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您自己看看!这就是您一碗水端平的结果!"
女儿李梅把手机怼到我脸上,屏幕上外孙子张宇穿着笔挺的西装,举着名校硕士学位证书,笑得意气风发。
"名校毕业!年薪50万!这才是您40万培养出来的!"
我还没说话,她又猛地指向出口方向:"再看看您那宝贝孙子!看看他现在什么德行!"
人群里,李明拖着一个破旧的行李箱艰难地走来。那箱子的轮子已经掉了一个,在光滑的地面上摩擦出刺耳的声音,引得周围的人纷纷侧目。
他穿着皱巴巴的T恤,头发乱糟糟的,整个人瘦得脱了形。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底。7年前,我卖掉了唯一的房子,咬着牙凑出80万,给两个孩子各40万出国留学,说要一碗水端平。现在一个光鲜亮丽拿着硕士文凭,一个落魄潦倒连像样的行李箱都没有。
李明走到我面前,眼神闪躲着不敢直视我。他张了张嘴,嘴唇动了几下——
![]()
01
2018年6月的那个傍晚,我把两家人都叫到了家里。
客厅里坐得满满当当。女儿李梅和女婿张建国坐在沙发上,外孙张宇靠在父亲身边,一脸的意气风发。儿子李建和儿媳刘芳挤在另一侧,孙子李明规规矩矩地站在他们身后。
"都坐下。"我清了清嗓子,"今天叫你们来,是有件大事要宣布。"
李梅立刻坐直了身子,眼睛里闪着期待的光。她大概猜到了,毕竟前几天她刚跟我提过,说张宇想出国读书的事。
"张宇和李明今年都考上了大学。"我顿了顿,"但他们都想出国深造。"
"对!"李梅迫不及待地接话,"妈,张宇被国内一所二本录取了,但他的英语特别好,老师都说他适合去英国读商科。您也知道,现在出国留学才有前途,回来都是高级人才。"
张建国也点头附和:"妈,现在国内大学生遍地都是,想找个好工作太难了。出国镀个金,回来才能有竞争力。"
我看向李建那边。
李建有些局促地搓着手:"妈,李明也...也想出国。他想去加拿大读工程专业。"
"加拿大?"李梅的声音立刻高了八度,"加拿大有什么好的?还不如英国呢!"
"姐,加拿大的工程专业也很好的。"李明小声辩解。
"行了,都别吵。"我摆摆手,从抽屉里拿出两个存折,"我已经决定了。我把老房子卖了,一共卖了82万。"
"什么?!"李梅腾地站起来,"您把房子卖了?那您住哪儿?"
"我搬到你弟弟家。"我深吸一口气,"钱我分好了,两个孩子一人40万,谁也别说我偏心。"
话音刚落,李梅的脸色就变了。
她盯着那两个存折,脸上的表情从惊讶变成了愤怒:"妈,您说什么?一人40万?"
"对,一碗水端平。"
"就40万?"李梅的声音变得尖锐起来,"妈,您知道在英国读书要多少钱吗?学费一年就要20多万!生活费、住宿费、交通费,样样都要钱!40万根本不够!"
我咬着牙说:"就这么多了,我已经把房子卖了。"
"您把房子留给儿子,拿卖房的钱来糊弄我们?"李梅的眼睛通红,"妈,您这是明摆着偏心!"
李建急了,连忙站起来:"姐,妈真的把房子卖了!房产证都过户了!我们家现在也没地方住,要搬去租房子了!"
刘芳也红着眼睛说:"姐,妈这是真心对两个孩子好。她老人家以后住哪儿都没想过。"
"那是你们活该!"李梅冷笑,"谁让你们没本事挣钱!现在还要拖累老人!"
"李梅!"我拍了一下桌子,"你怎么说话呢!"
"我说错了吗?"李梅抓起那个存折,"40万,在英国能干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一年花费都要50万,您给我们40万,让张宇怎么跟人家比?您是要让他在国外丢人现眼吗?"
张建国也阴沉着脸:"妈,我们不是嫌钱少,但您也得考虑实际情况啊。英国的消费水平摆在那儿,40万真的不够。"
我感到一阵心寒。
这时,李明突然上前一步:"外婆,要不...我不去了吧。把我的那份给哥哥。"
"你闭嘴!"我第一次对孙子发了火,眼泪都快出来了,"钱我都分好了,谁也不许变!"
李梅冷哼一声:"行,既然您这么说了,那我们拿着就是。"她抓起存折就往包里塞,"走,我们走!"
"妈..."张宇有些不好意思,想说什么。
"走!"李梅拉着儿子就往外走,张建国紧随其后,"妈"字都没叫一声。
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客厅里陷入一片死寂。
我瘫坐在沙发上,手在发抖。
李建走过来,双膝一软跪了下去。刘芳也跟着跪下,李明犹豫了一秒,也跪在了地上。
"妈。"李建的声音哽咽了,"您的恩情,我们一辈子都还不清。"
三个人一起给我磕了三个响头。
我看着李明,这孩子眼睛红红的,嘴唇咬得发白,却一声不吭。
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耳边一直回想着李梅那句"您就是偏心"。
难道我真的做错了吗?
![]()
02
2018年9月,两个孩子几乎在同一时间出国了。
张宇去的是英国伦敦,李明去的是加拿大多伦多。
送机那天,李梅一家三口打扮得光鲜亮丽。张宇推着一个崭新的名牌行李箱,身上穿着新买的阿玛尼夹克。
"妈,我们就不等你弟弟他们了。"李梅瞥了一眼手表,"张宇的航班时间早,得先进去。"
我点点头,从包里掏出一个红包:"宇宇,这是外婆给你的,路上买点吃的。"
张宇接过红包,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外婆",但眼神已经飘向了安检口。
"行了,妈,我们进去了。"李梅急匆匆地说,"您自己回去小心点。"
说完也不等我回答,拉着张宇就走了。
我站在原地,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两个小时后,李建一家才匆匆赶到机场。李明推着一个普通的黑色行李箱,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T恤。
"妈,对不起,路上堵车了。"李建满头大汗。
"没事没事。"我拉着李明的手,手心里全是汗,"明明,到了那边要照顾好自己,想吃什么就买,别省钱。"
李明使劲点头:"外婆,您放心,我会好好学习的。"
"外婆给你包了饺子,在你包里。"刘芳红着眼睛说,"还有一些老家的土特产,想家了就吃点。"
李明转过身,眼眶也红了。
"去吧,别误了飞机。"我推了他一把。
看着李明的背影消失在安检口,我的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张宇到英国的第三天,李梅就在朋友圈发了一组九宫格照片。
照片里,张宇站在泰晤士河边,背景是伦敦塔桥。他穿着笔挺的风衣,笑得春风得意。
配文:"儿子的留学生活开始了,英国的天空真蓝。加油,少年!"
底下一堆人点赞评论:
"张宇真优秀!"
"李梅你真有福气!"
"以后回来就是海归了!"
李梅逐条回复,字里行间都是得意。
李明那边安静得很。他到加拿大一周后才给我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已经安顿好了,让我不要担心。
"外婆,我住的地方挺好的,学校也不错。"
"吃得好吗?睡得好吗?"
"都挺好的,外婆您放心。"
我总觉得他声音里有些疲惫,但又不好多问。
十月底,李梅突然来了。
她一进门就往沙发上一坐,脸色不太好看。
"妈,我有事找您。"
我正在厨房做饭,听到这话心里一紧:"什么事?"
"张宇在英国生活费不够,您再给10万吧。"
"什么?"我差点把锅铲掉在地上,"不是给了40万吗?"
"40万哪够啊!"李梅提高了嗓门,"学费就交了25万,现在就剩15万了。房租一个月要8000,吃饭、交通、买日用品,样样都要钱。这才两个月就花了快5万了!"
我算了一下,心里一沉:"那...那也还够大半年的啊。"
"妈!"李梅站起来,走到我面前,"您就不能多为孩子想想吗?人家留学生都过得挺好的,就我儿子要省吃俭用,您忍心吗?"
"可我真的没钱了..."
"您还有退休金呢!"李梅急了,"您一个人一个月4000多的退休金,够花了吧?您就少花点,帮帮孙子不行吗?"
我被她说得哑口无言。
最后,我还是从自己的养老钱里挤出了5万给她。
李梅拿到钱,脸色才好看了些:"妈,您真好。等张宇毕业了,一定会报答您的。"
说完拿起包就走了,茶都没喝一口。
我坐在沙发上,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那天晚上,李建下班回来,知道这事后气得脸都白了。
"妈!您怎么又给她钱了!"
"我...我就是想一碗水端平..."
"平什么平!"刘芳也红了眼,"她一来就要钱,李明在外面打工您知道吗?"
"打工?"我一惊,"什么打工?"
李建叹了口气,拿出手机给我看一条微信。
是李明发来的:"爸,我在餐馆找了份兼职,周末去帮忙,一小时15加元。不影响学习,您和外婆别担心。"
我看着那条消息,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
03
时间一晃到了2019年春节。
腊月二十八,我跟李建说:"给你姐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回不回来过年。"
李建打了,电话接通后开的免提。
"姐,快过年了,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那边传来李梅不耐烦的声音:"回什么回,机票太贵了。张宇在这边有同学聚会,不回了。"
"那妈一个人..."
"行了行了,我还忙着呢,先挂了。"
电话"嘟嘟嘟"地挂断了。
我坐在沙发上,心里空落落的。
除夕那天,就我们一家四口。李建两口子陪着我包饺子,但谁都高兴不起来。
八点多,李明的视频电话打过来了。
"外婆!爸妈!新年快乐!"
屏幕里,李明对着镜头傻笑,背景是一间很小的出租屋,墙皮都有些斑驳。
"明明,你那边几点了?"我赶紧擦掉眼泪。
"这边早上九点。外婆,我专门起早给您拜年。"
"吃饺子了吗?"
"吃了吃了,我自己煮的,用的是妈给我带的饺子皮。"李明举起一个碗,里面确实有几个饺子,"外婆您包的馅料我还留着呢,今天用上了。"
我看着他,心里一阵酸楚。
那孩子脸瘦了一圈,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
"明明,你是不是没睡好?"刘芳眼尖,一下就看出来了。
"啊?没有没有,我睡得挺好的。"李明赶紧笑,"就是昨晚...昨晚看书看晚了。"
李建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问:"你手上那是什么?"
李明下意识地缩了一下手,但还是被看到了——手背上有几道明显的伤疤,红红的,看着挺新鲜。
"没事,不小心碰的。"他笑着岔开话题,"外婆,您要保重身体啊,我很快就能毕业回来看您了。"
挂了视频,刘芳眼圈红了:"那孩子肯定在外面受苦了。"
李建沉着脸不说话。
过了几天,刘芳偷偷告诉我,她从李明的同学那里打听到,李明在餐馆后厨打工,那些伤是被烫伤的。
我听了心都碎了。
那天晚上我给李明打电话,直接问他:"明明,外婆给你转点钱吧,别再打工了。"
"不用不用!"李明急了,"外婆,我真的不缺钱。打工就是体验生活,而且我成绩很好,老师说我很可能拿到奖学金。"
"可是..."
"外婆,您把钱留着养老。"李明的声音很坚定,"我能照顾好自己,您别担心。"
我还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2019年4月,李梅又来了。
这次她连坐都不坐,一进门就说:"妈,我今天有点急事,长话短说。张宇要买车,您再给10万。"
"买车?"我惊了,"为什么要买车?"
"在英国没车怎么行?"李梅理直气壮,"人家留学生都有车,就我儿子天天挤公交,多丢人!"
"可...可我真的拿不出来了..."
"妈!"李梅的脸色沉了下来,"我就问您一句,这钱您到底给不给?"
我看着她,突然觉得很陌生。
这还是我那个女儿吗?
"我...我再想想办法。"
最后,我把存了一年的退休金,还有过年的红包钱,一共8万全给了她。
李梅拿到钱,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妈,我就知道您最疼张宇了。您放心,等他毕业了,一定给您买大房子,让您享福。"
说完转身就走,连再见都没说。
我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说不出的凄凉。
那天晚上,李建下班回来,看到我红肿的眼睛,什么都明白了。
他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默默地坐在我身边,陪了我一整晚。
![]()
04
2020年初,疫情爆发,两个孩子都回不来了。
张宇的朋友圈依然精彩纷呈。
他晒出了新买的车,一辆二手奥迪,配文:"英伦生活,自在前行。"
他晒出了餐厅的照片,各种高档西餐,配文:"周末时光,享受美食。"
他晒出了酒吧的照片,灯红酒绿,配文:"青春就该潇洒。"
李梅逢人就炫耀:"看,我儿子在英国过得多好!"
而李明那边,朋友圈依然是空白的。
他每个月给我打一次电话,每次都说"挺好的""别担心""好好学习"。
2021年春天,发生了一件事。
李建突然接到李明同学的电话,说李明在打工时晕倒了,被送进了医院。
我听到消息差点昏过去。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我抓着李建的手,手都在抖。
李建脸色铁青,打通了李明的电话。
"爸..."李明的声音很虚弱。
"你到底怎么了?!"
"没事没事,就是太累了,低血糖晕倒了。"李明勉强笑了笑,"医生说休息几天就好了。"
"你一天打几份工?!"李建吼了出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
"说!"
"三份..."李明小声说,"白天去便利店,晚上去餐馆,周末去工地..."
我听到这里,眼前一黑,差点摔倒。
刘芳赶紧扶住我,眼泪哗哗往下掉。
"你为什么要这么拼?!"李建的声音都变了,"你才20岁啊!"
"爸,我得靠自己。"李明的声音很坚定,"外婆的钱我不能动,那是她的养老钱。"
"可是..."
"爸,您相信我,我能挺过来。"
挂了电话,李建一拳砸在墙上,手都砸出血了。
我坐在沙发上,浑身发抖。
"妈,我们给李明转点钱吧。"刘芳哭着说。
"转!马上转!"我颤抖着手去找银行卡。
结果李明把钱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他发来一条很长的微信:"外婆、爸、妈,你们的心意我都知道。但我已经20岁了,该学会自己承担了。外婆当年卖房子给我钱,我不能辜负她。我发誓,这40万我一分不会乱用,全都会还给外婆。现在我已经拿到奖学金了,学费不用愁了。打工虽然累,但我能挺过来。等我毕业了,我一定让外婆过上好日子。请你们相信我,也请你们别再为我担心。"
我看着那条微信,眼泪止不住地流。
这孩子,太懂事了,也太让人心疼了。
2022年,李梅又来找我了。
这次她神色慌张,一进门就说:"妈,您得帮帮张宇。"
"又怎么了?"
"他...他要换学校,要去读研究生。"李梅支支吾吾,"要30万。"
"什么?!"我惊了,"不是说本科毕业就回来吗?"
"计划赶不上变化嘛!"李梅急了,"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不读个研究生怎么行?妈,您就帮帮我们吧!"
"我真的拿不出来了..."
"您还有存款呢!"
"那是我看病的钱..."
"看什么病?您现在不是好好的吗?!"李梅的声音变得尖锐,"妈,我就问您一句,这钱您到底给不给?!"
我看着她,心彻底凉了。
"我...我没有了。"
李梅的脸色变得很难看:"行,我算是看明白了,您就是偏心!给李建家多少您都愿意,给我就推三阻四!"
"我没有..."
"您别解释了!"李梅抓起包,"从今以后,我不会再来烦您了!您就好好享受您儿子的孝顺吧!"
说完摔门而去。
这一走,就是半年没有消息。
我心里难受得很,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建知道这事后,气得要去找李梅理论,被我拦住了。
"算了,都是我的孩子,我不想你们闹得太僵。"
李建红着眼睛说:"妈,您对姐够好了。是她太过分了。"
刘芳也劝我:"妈,您别难过。咱们把李明照顾好就行了。"
可我心里始终有个疙瘩。
2023年,张宇终于研究生毕业了。
李梅在朋友圈发了一组照片,张宇穿着学士服,举着毕业证书,笑得春风得意。
配文:"三年努力,终于等到这一天!儿子拿到名校硕士学位,已经收到好几个offer,年薪50万起步!妈妈为你骄傲!"
底下一堆人点赞评论,都是恭喜和羡慕的话。
李梅逐条回复,字里行间全是得意。
过了几天,她突然给我打电话。
"妈。"她的声音听起来心情不错。
"梅梅..."我有些激动,半年没听到女儿的声音了。
"妈,我就是想告诉您,张宇毕业了,现在是高级管理人才了。您看,当初花的钱还是值得的吧?"
我沉默了几秒:"那...那就好。"
"不过啊妈,我得说您一句。"李梅话锋一转,"您当初要是再多给点钱,张宇现在成就肯定更大。不过也算了,毕竟您手心手背都是肉嘛。"
这话说得我心里堵得慌。
"那个...张宇什么时候回国?"
"这个还不确定,他在那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李梅含糊其辞,"行了妈,我还有事,先挂了啊。"
电话挂断,我心里空落落的。
李明那边依然没什么消息,朋友圈还是空白的。
我问李建:"李明还有多久毕业?"
李建也说不清楚:"他说快了,让咱们别着急。"
我有些担心:"该不会是...读不下去了吧?"
"不会的妈,李明成绩一直很好。"刘芳安慰我,"他可能是忙着写论文呢。"
可我心里总是不踏实。
2024年10月,我突然接到李明的电话。
"外婆,我下周回国。"
我一惊:"毕业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外婆,具体的我回去跟您当面说吧。"
"那...那工作找到了吗?"
又是一阵沉默:"外婆,等我回去再说。"
我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
这孩子是不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
当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李建看出了我的担心:"妈,别瞎想,李明肯定有他的打算。"
"可是他连毕业证都没提..."
"您别急,等见到人再说。"
第二天,李建打电话给李梅。
"姐,李明下周回国,妈想让咱们一家人都去机场接他。"
"哦。"李梅的声音很平淡,"行吧,反正我也没什么事。"
"那咱们到时候一起去。"
"嗯,到时候我带张宇一起,也让你们看看真正的海归硕士是什么样的。"李梅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李建听了这话,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忍住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坐立不安。
脑子里不停地想,李明是不是真的出事了?
他会不会拖着行李箱回来,两手空空,连个毕业证都没有?
我该怎么安慰他?该说些什么?
越想心里越慌。
终于到了接机的那天。
我换了件最好的衣服,李建两口子也收拾得整整齐齐。
李梅一家三口已经在机场了。
张宇穿着一身名牌,推着崭新的行李箱,整个人透着一股精英范儿。
李梅看到我们,立刻就开始炫耀。
05
"妈,您看看张宇,是不是特别精神?"李梅拉着张宇走过来,"名校硕士毕业生就是不一样!"
张宇礼貌地叫了声:"外婆。"
"好好好。"我勉强笑了笑。
"张宇现在可了不得了。"李梅的声音越来越大,周围的人都能听见,"已经拿到好几个offer了,都是年薪50万起步的!"
张建国也骄傲地说:"是啊妈,咱们的40万花得值!"
我心里堵得慌,但还是点了点头。
这时,航班信息显示李明的飞机已经落地了。
我的心跳开始加速,手心里全是汗。
"来了来了!"李建指着出口。
人群中,一个瘦削的身影出现了。
李明拖着一个破旧的行李箱,箱子的轮子已经掉了一个,在地面上摩擦出刺耳的声音。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T恤,牛仔裤膝盖处还有补丁,头发乱糟糟的,整个人瘦得脱了形,眼睛深陷,布满了红血丝。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天哪..."刘芳倒吸了一口凉气。
李建的脸色瞬间煞白。
李梅先是一愣,然后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妈!"她突然提高了嗓门,故意让周围的人都能听见,"您自己看看!这就是您一碗水端平的结果!"
她把手机怼到我脸上,屏幕上是张宇的毕业照。
"名校毕业!年薪50万!这才是您40万培养出来的!"
周围接机的人都看了过来,有人窃窃私语,有人露出同情的眼神。
"再看看您那宝贝孙子!"李梅猛地指向李明,"看看他现在什么德行!"
李明拖着破箱子走近了,那刺耳的摩擦声在安静的机场大厅里格外刺耳。
有人开始指指点点:
"那孩子怎么搞成这样?"
"是不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
"这行李箱也太破了吧..."
我的脸火辣辣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梅越说越来劲:"妈,您说说,同样是40万,您看看这差距!我早就说了,钱要花在刀刃上,您就是不听!"
"姐,你别说了!"李建终于忍不住了。
"我说错了吗?"李梅冷笑,"事实摆在眼前,您儿子就是没出息!读了个野鸡大学,连像样的行李箱都买不起!"
张建国也附和:"就是,在国外混成这样,真给中国人丢脸。"
我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李明已经走到我们面前了。
他的眼神闪躲着,不敢直视我,嘴唇动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那一刻,我看到他眼睛里闪着的光,有委屈,有愧疚,也有我看不懂的东西。
周围的人都在看着我们,就像在看一场闹剧。
我强忍着眼泪,张开双臂想要抱住李明。
"外婆..."李明叫了一声,声音沙哑。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颤抖着声音说,"没事的,外婆不怪你..."
"外婆。"李明打断了我,"对不起,让您担心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袋。
"但是...我有些东西要给您看。"
他把纸袋递到我手上。
我愣住了,不明白他什么意思。
李梅冷笑着凑过来:"能有什么?欠债通知书吗?"
"就是,别装神弄鬼的。"张建国也讥讽道。
李明没理他们,只是看着我:"外婆,您打开看看。"
我的手在发抖,慢慢打开了纸袋。
里面是一沓文件。
我抽出最上面的一份,当看清上面的字时,整个人都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