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重在塑造人物形象,当然要塑造情节和环境。情节和环境都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或者说人物形象融入到环境中,去做一些事情,就会展现一定的情节。可以说,小说中的人物比情节更重要。
![]()
文学创作重在写人,写社会中真实的人,写有生命的活人。虽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虚构,但人物身上的特性是从生活中来的,甚至可以像鲁迅说的那样,“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也是人学,是研究人的学问,要人在一定的环境中凸显一定的性格特征,在一定的情节中出现一定的性格特征,而不可能“空中起楼格式”的突然增添人物。老舍在他的作品《老牛破车》中发表过一段精彩的说法:“凭空给世界增加了几个不朽的人物,如武松、黛玉等,才叫做创造。因此,小说的成败,是以人物为准,不仗着事实。世事万千,都转眼即逝。一时新颖,不久即归陈腐;只有人物足垂不朽。此所以十续《施工案》,反不如一个武松的价值也。”作家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会从现实生活中出发,或者说是在现实生活中搜集素材,加以概括和总结,分类化整理,构思出小说的情节,进而开始构思小说的整个写作过程。作家既是从现实生活中出发,又是从概念出发,也是从先验的假设出发。“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倘若只是注重艺术高于生活的那一部分,那么艺术就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是那个先验的、超验的理念的衍化或化身。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我们的艺术直到现在还没有造出甚至像一个橙子或苹果那样的东西来。”现实中没有苹果,艺术中就不可能有对苹果的形象的描绘。但艺术并不可能造出橙子或苹果来,不属于物质的创造,而属于精神或理念的创造。
小说就是这样,要创造典型的环境,还要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不可能随随便便设置一个环境或一个人物。艺术的求真就是要反映现实,哪怕采用虚构的手段,也仍然要从现实中汲取素材,而不可能完全凭借作家胡思乱想创作。很多科幻小说中的外星人都有人一样的躯干和四肢,只不过长得怪模怪样而已。即便外星人长得像其他的动物,乃至畸形地生长,也仍然可以让人们接受。因为人们看其他动物看顺眼了,就觉得外星人像某种动物。不管是像蟑螂一样的外星人,还是像猪狗一样的外星人,都可以让人们接受。倘若外星人是无形的,那么人们就接受不了,因为人们从来没有看见过。小说中的武侠人物长得也是和普通人一样,只不过他们有超强的武功,甚至可以在空中飞来飞去,有着剑仙一样的本事。他们要劫富济贫,要除暴安良,会获得老百姓的欣赏。只不过他们早已经远离了世俗的吃喝拉撒睡,即便有吃喝拉撒睡,也是为了推动情节做准备的,为了突出人物性格做准备的。人物处在情节之中,才可以凸显性格,没有情节,人物的性格就凸显不出来。情节是为人物性格服务的,但人物并非完全受到情节的限制,甚至人物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因素。人物性格在情节中得以完善,情节在人物性格完善的过程中得以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最终要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不是塑造让人捉摸不定的人物形象。
![]()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人物的性格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什么样的环境会形成什么样的人物性格。作家借鉴了这样的认识,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塑造典型环境,还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一定意义上说,作家就是心理学家,会知道自己塑造的典型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典型人物,产生什么样的人物性格。甚至有的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感觉设置的环境已经成熟了,情节也设置好了,但作品中人物形象似乎不受自己操控,而是受到作品中环境的影响,受到情节的摆弄,最终作家不得不屈服,改变原来的创作初衷,让人物形象适应作品中环境的影响,适应情节的发展。有的作家写完作品之后,对自己的作品并不满意,认为人物形象没有鲜明起来,或者说他塑造了自己不喜欢的人物形象。但这样的作品并不是不著名,而是很多读者都喜欢看,因为作家屈从了创作规律,而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浪漫主义想法来写作。作家的做法是对的,要符合创作规律,而不能胡编乱造,更不可能生硬地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来写,以免出现随便设置环境和人物的现象,以免人物形象过于单薄,概念化、类型化现象比较明显,却缺少了性格的丰富性,也缺少了人情味。
作家要塑造性格丰富的人物形象,让这样的人物在典型环境中展现自己的性格,同时让人物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不可能让人物游离于典型环境和情节之外。作品写成之后,最终要凸显人物性格,而典型环境的设置以及情节的发展只是为人物形象塑造服务的。倘若脱离人物形象塑造,那么典型环境设置得再好,情节设置得再曲折,也不一定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或者说剔除了人物形象的小说就不叫小说。小说构成有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人物既包括小说中的人,也包括小说中的神或鬼怪,包括小说中的动物或植物。环境既包括现实的社会环境,也包括小说中人物的心理环境。情节比较丰富,不管是大的情节还是小的情节,哪怕是主要人物出门跌了一跤,因跌了一跤而改变了一天的生活轨迹,也算是一个情节。情节设置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随便设置的,而是经过作家精挑细选、刻意构思来设计的。在情节中凸显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而情节发展需要环境作为背景,没有社会环境和人物的心理环境,情节就不能发展,或者说根本不能产生情节。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会注重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刻画,会注重情节的曲折性,也会注重人物形象塑造的丰富性,不可能脱离人物形象而专注于环境以及情节的设置,需要人物在环境之中活动,也需要人物来推动情节发展。
![]()
小说中人物塑造是关键,甚至可以决定小说的成败。小说中的环境和情节都是为人物服务的,所以作家要深入挖掘人物内心活动,要巧妙设置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要让人物在情节发展中凸显性格特征,而不能只是塑造简单的高大全的人物形象,以至于忽略了人物类型的复杂性;也不能只是注重人物形象塑造,而忽略了与之配合的环境和情节的塑造,以至于人物脱离了环境和情节,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