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梓桐 每经编辑:文多
以腾讯为代表的大厂,开始涉足曾经小众的游戏UGC(用户生产内容)领域。
《和平精英》的UGC平台——绿洲启元于近日公布,其日活跃用户数突破3300万大关,平台头部创作小团队单月创收突破2000万元。这一数值远超目前已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头部单玩法”(指在特定游戏平台上表现突出、收入或用户活跃度领先的单一玩法模式)单月流水达500万元的成绩。
在这颠覆性数据背后,是厂商正扎堆布局游戏UGC。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BOSS直聘平台最新招聘动态信息中发现,“游戏UGC策划”相关岗位招聘热度居高不下,米哈游、鹰角网络等头部企业开出高薪抢人。
![]()
""
图片来源:手机截图
“呆小凡工作室”就是一家专注于UGC游戏内容制作的工作室。公司创始人呆小凡近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商业化公司的视角来看,UGC赛道当前的市场规模显著小于App(应用程序)赛道,甚至不及PC(个人电脑)游戏与独立游戏赛道,因此众多以纯粹商业收益为导向的企业未给予足够重视。
但当前赛道市场规模有限,并不意味着未来增长空间受限。UGC赛道不仅具备无需投入买量成本、规避发行环节压力的核心优势,更精准契合了行业发展红利——目前国内高DAU(日活跃用户数)游戏的整体市场规模已突破3亿元量级,这类头部产品陆续开放UGC生态,将构成潜力广阔的发展赛道。
一个“草根”团队的5年 见证UGC赛道冷与热
呆小凡团队的创业起点,是50平方米的LOFT(双层复式)办公空间。在夏天靠小风扇降温的团队成员们,多无专业游戏从业背景——有的来自鞋厂,有的此前在家养猪,仅凭对游戏的热爱聚集在一起。
这样一支看似“草根”的团队,却在UGC赛道默默深耕五年,见证了赛道从冷门到逐步升温的全过程。
“产品初创期我的目标很简单,做出一款被认可、被很多人玩的游戏,并且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呆小凡告诉记者,创业伊始,团队核心成员全力推进融资事宜,但屡屡遭遇挫败。
曾有一次,团队与一家全球知名手游发行公司的子公司敲定了投资意向。不料签约前夜,该笔投资被对方公司CEO(首席执行官)紧急叫停。融资落空后,呆小凡并未止步。他动用个人存款,又额外借款,自筹资金启动项目。
此后,他还尝试对接其他产业的潜在投资方。但这些投资方对游戏研发知之甚少,对UGC赛道更是陌生,多轮沟通后,融资均以失败告终。
过度寄望外部投资,让他逐渐疏于游戏制作核心环节。工作室经营状况也急转直下。历经多次碰壁,团队核心成员彻底转变思路,求人不如求己,“沉下心来研发才是硬道理”。呆小凡放弃对外部资金的依赖,将全部精力聚焦自研,确立深耕内容的核心方向。
早期发展中,呆小凡团队曾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他们开发的一款放置RPG(角色扮演)游戏,曾取得单日活跃用户峰值突破60万的成绩。还有多款投入重金打造的深度RPG游戏,也收获了不俗的用户规模。但这些产品,最终都没能实现有效盈利。
商业化能力的短板,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为破解难题,团队耗费重金,邀请行业资深策划,对内部策划团队开展全方位系统性培训。
而腾讯这类大厂提供的UGC平台,为团队提供了实践土壤。“可以快速试错,快速检验学习成果。”呆小凡表示,借助这一特性,团队迅速将培训所得转化为实际创作能力。
最终,两款兼顾用户规模与营收表现的产品成功落地。《吃丹修仙》这一UGC内容作为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它不仅验证了大游戏对UGC作品商业化能力的升级,更凸显了平台生态赋能的重要价值。
呆小凡告诉记者,想出“射击+修仙”的创意并非偶然。团队此前在其他平台积累了修仙题材游戏的开发经验,也发现《和平精英》的底层逻辑与美术资产,能支撑这种跨题材组合的落地。
![]()
""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借助《和平精英》绿洲启元平台,呆小凡团队有了适配的开发场景,也无需投入买量成本。《吃丹修仙》更被精准推荐给目标群体。此外,《和平精英》官方提供的技术支持,也让《吃丹修仙》未出现服务器堵塞等问题。
这些都说明了UGC开发的优势——“背靠大树好乘凉”。
UGC的轻量化创作模式vs传统游戏的重投入模式
《吃丹修仙》的爆发,也折射出游戏行业创作模式的多元演进。
传统游戏研发的“大团队、重投入、长周期”模式,曾是行业主流,但近年来,以UGC为代表的轻量化创作模式快速崛起,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这种轻量化创作模式差异并非“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游戏行业涵盖PC、主机、手游等多个大类,细分品类多达数十种,UGC只是其中之一。传统研发模式在3A大作等领域仍具不可替代性,而UGC则在轻量化、创意化玩法上形成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游戏公司也在向轻量化转型,微信、抖音小游戏的高速增长便是例证,两种模式呈现并行发展、相互补充的态势。
头部游戏IP(具有商业价值的创意内容或品牌)开放生态是UGC赛道规模化的核心推力。国内大DAU游戏的市场规模已突破3亿元,这些平台陆续开放UGC生态,为创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技术革新与工具完善,则正在进一步降低游戏创作门槛。AI(人工智能)辅助创作工具的应用,让关卡设计、角色建模效率提升;编辑器的持续迭代,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功能支持。
呆小凡告诉记者,目前绿洲启元编辑器已能满足基本开发需求,但他们仍期待能为更多特殊游戏类型提供适配,释放更大创意空间。
对于UGC赛道天花板的担忧,呆小凡团队并不认同。提前五年布局的积累,让他们见证了赛道从冷门到热门的转变。随着工具链完善、玩家生态成熟,UGC创作的商业价值也在持续释放。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可观的商业化回报也坚定着他们的选择。
“我们将持续深耕UGC赛道,暂不考虑独立App游戏开发,而《吃丹修仙》的成功案例,也正在吸引更多创作者加入,推动赛道规模持续扩大。”呆小凡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