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方舰艇编队刚进钓鱼岛,日本就动手了,不到24小时,美军也下场

0
分享至

11月16日,中国海警1307舰艇编队进入中国钓鱼岛领海内依法巡航。对于这次航行,日方进行了全程监控。日媒报道称,16日上午10点15分左右,有4艘中国海警船相继驶入钓鱼岛周边海域,上午11点45分前后陆续驶出。

第二天,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就拿着所谓的“证据”,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严正抗议”。但不出意外,日方的抗议被中方当场驳回。



常规巡航引罕见抗议

11月17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驻日使馆递交所谓“抗议照会”,手持日方拍摄的海警船航行影像作为“证据”,声称中方行动“侵犯日本领海主权”,要求中方“立即停止类似行为”。在外交语境中,“抗议照会”的层级远超普通沟通,而由内阁官房长官这一被称为日本政府“二把手”的核心官员亲自出面,更是打破了近年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互动常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迅速作出回应,语气坚决且条理清晰。她明确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一立场有着充分的历史、法律、事实和法理依据,中国海警船在本国领海内开展巡航执法,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合理合法行为,完全符合国际法。



“日方所谓‘抗议’毫无道理,中方绝不接受。”毛宁同时透露,中方已就此向日方提出严正反交涉,敦促日方停止在钓鱼岛问题上的错误言行。

日方的反常反应并非无迹可寻。梳理近年数据可见,中国对钓鱼岛的常态化管控已形成稳定格局。2024年,中国海警在钓鱼岛海域的巡航天数达到334天,相当于全年近九成时间都有执法力量在岗;从2024年11月至2025年5月,更是创下连续216天不间断巡航的纪录,这是2012年钓鱼岛局势变化以来的最长周期。



在实际管控中,中方已具备海空一体化执法能力——2025年5月3日,日本右翼分子驾驶民用飞机非法闯入钓鱼岛领空,中国海警迅速出动舰载直升机处置,全程规范专业,展现了对空域的有效管控。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前日方对中方巡航的反应多显克制。2025年以来,公开报道中中方至少5次在钓鱼岛海域开展巡航并依法驱逐日方渔船,除两次涉及渔船和飞机非法闯入的严重情况外,日方大多仅以“表达担忧”回应,甚至有时选择沉默。



日本外交界人士曾私下向媒体坦言,中方对钓鱼岛的实际管控已成为“难以改变的既定事实”,日方缺乏有效的反制手段。此次木原稔的高调抗议,显然偏离了这种“默认”的互动逻辑。

这种反常背后有着清晰的政治背景。就在此次巡航前一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发表涉台言论,声称“台湾有事可能危及日本安全”,暗示可援引“集体自卫权”介入,引发中方强烈反对。



此后一周内,中日在联合国等多个外交场合就台湾问题、日本“入常”等议题多次交锋。有资深外交观察员分析,木原稔借常规巡航发难,实则是试图将舆论焦点从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转移至钓鱼岛问题,通过制造领土争议混淆视听,缓解日方在外交上的被动局面。

24小时内美军介入

就在日方提出“抗议”后不到24小时,美国军方高层的身影便出现在东京。11月17日下午,刚刚结束对韩国访问的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达里尔·考德尔在横须贺海军基地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访时,公开对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表达“理解”。



“我个人完全理解日本领导人对地区安全局势的深切忧虑,这样的表态并不令人意外。”考德尔的这番话,被日本媒体解读为美国军方对高市早苗右翼立场的“间接支持”。

考德尔的介入并非孤立的外交表态,其在东亚之行中的一系列言论已显露出明确的挑动意图。11月16日,他在首尔与韩国海军高层会谈时,公然提出“利用核潜艇对抗中国是自然选择”,直言希望韩国正在建造的国产核潜艇能“用于制衡中国海军”,声称这是美国盟友“应承担的地区安全责任”。



这番言论直接触碰中韩关系敏感点,韩国外交部次日便不得不出面澄清,强调“核潜艇建造旨在提升自主防卫能力,不针对第三方”。

从半岛到东海,考德尔在48小时内的密集表态,勾勒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操盘思路。事实上,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长期呈现“模糊性”——既承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又依据《美日安保条约》声称“对钓鱼岛的行政管辖属于日本”,这种双重标准为地区局势埋下隐患。



近年随着中国海警力量的增强,美国更频繁通过军方高层互动、美日联合军演等方式强化对日本的“安全承诺”。2025年以来,美日已在东海海域开展3次联合巡航,规模较去年增长50%。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与军方的表态并非完全同步。考德尔发声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被问及高市早苗涉台言论时,仅笼统表示“支持美日同盟,维护地区稳定”,并未直接认可日方立场。



这种“军方激进、政府谨慎”的分化,反映出美国在东亚事务中既要借日本牵制中国,又担心被日方右翼绑架卷入冲突的矛盾心态。有美国智库学者在《外交政策》杂志撰文警示,美军将领的轻率表态可能让日本右翼产生“美国会武力介入台海”的误判,加剧地区风险。

中方的底气

面对日美接连的动作,中方的应对始终保持着“法理清晰、行动坚定”的风格。除了外交部的及时回应,中国海警的巡航执法力度并未因外部压力而减弱。11月18日,就在考德尔表态的次日,中国海警1302舰艇编队再次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航,这是两天内的第二次常规执法,用实际行动印证了“常态化管控”的承诺。



中方的底气源于成熟的执法体系和充分的法理支撑。目前,中国海警在钓鱼岛海域已建立“日常巡航+应急处置”的全流程机制,配备了多艘万吨级海警船,具备全天候、远距离执法能力。2025年投入使用的海警船载无人机系统,更实现了对海域的立体监控,有效提升了对非法闯入目标的处置效率。

在法理层面,中国已先后公布《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理坐标》等官方文件,系统梳理了从明清时期到近代的历史证据,同时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规,明确了钓鱼岛海域的主权权益。



国际社会对钓鱼岛主权的认知也在不断清晰。2025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多个非洲国家在发言中重申“支持基于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领土主权主张”,间接呼应中方立场。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的主流媒体也多次刊文,指出钓鱼岛主权归属的历史脉络,批评日方试图“歪曲历史、制造争议”的行为。

日美近期的互动虽让局势升温,但并未改变钓鱼岛问题的核心本质。中国海警局发言人在11月19日的声明中强调,“无论外部势力如何干涉,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都不容侵犯,海警部门将持续依法开展巡航执法,坚定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这番表态,既是对外部挑衅的回应,也为地区局势划定了清晰的底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素衣读史 incentive-icons
素衣读史
洞鉴历史真相,品位真实历史
2808文章数 30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