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最近在俄乌战场的操作,属实让人看呆了。
苏梅州一声巨响,价值1000万美元的SSN33“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直接落地,目标直指正在开军事会议的北约和乌克兰将领。
锆石出鞘,专打核心指挥节点
![]()
一开始看到俄军用锆石打苏梅州,我还挺疑惑,毕竟苏梅州战场上,要是想覆盖有生力量,BM30型“龙卷风”远程火箭炮完全够用,性价比比天价锆石高多了。
后来才搞清楚,俄军这哪是打常规目标,分明是冲着“大鱼”去的。
锆石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导弹,作为Kh47“匕首”导弹的下一代装备,它能全程保持8到10倍音速飞行。
![]()
现在的防空系统面对这速度,基本就是形同虚设,更狠的是它的穿透力,几米厚的混凝土工事,被它击中跟切纸片似的。
如此强悍的性能,自然要用来对付最有价值的目标,这次打击直接戳中了北约的痛点,长久以来,北约假借“军事顾问”之名,行干预之实。
不仅派遣大量现役军官进驻乌克兰,还组建“影子参谋部”,深度参与作战计划拟定,处心积虑妄图在乌克兰局势中谋取私利。
![]()
俄军此番精准打击,成效显著,一举切断苏梅前线指挥链,这如同一记响亮的警钟,明确向北约宣告,莫以为隐匿幕后便可安枕无忧,挑衅之举必将自食恶果。
高低搭配,饱和打击压垮防线
锆石的精准打击只是开胃菜,俄军真正的杀招是“高价精准+低价饱和”的组合拳,没人能想到俄军现在这么会玩,一边用天价导弹敲关键节点,一边用低成本装备进行持续压制。
![]()
俄军已拟定明确计划,预计到2026年实现大规模量产。
届时,将有7万架“天竺葵”远程攻击无人机与12万枚FAB系列滑翔制导炸弹投入使用,提升军事装备储备。
从11月开始,每天平均200到250枚滑翔炸弹往红军城、库皮扬斯克等战场砸,持续压制的力度可想而知,“天竺葵”无人机经全面升级,实现蜕变。
![]()
当下,它能与卡马军用卡车相得益彰、协同施展,释放出更强劲的作战效能,彰显出更可观的应用潜力。
卡车搭载了装甲乘员舱与快速装填系统,凭借此先进配置,于前线可实现高效、敏捷的机动部署,极大提升应对复杂战场局势的能力。
更为实用之处在于,它可挂载温压弹头,与滑翔炸弹协同作战,精准打击乌军后勤补给线及防空节点,为战场局势带来关键影响。
![]()
此物成本低廉,却可对敌方有生力量形成持续性消耗,恰似一位悄无声息却威力十足的“战场猎手”,以极低的投入换取高额回报,堪称高性价比的“战场消耗器”。
攻坚神器,温压弹专治坚固工事
在攻坚作战上,俄军的新家伙事儿也不含糊,TOS3A“日炙”重型温压弹发射系统,是专门针对前代TOS1A的短板升级来的。
![]()
本来想前代TOS1A机动性差,容易被无人机打击,没想到俄军这么快就推出了改进版,新的TOS3A用了T80坦克的底盘,野战机动能力大幅提升。
还新增了反无人机装置和精准导航系统,打击精度能控制在数米之内,战斗准备时间也大大缩短。
在俄乌战场的战壕和坚固工事争夺战中,温压弹产生的高温高压效应,能迅速清除隐蔽目标,乌军的火力支撑点遇到它,基本就是被秒杀的命运。
![]()
这款装备的迭代,能看出俄军的军工体系反应有多快,战场上学到的经验,很快就能转化为装备升级的动力,这种实战化的改进,比纸上谈兵管用多了。
战术转型,俄军两年完成蜕变从2022年的大范围推进,到现在的信息化精准作战,俄军这两年的变化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一开始还觉得俄军打法老套,只会靠火力覆盖,没想到人家在战场上快速迭代,硬生生完成了战术转型。
![]()
这种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俄军在战场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果,军工体系的快速响应,让技术优势顺利转化为战术优势。
现在的俄军,既有锆石导弹
这样的战略威慑武器,又有无人机、滑翔弹这样的战术消耗装备,再加上TOS3A这样的攻坚神器,战术体系已经变得非常立体。
![]()
现代战争的规则早就变了,胜负不再是兵力数量的简单叠加,谁能拿到更准确的情报,谁的装备更实用,谁的作战理念更先进,谁就能占据主动。
俄军的转型,不仅打破了俄乌战场的平衡,也给全世界上了一堂现代战争课,俄乌战场的硝烟还没散去,但俄军的战术转型已经给出了明确信号。
未来的战争,体系作战和精准打击将成为主流,北约和乌克兰如果还抱着旧思维应对,怕是很难占到便宜。
这场冲突带来的军事变革启示,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全球军事发展的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