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8岁投身军营,将青春热血洒在保家卫国战位上,服役11年间他获评“五好战士”、获连队嘉奖,在抗台风护战友、助老乡收麦中淬炼军人担当;退役后,他深耕公益领域14载,将军人作风融于志愿服务,组建海上虎分队,从5人发展至400人,累计服务2.6万小时,帮扶630户贫困户、呵护近50名孤独症儿童,自掏腰包3万余元助孤寡老人;扎根四平公益一线,他考取应急救护师资格证,教出37名救护员,9年交通劝导6800余人次,用坚守点亮民生温暖路。他就是四平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海上虎分队分队长周有维,一位用行动践行“退伍不褪色”的吉林省“最美退役军人”。
![]()
深蓝砺剑:18岁水兵的海疆担当
“一家能有三人参军,这是莫大的荣耀!”1968年春,辽宁营口新生农场子弟中学里,18岁的周有维攥着入伍申请书,眼神格外坚定。彼时他家已有两位兄长在部队服役,按规定不再允许第三人参军,但他接连3次提交申请,用“要保家卫国”的热忱打动了征兵干部,如愿穿上海军蓝。
坐客车到大连,再乘登陆舰赴威海刘公岛——这是周有维第一次见大海。他被分到某舰队十一中队,新兵训练的苦远超他的想象:天不亮就练军姿,后背贴墙根一站就是两小时,帽檐下的汗珠砸在地上成了串……
不久后,他转入信号兵专业中队,学旗语、灯光通信,夜里别人休息,他还在操场用手电筒练灯光信号。6个月后他被分到某海测大队,他的“较真”成了全队标杆:整理内务勇争第一,专业技能考核次次名列前茅,连编队行动时讲解通信要领,领导都指定“让周有维来”。
最难忘的是1968年6月,他随队帮黄泥沟老乡收麦子,“老乡们看着我们当兵的来帮忙割麦,大家都特别高兴。”任务完成后,老乡们向他们报以热烈掌声,让他第一次真切懂了“为人民服务”的重量。还有一次赴浙江接兵,归队遇12级台风,船倾斜35度,船舱进水,新兵们吐得瘫倒,唯有周有维不晕船,他跑上跑下递水、剥橘子,两天一夜没合眼,“比起在风浪里护着战友,啥苦都不算事。”1970年,他光荣入党;1971年提为副观通长,成了战友眼中“信得过的老兵”。
![]()
红马甲续章:退役不褪色的公益领航
“军装脱了,为百姓办事的劲儿不能松!”2013年,63岁的周有维到四平市红十字会捐款时,一句“您能当志愿者”,让他重拾“冲锋”的感觉。彼时红十字志愿者活动少,他每天晚饭后拿起扫帚,把四平火车站候车室从南扫到北,“地上的烟头、纸屑,我多扫一点,旅客就少一分不便。”这一扫就是一整年,南来北往的旅客都认识了“穿蓝外套的老周”。
2014年,他向红十字会申请组建海上虎分队,“就想拉着更多人做好事。”分队初建时,连他在内只有5人,没资金、没场地,他把家里的储物间当“办公室”,自己掏腰包做队旗、印宣传册。有次为帮扶白血病患者,他顶着寒冬在街上募捐,冻得流着鼻涕还笑着喊:“多捐一块,孩子就多一分希望!”最终他不仅募集到善款,还自掏1.5万元,可患者还是走了,他说:“得把队伍建大,才能帮更多人。”
这些年,他把军人作风传承到公益活动中。2016年他因病住院,躺在病床上的他扯着沙哑着嗓子安排物资分发:“这个社区有3户老人,一定把米面送上门。”如今,海上虎分队已从5人发展到400余人,队员从74岁的他到6岁的孩子,“70年跨度的队伍”成了四平公益的名片。有人问他图啥,他指着队旗上的红十字:“这就是我的新‘战旗’,扛着它,就像回到了当年的战舰上。”
![]()
大爱暖城:76岁老兵爱心暖四平
“周爷爷,你看我画的画!”每到儿童节,四平市某特殊儿童学校的孩子们,都会围着周有维身边分享自己的作品。自2015年起,周有维就把这些“星星的孩子”挂念于心——每到儿童节等重大节日,他都会带着玩具、图书和水果来看孩子们,陪他们画画、做游戏;看到大龄孤独症儿童制作的手工皂没人买,他又带着队员们在街头摆摊义卖,“孩子们的手很巧,得让他们知道,自己做的东西能帮家里,他们也是很棒的孩子。”有次他把义卖的视频发在网上,远在黑龙江的网友看到后,特意寄来50套儿童被褥,“你看,爱能传这么远,这就是做公益最幸福的事。”
![]()
除了呵护“星星的孩子”,周有维还筹集近万元帮扶石岭镇某小学50名留守儿童,节假日送暖心礼物并发放“人道救助物资援助箱”;他连续多年与共青团合作“公益助我成长”项目,组织80余场中小学公益活动,近3000人次参与,涵盖应急救护、防艾禁毒等,还带学生参观消防机构,自费做公益纪念章激发青少年公益荣誉感。
周有维把温暖送到了更多需要的人身边。从2015年开始,他每年都会带领队员给生活困难的群众送生活用品,9年来累计发放大米370袋、白面300袋、豆油270桶,给15户困难学生家庭发放补助金9000元。他长期帮扶孤寡老人杨大爷,老人做手术时,他带头捐款;术后老人生活困难,他又按月给老人寄生活费,前后共捐了3万多元。有次老人拉着他的手说:“你比亲人还亲。”周有维红了眼眶:“我是老兵,照顾好您是我应该做的。”
2017年,他考取了应急救护师资证,成了四平市的“移动急救课堂”。他走进社区、学校、企业,把心肺复苏、创伤救护这些专业知识,用“拉家常”的方式讲得通俗易懂,还手把手教大家实操。在他的指导下,分队有37名队员获得初级应急救护员资格,分队也成了能随时参与院前救护的“公益力量”。从2015年起,他又带队开展交通安全劝导活动,9年来累计发放宣传材料7500余份,劝导6800多人遵守交通规则,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准时站在路口,举着劝导旗提醒行人:“慢点走、看红绿灯。”因为这份坚持,分队被授予“四平市交通安全劝导示范单位”,他自己也成了四平市交管支队聘请的“文明交通大使”。
如今76岁的周有维,还在公益路上不停歇:他的短视频平台账号发了1500多条公益视频,粉丝近2万,每条视频都在讲述四平的好人好事、分队的公益活动;分队每月的帮扶活动,他依旧坚持每场必到,哪怕身体不适,也只是提前吃片药,就又站到了队伍最前面。有人劝他歇一歇,他却笑着说:“我是当过兵的人,‘服役期’从来不是11年,而是一辈子——只要还走得动,我就会把公益活动一直做下去。”
来源: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