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创金融如何破局?珠海农商银行“双轮驱动”铸就新范式

0
分享至

在珠海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宏大叙事中,金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活水”角色。近日,珠海农商银行以一系列扎实有力的行动,为这幅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0月22日,成功发行全市首单5亿元科技创新金融债券;10月28日,珠海农商银行科技支行正式升格挂牌开业。这一“资本先行、机构升级”的双轮驱动战略,不仅彰显了其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的敏锐与担当,更标志着珠海在科技金融服务的体系化、专业化建设上迈入了新阶段。

从专营到精营:科技支行的升格之路与生态构建

珠海农商银行科技支行的升格,是该行科技金融专业化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早在2017年,该行便以前瞻视野在珠海率先设立首家科技支行,启动科技金融的专营化探索。近年来持续优化管理机制,配备专业化团队、专项政策与专属产品,深度连接政府、创投机构与科技园区,以全市科技产业园区为核心支点,构建覆盖珠海全域的综合金融服务网络,科技支行现已成为体系完备的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将持续为珠海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金融动能。

此次升格不仅是机构层级的提升,更是科技金融服务能级的全面跃升 。为深化科技金融布局,总行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将科技支行打造为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并建立“独立客户准入、独立授信审批、独立风险容忍、独立尽职免责、独立考核激励”五项差异化运营机制 。未来,科技支行将持续推动制度差异化、产品特色化与服务多元化建设,助力科技金融实现从“有”到“优”的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10月末,珠海农商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近130亿元,精准服务的科技企业已超过千户。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方面,该行近三年专精特新贷款增长超过40亿元,增速达到627%,服务覆盖了全市四分之一的专精特新企业及全市四分之一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金融的“金字招牌”正持续擦亮。

从融资到融智: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破解科创企业“成长烦恼”

科创企业具有高成长、高风险、轻资产的特点,其融资需求与传统企业大相径庭,“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是横亘在其发展路上的难题。珠海农商银行深刻洞悉此类企业的“成长烦恼”,着力打造覆盖企业“初创—成长—成熟”全生命周期的融资解决方案,其创新成果《全生命周期产品“组合拳”破解科创企业融资困境》也从全省225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广东省科技金融典型案例”。



深度解决科创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难题,珠海农商银行着力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精准护航科创企业成长。针对初创期企业信用积累少、抵押物不足的痛点,该行推出“创投贷”“科信通”等特色产品,探索“政银保”合作模式;面向快速成长期企业,提供“税信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方案;对于步入成熟期的企业,则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满足其扩大再生产需求。这种分层分类的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科技型企业“评估难、抵押难、申贷慢”的融资痛点

其中,创新线上预授信产品“科融E贷”成为服务亮点,通过政务数据协同与平台联合建模,实现企业融资“快批快贷”。该产品自上线以来,吸引专精特新与高新技术企业申请,总授信金额近7亿元。近三年来,该行已累计为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新增贷款超过40亿元,服务覆盖全市四分之一的专精特新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套覆盖全周期、精准滴灌的“产品组合拳”,正持续为科创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从单点到闭环:科创债券发行开启“源头活水”新渠道

如果说产品创新是疏通“毛细血管”,那么发行科创债则是引入“源头活水”。10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珠海市分行的指导下,珠海农商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全市首单科技创新金融债券,规模达5亿元,为中小银行参与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农商样本”。



此次债券发行意义深远。首先,它开辟了支持科技创新的新资金渠道。所募集的5亿元资金将专项用于支持本地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实现了资金的精准直达。其次,本期债券固定期限为5年,突破了传统融资工具的“短期性”,精准契合了科技企业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稳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其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等环节的长期资金需求,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稳定的金融支撑。

不仅如此,该行在科创债领域的探索早已展开。今年6月5日,其通过柜台渠道成功办理了全市首笔国家开发银行科技创新债券交易,金额达2000万元,标志着珠海市首笔银行柜台科创债券业务正式落地。这一举措将柜台市场转化为普惠服务窗口,引导社会公众的闲散资金也能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丰富了科创企业的融资渠道。更早之前,该行还成功落地全省首笔非金融企业科创债质押再贷款业务,构建了“银行投资科创债—质押获取再贷款—资金反哺科创领域”的闭环模式,实现了货币政策工具与科创金融的精准对接,极大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

从线下到线上:政银企协同赋能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效能

科技金融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与政府部门的同频共振。珠海农商银行积极融入数字政务改革浪潮,在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效能上展现了卓越的协同能力。该行与政府职能部门、政府投资基金、产业园区运营机构等多方联动,构建“政银企”协同创新格局 ,其“四位一体”融资平台备案项目数、备案贷款金额及转贷业务量均位居全市第一 。



一个突出的例证是其在不动产登记领域的创新实践。今年1月,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首创推出“六免”办理模式,珠海农商银行作为首批7家试点银行之一,全力推动抵押权登记等高频业务实现“无纸化、线上办、零跑动”。通过政银联动,打破了传统纸质化现场申办的空间限制,实现了系统平台7×24小时随时办、智能审批马上办,将抵押办理时限从原来的7天大幅压缩至1—2天,显著加快了企业资金流转速度,节省了经营成本。

此外,该行还深度对接珠海市“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及“粤信融”平台,运用政务数据完善企业信用评估,为平台入驻企业配套差异化融资方案,实现企业融资诉求的快速触达与高效对接。这种“互联网+金融服务+政务数据”的合作模式,打破了信息壁垒,打通了科创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营造了更为便捷、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

从全市首家科技支行的设立到今天的成功升格,从首单科创债的破冰到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的构建,珠海农商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每一步都踏得坚实而有力。其一系列的创新实践,不仅是自身战略转型的成功范本,也为区域性银行如何服务好科技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珠海经验”。

面向未来,随着科技支行的升格运作和科创债资金的持续投放,珠海农商银行表示,将继续坚守“服务地方、服务实体”的本源,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持续探索“股债贷”综合服务新模式,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为珠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注入更加澎湃而持久的金融动能。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赵雨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83899文章数 35858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