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东接阿尔及利亚,南部与西撒哈拉相邻,西濒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位于非洲西北角的阿拉伯国家,与上海相距1.1万余公里。正值上海刚举行纪念援助摩洛哥医疗事业五十年活动不久,笔者有机会赴摩洛哥研学游,一踏进摩洛哥海关,就充分感受到摩洛哥人民对中国人民深厚友谊的浓浓之情,无论走在大街还是小巷上,经常有当地人主动在你面前用中文说“你好”,有人还拿出手机展示他或他的亲朋好友在中国的照片,还有人伸出大拇指表达对中国的友好或感谢。
用精湛技术和敬业精神扎根当地
1975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由上海组建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从第一批上海医疗队踏上这片土地起,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医疗援助历程,摩洛哥塞达特省哈桑二世医院是中国援摩医疗队工作的起点,也是我国最早在摩洛哥设置医疗点的地方。首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队长,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外科医生张柏根。时年34岁的张柏根医生带队前往摩洛哥开展医疗援助,这支医疗队队伍一共12人,分别来自仁济医院、瑞金医院、新华医院等各大三甲医院,既有学西医的,也有会针灸的。根据国家卫生部有关规定,每一批医疗队员的援摩时间是两年。当时的塞达特省医院的医疗环境很差,缺医少药,卫生救治设备落后,老百姓生活条件也很有限,夏天没有电风扇,全靠手摇扇祛暑。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上海医疗队医生白天门诊、晚上急诊,全天无休。仅仅用了3个月时间,通过精湛的技术和敬业的精神基本进入了独立开展就医的状态。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上海的医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完成医疗工作,通过每一次的问诊、检查、手术,解除患者的病痛,完成自己的使命。如今,上海医疗队从最初的针刺麻醉到现在的糖尿病管理、高危孕产妇围术期管理,不断适应当地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卫生专业培训和针对性援助,和摩洛哥当地的老百姓结下了深厚友谊,取得了当地政府和医院领导的的信任及赞扬。笔者的同事、来自上海闸北区中心医院的骨科主任陈永华医生在摩洛哥期间,还认领了一位被他治愈后恢复健康的少年患者,闻知他家庭贫困,定期予以资助。上海医疗队的敬业精神在当地获得了高规格的接待,相继受邀到当地市长及省长家中做客,这在当地是一种被当地人视为表达充分尊重和认可的礼仪形式。
“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精神蜚声全国
在上世纪70年代特殊的国际环境中,中国需要非洲兄弟的支持,通过派出医疗队的形式,打开了中非民间外交的大门,上海派出医疗队并在摩洛哥并长期驻扎,在当时的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通信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的时代,上海一批批援摩医疗队队员坚守在摩洛哥基层医院,治病救人、服务患者,与摩洛哥人民命运与共。上海医疗队还帮助所在医院建立规范化诊疗流程,捐赠先进医疗设备,为提升摩洛哥医疗水平不懈努力。无论是重大卫生事件期间,还是2023年摩洛哥遭遇强震之后,上海医疗队坚守岗位,坚持生命至上,与摩洛哥百姓共克时艰。
在摩洛哥,中国医生的身影无处不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普外科医生姜全明回忆当年和队友去撒哈拉沙漠途中,在一家咖啡馆喝咖啡,当老板一听说是中国医生,马上叫来自己的母亲、妻子和三个孩子,当场致谢。2025年7月14日,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在《人民日报》大使随笔专栏发表题为《“北非花园”开出友谊之花》的署名文章。他在文中说:50年来,中国援摩医疗队累计诊治588万人次,住院收治84万人次,完成手术55万余台。他们帮助难产婴儿呱呱坠地,给视障人士带来光明,为受伤民众消除疼痛,让重症患者重获新生。医疗队还帮助所在医院建立规范化诊疗流程,捐赠先进医疗设备,为提升摩洛哥医疗水平不懈努力。
守护生命健康的使者,两国民心相通的桥梁
从1975年至2025年,197批、2025人次,五十年来,一代代援助摩洛哥的上海医疗队员一次次将危重患者的生命从死亡边缘拉回,一次次为他们解除疾病的痛苦,也一次次感受到摩洛哥人民对他们的真挚情感。开数据显示,半个世纪以来,上海先后派出197批医疗队,正是上海医疗队员在摩洛哥医院日夜坚守、将“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上海医疗队精神持续传播到摩洛哥的每一处角落,在北非大地践行“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者誓言,谱写着中摩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之歌。
2025年7月,中国工程院院士、眼科专家范先群带领上海专家组,在舍夫沙万开展为期2周的“光明行”眼科义诊活动。此次义诊,上海专家组与摩洛哥眼科医生同台手术,为337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在实际工作中也帮助当地医生提高专业技术。如今,这支接力棒仍在传递,从义诊到手术,再到公共卫生培训,在塞达特、梅克内斯、本格里、塔扎、沙温、穆罕默迪娅、拉西迪亚、阿加迪尔等地的八家医院里,上海医生承担了医院大约一半的工作任务。随着又一批医疗队员整装待发,上海与摩洛哥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将在在中摩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史上写下更多动人的中国篇章。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陈新光
11月15日于摩洛哥拉巴特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