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军缴获电台后不会用,一国军俘虏效力,25年后成我军开国中将

0
分享至

1930年,红军在一次艰难的反围剿战斗中首次缴获电台但没有人会用

在这关键时刻,一个国军俘虏挺身而出主动效力,从此命运彻底改写,

25年后,他竟成了解放军开国中将!那么,这位传奇人物是谁?他是如何用一部电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电报高手

1909年,江苏武进的一个贫困农家诞生了一个婴儿,父母为他取名为吴人鉴

但是他天资聪颖,勤奋学习,吴家父母看到儿子的天赋,便勒紧裤腰带铁了心地想要把他供出来。

1924年,吴人鉴顺利考入了一所工专学校,迈出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几年后,他靠着自己攒下的奖学金和兼职工钱,又考入交通学校的通信科。



从此,他与“电台”这个看似神秘又遥远的东西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沉迷于各种电路、信号的学习之中,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教室里独自调试设备,直到天色微亮才肯离去。

但就在他还未完全掌握通信技术时,交通学校被并入了黄埔军校,而他也就此“误打误撞”成了黄埔六期的学生

从黄埔毕业后,吴人鉴加入了国民党,被分配至第18师担任通信兵。

仗着黄埔出身和过硬的本事,不到一年,他就升任中尉台长,负责管理整支部队的电台联络工作。



他每天与发报机、密文打交道,久而久之,已经熟稔各种型号设备。

他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甚至憧憬着未来能调往更高一级的通讯机构,做个安稳的军中技术官,平静地度过余生。

但是1930年,他所隶属的第18师与红军激战,最终被红四军包围、歼灭,九千多名国军士兵被俘,吴人鉴也在其中。

被俘的那天晚上,吴人鉴第一次体会到真正的恐惧,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但红军不仅没有刁难他们,反而安排了热食、干净的被褥,还有战士轮流送水,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吃得比红军还好。



徒弟刘达瑞悄悄对他说:“师傅,共产党好像跟咱们以前听说的不一样。”

他本想呵斥对方不该轻信,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正在他心中挣扎时,一天深夜,俘虏营里传来了脚步声。

一个红军军官走了进来,自称是参谋处长郭化若,声音洪亮地说:“现在部队急需一位会操作电台的同志,愿意加入红军的,请主动站出来。”

原来,在那场战斗中,红军缴获了一部电台,却没人会用,只能从国军俘虏中挑选人才。

吴人鉴心中猛然一震,他明白,这或许是一个机会,于是他脱口而出:“那其他人呢?不会被杀掉吗?”



郭化若平静地回答:“我们共产党不强迫任何人,不愿加入的,我们照样送你们回家,给路费、给干粮。”

这番话,如重锤般敲打在吴人鉴心上。

“我愿意!”他举起了右手,声音不大却坚定无比。

然后,他的徒弟刘达瑞也紧随其后举手,微笑着望着他:“师傅,我也愿意。”

就在这一声“我愿意”之后,吴人鉴脱下了旧军装,换上了红军制服,并改名王诤



红军通信员

王诤的加入并未立即换来热烈欢迎,战士们依旧带着本能的警惕。

他常常一个人默默坐在电台前,调试着线路,研究着每一个微小的电阻,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这台沉默的机器。

他一边承担起修复设备的任务,一边努力适应红军的工作方式,钦佩之心也油然而生。

他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不再拘泥于规章,而是主动与红军战士接触。



巡逻回来,他会帮通信员清洗电池盒中的氧化物;没事的时候,他也跟新兵分享自己如何用最简陋的条件搭建电台。

那天深夜,营地外星光斑驳,王诤一个人坐在帐篷里,轻轻调频,耳机中忽然传来了微弱的“滴滴答答”。

他顿时精神一振,小心翼翼地记录下每一个字母,当他完整破译出一份敌军电文后,整个人激动得几乎落泪。

这封电报被立即上报至军委,毛主席得知后,亲自召见了王诤和刘达瑞。

自那以后,王诤不再是一个“投诚的俘虏”,而是真正被视为红军的一员



红军内部也逐步将无线通信的工作制度化,毛主席和朱德联名下令,正式组建“红军无线电队”,任命王诤为队长。

王诤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他开始着手制定培训计划,用最通俗的方式教授电台基础知识。

他把复杂的电路比作水流,把发报的节奏教成打鼓节拍,还编了很多顺口溜来记忆摩斯码。

在他的带领下,不少红军战士从一个个“木头疙瘩”成长为合格的报务员。

不久后,红军无线电队从最初的两人扩展到十余人,再到数十人,逐步构建起一个系统而高效的通信体系。



翻盘战争

1931年,第二次反围剿战役已经悄悄拉开帷幕,老蒋调集了二十万大军,四路合围,妄图以绝对优势碾碎中央苏区。

红军人少、粮缺、弹不足,所有人都将这场战役视为生死存亡的关头。

而就在这危如累卵的时刻,一条微弱却清晰的电波,成了扭转整个战局的关键。

那天深夜,王诤依旧守在他那台破旧的电台前,经过苦苦等待,他终于等到一段陌生的信号。



信号断断续续,他用耳朵死死贴着耳机,一点点拼凑出信息:敌第五路军士兵因水土不服,大量病倒,上千人丧失战力,军心不稳,急求增援!

这个情报若能及时送往中央,就是红军反围剿战中的天赐良机。

他不敢耽误一秒,将电报内容一字一句誊写下来,又检查了三遍,确认无误后才匆匆奔向军委指挥部。

毛主席和朱德元帅知道以后迅速调整部署,调动红一、红五军团连夜奔袭,从山岭间如利刃般切入敌军侧翼。

利用敌第五路军虚弱的机会,红军发动猛攻,短短几日内便如闪电般撕裂了国军的防线。



当撤退的国军仓惶逃往富川时,红军已在伏击点严阵以待,战斗持续不过一个下午,敌军上万人被全歼,武器堆成小山。

毛主席站在战场俯瞰处,看着缴获的轻重机枪、弹药和地图,长舒一口气,这场看似不可能的胜利,是电台背后那双敏锐耳朵换来的。

随着几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逐渐认识到电台在战场中的重要性。

进入延安后,王诤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抗日战争时期,他带领团队破译了大量日军密电,为华北战场的抗战部署提供至关重要的依据。

解放战争中,中央每月要发送超过一百四十万字的电报,而这些电报几乎都出自王诤之手。



电台之魂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王诤利用电台为战争的胜利做出大量贡献,在后来的抗美援朝战场上也同样如此。

1951年深冬,朝鲜战场,最令我军指挥部焦虑的,并不是正面的枪林弹雨,而是美军的电磁干扰。

敌人调动大量B-29轰炸机,对我军后勤线路进行狂轰滥炸,尤其通过雷达干扰,让志愿军的警戒系统几近瘫痪。

战况危急,中央军委紧急拍电,要求国内立刻派出无线电专家赴前线,解决雷达失灵难题。



毛主席只说了一个名字:“派王诤去。”

接到命令的王诤,带着亲手挑选的技术骨干,披着厚军大衣连夜奔赴前线。

前线环境恶劣至极,雷达站设在半山腰的地堡中,墙体因爆炸而破碎,设备损耗严重。

王诤顾不上休息,一到就蹲在雷达屏幕前,亲自检测干扰波段。

半夜零下二十多度,寒风如刀割面,他冻得手指僵硬,却依旧一字一句地记录着干扰规律。



他和团队重新调整接收频率,加装抗干扰电路,利用最原始的方法一点点复原雷达的“视力”。

为节约时间,他干脆搬进雷达站,吃住全在山洞里,几天几夜过去,眼窝深陷,嘴唇干裂,但设备终于重新亮了起来。

战后总结会上,彭德怀当着所有将领的面,紧紧握住王诤的手,说:“你救的,不只是雷达,更是几十万志愿军的命。”

这一战,让“王诤”这个名字再次成为中国军队电讯领域最响亮的标签,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主任,负责全国通信体系建设

此后,他又兼任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继续推进我军在电子战、雷达、无线通信等前沿科技上的飞跃发展。



到了195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度,王诤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

时间走到了七十年代末,王诤已年迈体衰,确诊癌症后,他依然坚持工作,直到最后一刻。

1978年春天,他躺在病榻上,拿着一份电子线路图,眼神依旧专注。

护士劝他休息,他摆摆手:“快,送去总部,我画的这套干扰识别算法,能保得住前线。”

病榻前的医护忍不住红了眼眶,这个一生与电台为伍的将军,从未放下过耳机、线路和战场。



那年夏天,他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九岁,他不是最耀眼的战将,但却是共和国最坚定的通信脊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傻白糖被老公助理插足

傻白糖被老公助理插足

毒舌扒姨太
2025-11-18 23:07:13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2 12:36:17
俄罗斯什么时候会停止战争?没钱打仗的时候

俄罗斯什么时候会停止战争?没钱打仗的时候

山河路口
2025-11-16 12:44:41
黄锦燊累了,撇下赵雅芝自己先走了!79岁黄锦燊,一点都不合格!

黄锦燊累了,撇下赵雅芝自己先走了!79岁黄锦燊,一点都不合格!

小娱乐悠悠
2025-11-18 09:53:35
当全世界都在赌纯电,长城汽车用10年,等一个"没人看好"的答案?

当全世界都在赌纯电,长城汽车用10年,等一个"没人看好"的答案?

财经保探长
2025-11-17 21:03:28
近九千元的iPhone充电时突然冒烟,机主称“清晨被焦糊味熏醒”,苹果回应:非质量问题,也非人为原因

近九千元的iPhone充电时突然冒烟,机主称“清晨被焦糊味熏醒”,苹果回应:非质量问题,也非人为原因

极目新闻
2025-11-19 15:58:04
关于杨兰兰,终于破解出几条她的关键信息

关于杨兰兰,终于破解出几条她的关键信息

热点菌本君
2025-10-01 17:24:05
喻恩泰好友反击了!爆料史林子多次偷情出轨,并曝出露骨聊天截图

喻恩泰好友反击了!爆料史林子多次偷情出轨,并曝出露骨聊天截图

萌神木木
2025-11-18 19:36:17
要不要敲打一下柬埔寨,泰国国王这次访华,想从中方这里得个准信

要不要敲打一下柬埔寨,泰国国王这次访华,想从中方这里得个准信

瞳哥视界
2025-11-19 23:08:45
被中方叫停水产进口,日媒记者追问原因,外交部一句话霸气回应

被中方叫停水产进口,日媒记者追问原因,外交部一句话霸气回应

临云史策
2025-11-19 22:43:22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文史旺旺旺
2025-11-19 20:52:03
韩国专家预言:就算美国倾巢而出,也打不过中国,可能还输得很惨

韩国专家预言:就算美国倾巢而出,也打不过中国,可能还输得很惨

近史阁
2025-11-18 18:43:43
郑丽文表达访陆意愿,国台办回应

郑丽文表达访陆意愿,国台办回应

政知新媒体
2025-11-19 12:29:00
城里没工打、村里无地种,更难的还在后面

城里没工打、村里无地种,更难的还在后面

公子麦少
2025-11-19 16:01:27
果然 医、警、师举步维艰,各有各的苦

果然 医、警、师举步维艰,各有各的苦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1-18 21:35:27
霍尊也没想到,自己复出后,分手五年的陈露亲手撕碎他最后的体面

霍尊也没想到,自己复出后,分手五年的陈露亲手撕碎他最后的体面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9 09:56:53
76年,毛主席弥留之际叮嘱李银桥:一定要把这些东西还给肖劲光

76年,毛主席弥留之际叮嘱李银桥:一定要把这些东西还给肖劲光

历史龙元阁
2025-11-18 10:45:07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古事寻踪记
2025-11-17 07:28:16
两次拒绝黎明,无视钟汉良示爱,被折磨20年后55岁的她憔悴成大妈

两次拒绝黎明,无视钟汉良示爱,被折磨20年后55岁的她憔悴成大妈

可乐谈情感
2025-11-16 06:10:41
美国参众两院皆批准公开爱泼斯坦案!特朗普支持率再创新低

美国参众两院皆批准公开爱泼斯坦案!特朗普支持率再创新低

项鹏飞
2025-11-19 20:53:14
2025-11-19 23:51:00
鹤羽说个事 incentive-icons
鹤羽说个事
这里是鹤羽说事儿,说点儿你爱听的事儿~
761文章数 1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旅游要闻

上关镇位于洱海的一侧,没什么网红景点,堪称大理最安逸的角落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