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提升全民防骗意识与能力,哈尔滨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宣传新路径,打破传统说教模式,打造多元化反诈宣传矩阵,让防骗知识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传播”,从“单向灌输”转为“全民参与”,为构建社会反诈防线注入新动能。
趣味化表达
让反诈知识“活”起来
![]()
“这‘校园贷’的套路,就像东北冬天的冰溜子,看着亮晶晶,踩上去就容易摔跟头!”在一场针对青年群体的反诈活动中,民警化身段子手,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拆解诈骗陷阱,台下学生笑声不断、掌声雷动。
哈尔滨市公安局创新推出脱口秀式反诈宣传,在内容创作上,宣传团队深入研究年轻群体语言习惯,将“校园贷”“刷单返利”等骗局拆解为接地气的段子,融入东北方言特色,把抽象的诈骗手法转化为生活化表达。民警从宣讲员转型为幽默博主,用犀利吐槽、夸张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包式互动,让受众在爆笑中记住防骗要点。
精准化传播
分众施策筑牢防线
近日,一段名为《双十一防骗指南》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悄然走红。视频中,骗子客服用甜美的声音诱导买家点击虚假链接,民警主播则同步拆解“低价秒杀”“退货退款”等套路。
民警对近年诈骗案件进行梳理,明确不同年龄段、职业群体的“易受骗图谱”:针对18-30岁青年,聚焦“网络交友”“刷单返利”“网络贷款”诈骗;针对5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则重点破解“冒充公检法”“保健品诈骗”“养老投资”骗局。短视频坚持“短、平、快”原则,单条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内,以“情景再现+民警点评”的形式,让观众直观了解诈骗分子的话术陷阱,吸引了大量观众点赞转发。
互动化延伸
构建全民反诈网络
![]()
“张阿姨,您收到的这个‘保健品免费领取’链接,是典型的诈骗!”深夜11时,某社区微信群里,民警仍在回复居民的防骗咨询。为打通反诈宣传“最后一公里”,哈尔滨市公安局将短视频宣传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构建“线上+线下”互动网络。
线上,宣传团队联合物业、社区干部,将反诈短视频推送至居民群、商户群、企业工作群,建立“民警-群主-群众”三级互动机制;线下,社区民警在商超门口张贴短视频二维码,居民扫码即可观看“家门口的防骗课”,形成“线上学习、线下讨论”的闭环。这种“精准推送+实时互动”的模式,让反诈宣传从“单向传播”变为“双向对话”。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董晶晶
稿件来源:龙警新媒体+哈尔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