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两次对台军售的背后有哪些细节?赖清德为何又要执意访美呢?
11月13日,美国五角大楼对外宣布,美国国务院已经批准了一笔价值3.3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主要内容为F-16、C-130运输机等军机的所谓“非标准航材零附件”。美方在声明中提到,这次军售主要是帮助台军维持战机的作战状态,提升台当局应对未来所谓“威胁”的能力。
![]()
对美方的这一行为,大陆和台湾地区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对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并敦促美方要“慎之又慎”地处理台湾问题。
而台当局则把美国的这次军售行为看作是美国对“台独”势力的支持,在台当局发布的声明中,特地强调这是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首次对台军售,并将此视作美国对台军售“常态化”的信号。不仅如此,台当局还在声明中多次对美国表示“诚挚”的感谢。
![]()
根据美国的相关规定,如果对外军售达到了一定的门槛,必须通过国会的审查,像这次飞机零件的审查门槛是5000万美元。接下来美国国会会对这笔军售启动一个为期30天的审查期,因此这批零件能否抵达台湾,还是个未知数。
而就在11月18日,美国国防部再度宣布,雷神公司获得了一份价值约7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订单,该订单主要是向台当局提供三套NASAMS地对空导弹系统,但是这笔订单中同样也存在一些“猫腻”。
![]()
美国国防部的声明中交代了金额、交货时间、承包商这三个主要信息,这7亿美元的资金将来源于2026财年美国对台军售的资金,预计将在2031年2月底交货,而这笔订单将交给雷神公司。也就是说,这份声明更像是一份雷神公司的“中标”声明,并不是上文中的正式军售文件。实际上,这笔军售还真的算不到特朗普的头上,而是在拜登执政时期就已经敲定。
![]()
去年10月25日,美国国防部宣布了一笔价值近20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其中包括11.6亿的NASAMS导弹系统和8.28亿的雷达系统。只不过当时台当局的预算不够,所以才将这笔钱编到了2026财年的预算之中。可以看出,相较于去年公布的数字,今年用于采购导弹的金额减少了约4.6亿美元,不管是因为台当局经费紧张,还是美国刻意削减对台军售额度,都只能说明美台之间的军事勾结已经走进了下行通道。
但是美方在这个敏感的时候抛出这两笔存在瑕疵的军售案,颇有一些为“台独”分子站台的味道。这也说明在美国政坛中,依然有一些势力还妄图继续打台湾牌,看不得两岸统一,选择在这个时候跳出来给中国添堵。
![]()
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才让赖清德之流始终幻想着能够以美国为靠山达到“倚美谋独”的目的。有媒体称,在今年8月企图以“过境”为借口窜访美国失败之后,民进党当局依然不死心,正在积极安排赖清德“过境”美国,而时间将定在今年年底之前。
他们之所以这样着急,实在是因为赖清德在岛内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他们必须找到一个“触底反弹”的办法。在大罢免失败以后,赖清德在岛内的支持率一路下滑。根据18日最新的民调结果,有超过50%的受访者不赞同赖清德的“执政”方式,只有37%的受访者表示赞同,而这已经是赖清德支持率连续“倒挂”的第五个月了。
![]()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成功“窜访”美国,他们又能够在对内宣传上大做文章,继续营造美国支持赖清德的假象。但正如国台办评价此事时说的那样,这种“倚美谋独”的做法注定枉费心机,最终逃不过失败的结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