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盘点上海人的童年回忆,那个戴着眼镜、笑容温和的身影绝对绕不开,他就是初代 “眼镜哥哥” 王勇。
他和小荷老师主持的节目《欢乐蹦蹦跳》,给无数80后上海人带来童年快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眼镜哥哥”却突然消失在电视中,换成了另一位主持人。
那么这位知名主持人,这些年究竟去了哪里?现在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
![]()
01
1988 年,出身音乐世家的王勇,凭着过硬的实力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毕业后他顺理成章留校任教,主讲中国音乐史和西方音乐史,成了大学里备受学生欢迎的青年教师。
谁也没想到,这位深耕学术的音乐高材生,会和电视主持结下不解之缘。
1993 年,上海电视台筹划了一档全新的音乐栏目《时代立体声》。
![]()
节目打破常规,把通俗音乐和古典音乐放在一起介绍,需要一位既有音乐专业背景,又能和观众轻松沟通的主持人。
节目组辗转找到了王勇,邀请他和和晶搭档主持这档周一到周五每晚播出的节目。
毫无主持经验的王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接下了这个挑战。
![]()
没想到,他凭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自然不做作的谈吐,把复杂的音乐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节目一经播出就收获了不少好评,王勇也完成了自己的主持首秀。
真正让他火遍上海的,是 1996 年加盟的少儿节目《欢乐蹦蹦跳》,在这档节目里,王勇既是主持人也是策划。
斯文的眼镜配上略带 “萌萌” 的气质,再加上对孩子们十足的耐心和亲和力,迅速俘获了上海小囡的心,“眼镜哥哥”的名号就此传开。
![]()
他在节目里打造的 “童言无忌” 等板块,记录了孩子们最真实可爱的瞬间,成了节目最受欢迎的环节。
那时候,只要《欢乐蹦蹦跳》播出时间一到,很多家庭的电视机前都会围满孩子。
王勇陪着孩子们做游戏、聊趣事,用温和的语气呵护着每一个孩子的童真,他的样子和声音,成了无数上海 80 后、90 后的童年烙印。
一边是高校里严谨的教学工作,一边是电视上活泼的主持岗位,王勇在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里来回切换,成了名副其实的 “跨界主持人”。
![]()
02
2000 年,正当 “眼镜哥哥” 的形象深入人心,主持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王勇选择放慢主持工作的脚步,全身心投入到博士学位的攻读中。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成了首个中德音乐学专业的联合培养博士,远赴德国求学。
在德国的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王勇对音乐传播的认知。
![]()
他发现,古典音乐在德国普通百姓中的普及程度极高,早已融入日常生活。
而国内的高雅艺术还停留在小众圈层,很多人觉得古典音乐晦涩难懂,不愿主动接触。
这个巨大的反差,在他心里埋下了普及高雅艺术的种子。
学成归来后,王勇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明显转变。
![]()
一方面,他被调到刚成立不久的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担任副主任,把在德国学到的先进理念融入教学中。
另一方面,他从 2005 年开始,接手了《星期广播音乐会》的主持工作,这一干就是 16 年。
这档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极高,不仅要现场直播,还需要对每一首作品有深刻理解,既能让老曲目常演常新,又能让新曲目被观众接受。
非科班出身的王勇,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
为了做好节目,他在背后做了大量案头工作,每一场音乐会前都要反复研究作品背景、梳理讲解思路。
他的主持风格极具辨识度,幽默又活泼,总能用通俗的语言把专业的音乐知识讲明白,让观众在笑声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有观众调侃说,听王勇讲音乐,比听单纯的音乐会还过瘾,不知不觉就走进了古典音乐的世界。
![]()
在他的努力下,《星期广播音乐会》成了上海普及高雅艺术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愿意走进音乐厅,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王勇曾说,只要有 10% 的听众能成为高雅音乐的爱好者,他就很欣慰了。
这段深耕艺术普及的岁月,让他从 “少儿节目主持人” 彻底转型为 “高雅艺术传播者”。
![]()
03
如果说从教师到主持人是跨界,从主持人到艺术普及者是深耕,那么王勇接下来的转型,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2016 年,他正式出任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从舞台和课堂,走上了高校管理的岗位。
这个转变带来的挑战可想而知。管理一所大学的音乐学院,不仅需要专业的学术背景,还得具备统筹规划、资源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
![]()
王勇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他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主持经历和艺术普及理念融入管理工作中,让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他的带领下,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音乐教学,而是开始探索艺术与科学的跨界融合。
除了管理工作,王勇还没放下自己的老本行,他依然会举办音乐讲座,用积累多年的理论知识为观众做音乐导赏。
![]()
偶尔也会出现在电视节目中,只是身份不再是单纯的主持人,而是带着更深厚的积淀,分享对音乐、对艺术的理解。
如今的他,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55 岁的年纪虽不算老,但比起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 “眼镜哥哥”,确实多了几分岁月的痕迹。
很多当年看着他节目长大的观众,在看到他现在的照片时,都忍不住感慨 “差点认不出来”,但不变的是他身上那份 “天真求知” 的状态。
![]()
现在的王勇,依然在多个角色间从容切换。
工作中,他是雷厉风行、思路清晰的王院长,带领学院探索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之路。
生活里,他依然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闲暇时或许还会像当年那样,享受一段纯粹的音乐时光。
![]()
他不再是那个只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 “童年男神”,而是成为了在学术、教育、艺术传播等多个领域都发光发热的跨界大佬。
55 岁头发花白的模样,是岁月赋予他的勋章,见证了他在不同赛道上的坚守与深耕。
对于那些看着《欢乐蹦蹦跳》长大的观众来说,“眼镜哥哥” 的名字早已和童年的快乐绑定。
而对于更多人来说,王勇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证明,只要心怀热爱、勇于挑战,人生就有无限可能。
![]()
信息来源:王勇抖音百科
新民周刊:王勇:跨界大佬、斜杠青年的多面人生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中新社专访王勇院长 “侨见·上海这十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