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哈喽,大家好,今天小林哥这篇经济评论来分析强省会战略再掀热潮,各地纷纷押注省会经济,各个省会都在补短板,区域间的竞争更是暗流涌动,资源高度集中是福是祸?或许答案就藏在东西部悬殊的首位度差距里。
![]()
强省会“吸人”忙,有人热闹有人凉
这几年强省会战略肉眼可见地火,成都、杭州这些城市,就算省里其他地方人少了,自己这儿还是人挤人,2024年成都常住人口破2200万,比2020年多了近百万,街上的新面孔一天比一天多。
可凡事就怕“但是”,有城市大口吸人,就有城市悄悄掉人,哈尔滨就是最显眼的例子,曾经的“北方第二城”,如今提起人口就有点扎心,这种反差不是个例,长春、石家庄、西宁也都在人口增长的大盘外徘徊。
这些城市在省内依旧是“老大”,就像哈尔滨,不管黑龙江其他城市怎么外流,它的医院、学校还是全省最好的,赤峰人看病、上学,首选还是哈尔滨,这点没悬念。
![]()
留不住人的根子在哪?不是房价高那点事,核心是产业没跟上,黑龙江2023年常住人口3062万,比2020年少了100多万,全省都在往外流,哈尔滨想独善其身太难。
更要命的是,旁边的沈阳、大连还在抢资源,虹吸效应一压,日子更不好过。
这事跟每个人都有关系,尤其是年轻人,很多在吉林的居民就纠结,留在长春稳定但机会少,去沈阳闯闯又怕没根基,有人说要从国家战略看问题,这话没错,可自己的饭碗才是最实在的。
![]()
强省会的大方向肯定对,石家庄这几年建了不少产业园,南宁也在搞东盟合作区,都在使劲。
排除四个直辖市,27个省会里,26个在2020到2024年的人口增幅都超过了北京上海,这趋势很明显。
为啥大家不爱往一线挤了?北京上海的落户门槛摆在那,一套房就压得人喘不过气,河北人在北京漂几年,转头去石家庄定居的越来越多,房价差一半,生活质量立马上去了。
![]()
![]()
掉队者的账本:哈尔滨们的难与拼
先说说哈尔滨的人口账,2010到2020年,光是常住人口就少了62万,2021年跌破千万,成了全国唯一一个从千万人口城市掉下来的超大城市。
2024年户籍人口933万,常住人口估计也就950万左右,里外里都是亏。
教育数据最诚实,2020年哈尔滨小学招了6万8千多人,2024年就剩5万2千多,幼儿园招生更惨,直接少了六成。
![]()
黑龙江日报报道过,不少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去山东、辽宁打工,说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有更多机会”。
产业短板太明显,以前靠重工业撑着,现在转型慢了,东北亚合作的规划听着挺好,可俄罗斯远东、蒙古国的经济体量就那样,合作空间有限,不过今年有变化,冰雪经济火了,媒体说冬天临时招了8000多服务人员,不少是周边年轻人。
石家庄的处境有点特殊,身处京津冀核心区,北京天津的光环太亮,人才都被吸走了。
![]()
2020到2024年,1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才多了1.2万人,还是算上辛集市的数据。
河北整体人口都在减,四年少了1.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不少。
长春算是矮子里的将军,吉林全省才2317万人,还没深圳多,长春就占了近四成。
2020到2024年增了1.8万人,看着不多,已经很不容易了,一汽是顶梁柱,202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扩产,招了2000多技术工人,不少是本地高校毕业生。
![]()
有人调侃“长春省吉林市”,这话有点道理,公主岭划归长春后,城市规模大了,可全省人口就这么多,想把1200万人都聚到长春,根本不现实,不过长春的汽车产业底子还在,经济首位度在那摆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西宁的情况最特殊,青海593万人里,西宁就占了247.7万,省内没人能比,但高原城市有短板,不少有稳定工作的人,会在成都、西安买房,退休了就搬走。
![]()
青海有提前退休政策,女性50岁就能退,不过2024年青海出台政策,给高原人才发住房补贴,不少医生、教师都留了下来。
天津的例子也能说明问题,高考红利全国有名,“海河英才”计划也使劲招人,小学生四年多了13.5%,大多是外来人口子女,可人口还是少了1.6%,没工作机会,留不住人都是白搭。
![]()
流动的人生,向上的城市
人口流动不是城市的失败,是发展的必然,深圳以前人口增得最猛,这四年也慢下来了,高房价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不是大家不想去,是实在扎不下根,这很现实。
四个直辖市的情况各有不同,北京上海落户难,有人去了长三角珠三角;重庆中心城区人越来越多,外围区县在减;天津的问题就是就业,为孩子教育留下的,不如为工作离开的多。
年轻人的选择没对错,去一线闯闯是本事,回省会发展也靠谱,石家庄2024年引进了30多家京津科技企业。
![]()
城市也没闲着,哈尔滨在搞装备制造业升级,2024年引进了几个军工配套项目,招了不少技术人才;长春盯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越做越长;西宁在发展生态旅游,祁连山脚下的景区带火了不少民宿。
这些“跑输”的城市,都在找自己的出路,它们的人口账或许暂时不好看,但产业转型需要时间,城市成长也需要耐心。
就像黑龙江,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里说要重点发展绿色农业和文旅,这都是新机会。
![]()
民族地区的优势也在显现,西宁所在的青海,除了西宁,其他自治州人口都挺稳定,藏族同胞大多留在本地,加上生态移民政策,整体人口不会大幅减少,这就是西宁的底气。
人口流动的背后,是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城市升级的动力。哈尔滨的冰雪经济、石家庄的京津冀协同、长春的汽车产业,这些努力终会有回报。
![]()
没有永远的掉队者,只有暂时的调整期,年轻人不管留在哪个城市,都是在为自己的人生打拼;城市不管现在多困难,只要找准方向使劲干,就一定能吸引更多人来。
流动的是人口,不变的是向上的力量,这就是最动人的发展图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