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已经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但日本当局依然拒绝收回错误言论,这分明是他们已下定决心要搞事情了——这是日本当局再度严重动摇中日关系政治根基的铁证,也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衅。
![]()
不能仅是口水战了,我国需拿出实质性的回应
面对日方的挑衅,中国政府已多次表明严正立场,强调日方必须立即纠正错误,停止在台湾等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制造事端,否则一切后果将由日方承担——这种“先礼后兵”的态度,既是大国风度的体现,也是底线思维的昭示。
然而,外交辞令重复千遍若缺乏实质行动支撑,难免被误读为虚张声势——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说,那就是:若总是说话而不干实事,仅陷于口水战,那对方可能以为这样就可以糊弄过去了。
南生由此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不能仅停留在口头警告,而应审慎而坚决地推进三大实质反制举措,分别是“将中日外交关系降至代办级、在联合国层面重申战后日本国土范围的法理基准”
以及“以应对日本军事动向为契机强化自身国防建设,也就是扩张军备,维护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三项措施环环相扣,既是对日方的严正回应,也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负责任之举。
外交降级作为一项传递极端不满的外交手段,它的象征意义与实质影响都不容小觑。中日关系,因日本领导人的错误言论陷入僵局,且日方态度坚决,死不悔改——双方立场南辕北辙,短期内难以弥合,高层不可能有实质性互动,不如暂时断了。
中方已明确指出,日方言论从根本上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若不改弦更张,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将面临崩塌风险。在此背景下,将外交关系降至代办级,虽属极端措施,但在逻辑上已成为潜在选项。
这一举措最直接的益处在于,它能向日本及国际社会发出最强烈的警示信号,清晰表明:当前事态已超越一般摩擦,触及中方核心利益的红线。
![]()
这既是对日本政府的当头棒喝,提醒其行为正在摧毁两国数十年积累的外交成果,也是向全世界正告: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底线,必将承担严重后果。
然而,外交降级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旦实施,两国高层政治对话渠道几乎全面关闭,危机沟通与管控机制随之失灵,误判风险显著上升。
此外,外交关系的冷却必然传导至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领域,对本就脆弱的两国经贸往来和民间感情造成“寒蝉效应”,甚至可能波及产业链合作与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因此,若最终选择这一路径,我国智库与外交系统必须提前制定详尽预案,既要确保反制效果,也要最大限度管控连带损失,避免伤及自身发展利益。
另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反制措施,是在联合国等国际多边舞台上提交并确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定的日本国土面积法律基准。
这一提议直指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法理核心,尤其聚焦于冲绳(即历史上琉球)的地位问题。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日本主权范围明确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认定的相关附属岛屿。
将这一问题重新提上国际议程,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对日本近年来在领土和历史问题上不断偏离战后秩序的有力回应。
此举的有利之处在于,它能够将冲绳地位问题“国际化”,从法理层面挑战日本对该地区主权的“唯一性和绝对性”叙事,打乱日方在东海和钓鱼岛问题上的既定策略。
同时,这也为中国在国际舆论战场开辟新战线,有效牵制日本外交精力,迫使其在多条战线应对,从而分散其在核心争议上的注意力。
![]()
然而,这一策略同样存在明显弊端,它可能偏离当前争端的核心矛盾——即日本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与中日政治文件精神的错误言行,反而易被曲解为中方在“扩大争议范围”。
此外,这一举措将强烈刺激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使任何理性、温和的解决方案更难获得认同,甚至可能助长日本右翼势力的政治动员,进一步压缩两国关系转圜空间。
在三大反制选项中,最具现实紧迫性和战略纵深的,莫过于以应对日本军事动向为契机,合理、有序地加强中国自身国防建设。
近年来,日本不仅大幅增加国防预算,还不断突破“专守防卫”原则,试图通过修宪等方式松绑军事力量,其军国主义思潮复活的迹象已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强化军备不仅出于国家安全的自卫需求,更是对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亚太和平稳定的负责任之举。
南生还认为:这一选项的优越性在于,它将中国的国防建设与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道义立场紧密结合,赋予其坚实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中国军事力量的适度发展,既是对日本错误言行的有力震慑,也是对地区力量失衡的必要矫正,有助于防止个别国家在军事冒险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现实角度看,加强海军、空军及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中国在东海、台海等关键区域的战略威慑与反制能力,确保在国家核心利益受挑战时,具备足够的应对手段。
综合来看,这三项反制措施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一套涵盖外交、法理与战略层面的立体应对方案。外交降级传递政治信号,联合国行动巩固法理依据,国防建设夯实实力基础,三者协同实施,可形成对日错误行为的系统反制,最大限度彰显中方立场,维护国家利益。
![]()
当然,任何重大决策都需权衡利弊,审慎推进。在实施过程中,既要保持战略定力,避免因短期事态而自乱阵脚,也要展现外交智慧,为日后关系转圜保留适当空间。
倘若日方继续执迷不悟,一意孤行,中方采取进一步措施将不仅是必然选择,更是对历史、对地区、对国际社会应有的担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