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前三季度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三季度净息差环比持平,净利润增速稳中略升,盈利能力韧性较强。公司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健,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连续四个季度持平于1.16%,不良贷款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较好水平。
本刊特约 文颐/文
10月30日,中信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6亿元,同比下降3.5%;实现归母净利润534亿元,同比增长3%。总体来看,中信银行前三季度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净息差环比中报持平,营收增速季环比小幅下降0.5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稳中略升。
中信银行前三季度盈利保持平稳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63%,与上半年持平,三季度单季净息差环比提升2个基点。受低基数的影响,公司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5.75%;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3.53%,盈利能力韧性较强。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中信银行总资产为9.9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贷款同比增长2.68%,贷款余额、贷款增速环比均略有下降;存款余额为6.07万亿元,同比增速为8.17%,仍处于较高水平。存贷增速差(存款同比增速-贷款同比增速)为5.49%,环比略有下降。此外,中信银行财富管理的效能持续释放,三季度零售AUM达5.2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12%,增速显著高于存款,凸显财富管理护城河的优势。
中信银行近年资产质量保持稳健,2025年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边际持平为1.16%,关注贷款率为1.63%,环比下降2个基点,资产质量持续稳健;核心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59%、11.03%、13.0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边际增厚,资本“弹药”较为充足。
中信银行2024年普通股现金分红占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升至30.50%,2025年中报明确“拟将2025年度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30.7%”,高分红投资属性延续。
非信贷类资产贡献规模增量
中信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增速较上半年略升0.2个百分点。在营收构成上,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1%,降幅与2025年上半年大体持平;非息收入同比下降6.4%,降幅较2025年上半年小幅走阔1.3个百分点,主要受到净其他非息收入降幅走阔拖累,手续费净收入增速季环比提升2.4个百分点。
三季度规模增量主要由非信贷类资产贡献,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维持较高强度。截至三季度末,中信银行生息资产、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6.6%、2.7%,增速较二季度末分别小幅下降1.2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贷款占生息资产比重较上季度末略降0.2个百分点至64.5%。
在贷款投向上,中信银行在重点领域维持较高的投放强度。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15.4%、13.1%、6%。
三季度末生息资产余额与季初大体持平。在生息资产结构上,中信银行三季度单季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余额分别为-194亿元、789亿元、-595亿元,增量主要由非信贷类资产贡献。从三季度信贷类资产规模变化看,公司贷款、零售贷款、票据贴现余额分别为-135亿元、75亿元、-134亿元,季内对收益较低的票据业务进行大幅压降,有助于维稳整体资产收益率水平。
存款增速较二季度末下降2.6个百分点,主动负债对三季度规模形成有力支撑。截至三季度末,中信银行付息负债、存款同比分别增长7.6%、8.2%,增速较二季度末分别下降1.4个百分点、2.6个百分点。三季度付息负债增加541亿元,其中,存款、应付债券、同业负债余额分别为-396亿元、-1037亿元、1997亿元,主动负债对规模形成有力的支撑。
截至三季度末,中信银行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为68.9%,较二季度末下降0.9个百分点,较年初略升0.4个百分点。进一步考察存款结构,三季度单季公司存款、零售存款规模分别减少309亿元、87亿元,规模下降主要是公司存款拖累所致,尤其是受到对公贷款投放偏弱导致存款派生放缓、主动压控高成本负债等因素的影响。
中信银行前三季度披露净息差为1.63%,环比上半年持平,较上年同期下降16个基点。按期初期末时点平均值测算,前三季度生息资产收益率、付息负债成本率分别为3.23%、1.65%,较上半年分别下降4个基点、5个基点。资产端收益率延续承压态势,预估边际贷款定价走低未现拐点,与行业趋势一致;负债端成本持续压降,缓释息差收窄压力。后续伴随存量存款到期滚动重定价,成本管控效果有望持续释放。
经营发展基本盘不断夯实
中信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上半年同比增长2.8%),拆分来看,息差、手续费、税收的贡献边际提升,规模、其他非息、成本和拨备的贡献边际下降。
中信银行息差企稳回升,三季度单季净利息收入环比上升2.75个百分点。在价方面,测算单季年化净息差环比回升5个基点至1.63%,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下降6个基点至3.15%;负债成本环比下降12个基点至1.54%。在量方面,生息资产环比增长0.5%,对息差企稳回升贡献度较高。
从资产负债来看,中信银行信贷投放前置,三季度信贷有所收缩。在资产端,三季度单季信贷减少194.19亿元,同比少增575.57亿元;对公贷款(不含票据)同比少增169.11亿元;个人贷款新增75.05亿元,同比少增21.35亿元。在负债端,三季度单季存款减少395.78亿元,同比少增1340.19亿元;存款占比计息负债比重较年中下降0.9个百分点至68.7%。
从非息收入来看,中信银行前三季度手续费增速继续回升,手续费与净其他非息收入增速较上半年“一升一降”。公司前三季度非息收入同比下降6.4%至489亿元,降幅较上半年小幅走阔1.3个百分点,占营收比重较上半年下降1.5个百分点至31.2%。
具体来看,中信银行前三季度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5.7%至257亿元,增速较上半年提升2.4个百分点;其中,前三季度财富管理业务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或是三季度资本市场景气度提升对财富代销及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形成较好提振。
中信银行前三季度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17%至232亿元,降幅较上半年走阔5个百分点。三季度单季净其他非息收入为56亿元,其中投资收益增加62亿元,为主要贡献分项,或与公司较好把握波段、加强债券流转,增厚买卖价差收益有关。
从资产质量来看,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健。前三季度累计不良生成率为1.15%、较上半年上升4个基点,同比上升3个基点。不良贷款率为1.16%,环比持平。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拨备覆盖率为204.16%,较二季度末小幅下降3.37个百分点;拨贷比为2.36%,较二季度末下降4个基点,不良贷款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较好水平。
截至三季度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6%,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连续四个季度持平,各季度末不良贷款率维持稳定;关注贷款率为1.63%,较二季度末下降2个基点。公司前三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49亿元,同比减少12.7%;其中,三季度计提153亿元。
中信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二季度末提升10个基点,各级资本充足率涨跌互现。截至三季度末,中信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增速为7.2%,较二季度末小幅下降1.1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59%、11.03%、13.01%,较二季度末分别变动10个基点、9个基点、-46个基点。
中信银行以2024-2026年发展规划为指引,全面加强“五个领先”(财富管理、综合融资、交易结算、外汇服务、数字化)银行建设,打造有特色、差异化的中信金融服务模式,同时,持续深化“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大价值循环链,不断夯实经营发展基本盘。
中信银行对公战略客户与机构客户基础较好,零售客群有特色,过往三年聚焦强核行动、深化集团协同融合,未来可持续关注公司“五个领先”银行建设的落地实施情况。
(作者系资深投资人士。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本文刊于11月15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