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凉,作为传统中医疗法的艾灸,受到不少人的青睐。然而养生有门道,使用艾灸来驱寒祛湿也需留意消防安全。近期,多地就发生因居民艾灸后处置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居民艾灸操作不当
接连引发火灾
今年11月10日,江苏淮安消防部门接到群众报警,称清江浦区某小区居民家中发生火情。消防员抵达现场时看到,浓烟正从屋内窜出。此时家中无人,消防员从窗外和门外同时向屋内进行喷水扑救,很快将明火扑灭。随后消防员进入屋内进行初步探查,发现起火源位于卧室床上。
![]()
事后,消防员联系上屋主,据她回忆,当天下午她在床上艾灸完后,将以为已经熄灭的残余艾灸柱放在床上就外出了,没想到由此引发事故。
在北京石景山区,近日某小区居民家中发生火情,所幸家人发现及时,火灾被迅速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家中墙上留下的明显燃烧痕迹,还是让业主事后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
起火房屋业主:艾灸,可能是火星掉在垫子上,但是没注意。然后火星变成火苗,火就起来了。
在北京顺义区,一栋居民楼的住户阳台起火。经了解,住户当天也是在熏艾结束后,将燃烧的艾条简单用水冲了一下,以为已经熄灭,便将剩余的艾条放在阳台的窗台上。不料艾条长时间阴燃,引燃了周边可燃物导致起火发生。
艾灸燃烧达700℃
操作不当成隐形火源
艾灸是一种利用艾叶燃烧产生的热力和药效来刺激人体的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活血通络的中医疗法。不当使用艾灸,容易引发消防安全隐患。一起通过试验了解。
消防员介绍,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艾灸产品,大多由干燥的艾草制成。当其燃烧时,通过红外测温枪可以看到,它的中心温度可以迅速达到700摄氏度以上,这样的高温早已超过了纸、棉、麻等物品的燃点。
![]()
此时,消防员将一条毛巾覆盖在点燃的艾灸条上,瞬间毛巾就被烫出一个洞。
![]()
居民在艾灸时,一个常见误区是没有发现明火或烟雾,就以为熄灭了。而这正是艾灸类产品最大的安全隐患,它的燃烧缓慢且持续,易发生阴燃。接下来,消防员模拟居民将点燃的艾柱沾水的熄灭方法,几分钟后,消防员将其取出。
![]()
扬州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 姚相宇:我们把它表面轻轻拨开,可以看到,这个区域还在阴燃。
![]()
试验发现,艾柱即使在沾过水10分钟后,依然不会完全熄灭,当接触到空气时,其内部又冒出了火星。消防员介绍,这是因为艾草的成分中富含植物纤维,如果直接用水浇灭,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火星,实际上内部仍处于阴燃状态,很容易发生二次复燃。若放置在靠近床单或木质家具等易燃物的地方,极易在无人察觉时引发火情。
如何正确熄灭艾条 防止复燃
艾灸后,我们如何确保艾条已经完全熄灭,避免其发生复燃的风险呢?
方法一:隔绝空气法
消防员介绍,想要安全熄灭艾条,隔绝空气是首选办法。用户可将燃烧的艾条放入专门的灭火筒内,盖上盖子隔绝空气;若手边无此类工具,可用其他耐高温的金属密封盒或玻璃罐代替,但需确保容器密封且内部干燥。
![]()
方法二:沙土覆盖法
准备干燥的沙土或细沙,装入耐热容器中。把燃烧的艾条头部插入沙土内,确保火焰和阴燃部分被完全覆盖,杜绝空气接触,插入的沙土深度需完全覆盖燃烧部分,静置至无烟冒出后再检查是否彻底熄灭。注意要避免直接吹灭或拍打,火星可能飞溅引发意外。
![]()
方法三:水浸冷却法
准备适当清水,将艾条燃烧端浸入水中静置3分钟,确保艾条内部的植物纤维完全浸湿,无干燥残留,再放入不燃容器中存放,防止复燃。
![]()
(央视新闻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