他们的国家和中国合作前景广阔。(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27422文章数 24234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