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沙特王储小萨勒曼动身访美前一天,伊朗总统一封手写信突然送到利雅得。
![]()
这封时机微妙的信件,加上备受关注的沙以建交议题,把本就复杂的中东局势搅得更不平静。
伊朗为啥偏要在沙特访美前递信?美沙会晤背后有哪些合作考量?
美伊博弈的真实格局
要聊中东局势,美伊核问题是绕不开的核心,伊朗的福尔多、纳坦兹、伊斯法罕三大核设施,多年来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
福尔多因深藏地下具备强防御性,纳坦兹是铀浓缩核心基地,伊斯法罕则承担核技术研发职能,这三大设施构成了伊朗核计划的基石。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024年发布的最新核查报告,伊朗的浓缩铀丰度虽未达到武器级(90%以上),但已持续突破伊朗核协议(JCPOA)规定的3.67%上限。
因为浓缩铀库存规模远超协议要求,这让美国等西方国家持续保持警惕。
美国情报部门评估认为,若伊朗决定制造核武器,其技术储备和设施基础具备“较快突破”的潜力,这也是美伊博弈的核心分歧点。
![]()
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朗核协议后,美国对伊朗实施了长达数年的“极限施压”政策,涵盖经济制裁、石油禁运等多项措施,但伊朗并未停止核研发进程,反而逐步放宽核活动限制。
2024年以来,美伊双方通过第三方渠道多次接触,但在核设施核查、制裁解除等关键问题上始终未能达成共识,博弈呈现僵持态势。
美国对伊朗的强硬立场,背后也有支撑盟友以色列的考量。
2024年以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美国对伊朗采取更严厉措施,美以在对伊政策上保持着高度协调,以色列也成为美国在中东遏制伊朗的核心支点。
![]()
从美国国内政治来看,对伊政策也是两党博弈的焦点之一,特朗普作为共和党重要政治人物,始终主张对伊朗采取强硬立场,这一态度既符合共和党传统外交理念,也能争取国内亲以色列选民的支持。
不过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通胀率已回落至3.2%,供应链问题较2022-2023年明显缓解,所谓“靠对外行动转移国内矛盾”的说法缺乏当前经济数据支撑。
在国际博弈层面,俄罗斯与伊朗保持着能源、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俄罗斯多次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针对伊朗的制裁提案,这让美国对俄伊合作高度警惕。
![]()
2025年以来,伊朗外交部长多次访问莫斯科,双方重点讨论了能源贸易和地区安全议题,美国则通过强化与海湾国家的军事合作,对冲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形成美俄在中东的间接博弈态势。
沙特访美前接伊朗密信的门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年11月18日沙特王储小萨勒曼开启了卡舒吉事件后7年来的首次访美行程,这一行程被外界视为美沙关系“全面回暖”的重要标志。
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就将沙特视为中东战略支柱,特朗普两任任期的首个外访国家均选定沙特,此次小萨勒曼访美,一步巩固了两国在安全、能源等领域的传统合作。
![]()
根据白宫和沙特外交部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双方在会晤中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包括深化国防安全合作、扩大能源贸易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地区反恐等议题。
而伊朗问题作为地区安全核心议题,明确列入双方磋商范围,美沙均表示将共同应对伊朗核问题带来的地区挑战。
但最让人看不懂的是,就在访美前一天,当地时间11月17日沙特内政大臣在办公室会见伊朗官员时,亲手接过了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的手写信。
![]()
沙特通讯社只说收到了信,半个字没提内容,可半岛电视台等媒体特意点出“访美前夕”这个时间点,这里面的门道就深了。
其实这正是沙特“战略平衡”外交的体现,一方面沙特与美国保持着长期防务合作,美军在沙特设有军事基地,双方定期开展联合军事演习,美国也是沙特最主要的武器供应国,借助美国力量制衡伊朗是沙特的安全战略核心。
另一方面,沙特自2023年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后,始终保持着双边沟通渠道,接下伊朗总统的手写信,既是对两国复交后外交关系的维护,也为地区局势保留了缓冲空间。
![]()
对沙特而言“双面外交”也是其提升地区影响力的关键策略,通过与美国深化安全合作,沙特可巩固自身在海湾地区的主导地位。
同时这种平衡姿态也让沙特在美伊博弈中掌握更大主动性,避免成为任何一方的“附庸”,这也是沙特作为地区大国的战略考量。
沙以建交卡在哪?
特朗普之所以这么重视沙特王储访美,除了卖武器、拉投资,还有个核心目的,那就是推动沙特和以色列建交。
可沙特这边早就把话挑明了,想建交可以先把巴勒斯坦建国的路线图定下来。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沙特王储访美前两天,11月16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说,以色列坚决反对在约旦河西岸建巴勒斯坦国,国防部长和外长也跟着表态反对。
两边直接把话说死了,特朗普的算盘算是打空了。
对沙特来说,巴勒斯坦问题是阿拉伯世界的“集体尊严”,要是沙特不管巴勒斯坦死活跟以色列建交,在阿拉伯世界就没法立足,其他中东国家也会跟沙特离心离德。
所以沙特才把巴勒斯坦建国当成沙以建交的“硬门槛”,这可不是跟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是真真切切的战略底线。
中东未来要变天?
现在的中东仍处于多重矛盾交织的复杂状态,美伊核博弈的僵持,让地区安全始终笼罩着不确定性。
伊朗虽未突破武器级核门槛,但核活动的持续推进仍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以色列对伊朗的强硬态度,也增加了地区冲突的风险。
不过各方通过外交渠道沟通的意愿并未消失,美伊间接谈判、沙特伊朗复交后的互动,都为局势降温保留了可能性。
沙特的态度无疑是地区局势的关键变量,此次访美巩固了美沙传统合作,双方在对伊政策上的协调可能进一步强化,而沙特与伊朗保持沟通的姿态,又为地区安全提供了“缓冲带”。
这种“平衡外交”让沙特在美伊之间占据了独特的中间位置,既保障了自身安全利益,也提升了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
![]()
说到底,中东局势的核心矛盾仍是各方利益的复杂交织,美国追求地区主导权,沙特谋求安全与地区影响力,伊朗希望通过核博弈突破封锁,以色列聚焦生存安全,巴勒斯坦则坚持建国诉求。
这些矛盾并非短期能够化解,地区局势的走向仍取决于各方的外交理性与利益妥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