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每年4月第四周设立“全民阅读活动周”。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全民阅读活动周”,不仅仅是时间的延长,更是内涵的丰富、影响力的提升。设立“全民阅读活动周”将把书香中国建设进一步推向深入,以阅读之光照亮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民阅读工作扎实推进,国民综合阅读率从2012年的76.3%上升至2024年的82.1%,人均阅读量从6.74本增加至8.31本。对一个人口超14亿的大国而言,数字的每一点微小变化,都意味着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阅读生活的巨大改善。
我国全民阅读能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各地创新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功不可没。北京阅读季、南国书香节、上海书展、北京书市、深圳读书月等品牌化全民阅读活动已成为读者的节日、阅读的盛宴,从图书展销到名家讲座,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北京大学生读书节”“江苏农民读书节”“宁夏乡村阅读节”等聚焦特定群体,多姿多彩、活力十足。近年还诞生了“地铁阅读季”“公交阅读节”等创新性全民阅读活动。正是这些特色鲜明的全民阅读活动普及了阅读理念、扩大了阅读人群,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阅读。
但精神的追求永无止境,今天的读者对阅读的期待已大不同于以往。十几年前读者关心的是阅读资源“有没有”“够不够”,而今天在意的是“好不好”“精不精”。今天的读者对出版物的内容质量,对阅读环境的优雅舒适,对阅读活动的品质内涵,都有更高要求。面对“挑剔”的读者,全民阅读工作只有不断求新求变、提高质效才能满足读者的“胃口”。
各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全民阅读活动形式,提升针对性和吸引力。今天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关注点,明显呈现分众化、差异化、多样化趋势,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层的读者的爱好大不相同。在互联网上的图书社区里,各类主题的讨论小组多达上万个。因此,全民阅读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受众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精准把脉,才能收获理想的效果。
进一步保障群众阅读权益,提升其阅读的收获感和幸福感。近年来国民阅读调查发现,七成以上的群众期待增加全民阅读活动。对群众而言,参加全民阅读活动不仅能以优惠价格购书,更是近距离与作者对话、与书友交流的宝贵机会。每年读者大会座无虚席、反响热烈的盛况,就是群众阅读热情的生动注脚。
营造全社会的书香氛围,使之更加浓厚。“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全民阅读活动把众多读者、作者、出版者、推广者聚在一起,营造一种氛围,在浓郁甚至热烈的书香氛围里,哪怕平时不读书的人恐怕也想拿起书来翻一翻。以爱读书为荣,以不读书为耻,如果全社会都树立了这一理念,那么无所不在的书香氛围必将成为书香中国的鲜明标识。
总之,设立“全民阅读活动周”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满足群众阅读期待、建设书香中国的必要之举。
阅读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使阅读像吃饭、睡觉一样不可或缺。推动阅读常态化、生活化,正是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目标。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当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氛围,必将更加浓厚持久,汇聚成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19日 14 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