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讲客套话,有困难直接说,有建议敞开提。”近日,在一场别开生面的“洪城夜话”活动现场,茶香氤氲中,南昌市民营企业家与市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围坐一堂。没有繁复的议程,不设刻板的讲稿,只有坦诚的目光、恳切的话语和“沙沙”作响的记录声,气氛轻松而热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作为南昌市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的创新举措,“洪城夜话”以茶为媒、以话促干,既是政策传达的“扩音器”,也是企业诉求的“回音壁”,助力擦亮南昌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我们做直播电商的,每天发货几千单,可是当地的快递费每单比外地要贵两三角,一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第四期“绿色食品产业”专场上,南昌某绿色食品行业企业负责人直言不讳。令他惊喜的是,诉求当场被南昌市邮政管理局“接单”。几天后,经过多方协调,快递公司主动降价,每单成本直降0.2元。“真没想到,一杯茶的工夫,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该公司负责人笑着说。
这样的故事在“洪城夜话”中并不罕见。今年以来,活动已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医疗器械等主题举办了10期,共吸引108家企业参与,收集诉求与建议308条,办结率高达96%。从物流成本到融资难题,从审批流程到人才引进,企业“点单”、部门“接单”,推动问题高效解决。
“过去企业反映问题,得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有了‘洪城夜话’,市领导直接听、部门现场办,效率翻了几番!”南昌市现代针纺商会会长、南昌市康业制衣董事长胡松华深有感触。在他参与的一期活动中,商会提出举办专业纺织展会的建议,很快得到市委、市政府支持。今年5月7日至9日,2025中国(南昌)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成功举行,3万平方米展区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的180多家境外采购商及国内近2000家采购商参展,填补了南昌地区专业纺织服装展会“空白”,为本土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洪城夜话”不仅是“诉苦会”,更是“诸葛亮会”。每期活动前,市工商联都会围绕南昌重点产业链布局精选主题,提前调研企业需求,确保谈得深、谈得透。活动中,市领导每月坚持到场倾听企业家们的“心里话”,工信、金融、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现场回应,形成“收集—交办—跟踪—反馈”闭环机制。截至目前,108家参会企业涵盖新能源、商贸物流、电子信息、航空装备、医药健康等多个领域,全程督办机制则让“夜话”不流于形式,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洪城夜话”搭建的“市领导+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模式,让金融服务从“盲目找需求”转变为“精准送上门”。“我们正愁数字化转型的资金问题,中国工商银行南昌分行主动对接,提供了1000万元‘数转贷’支持!”江西杭电铜箔有限公司负责人欣喜地表示。在“洪城夜话”的牵线下,江西银行也在参与活动后,为海力控股集团下调贷款利率、延长授信期限,“真金白银”减轻企业负担。“平台虽小,能量很大。”江西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面对面交流,我们更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服务也更精准。”
“洪城夜话”的生命力,在于从“话”到“行”的快速转化。从企业堵点的打通到金融服务的精准对接,从部门协作的优化到主动服务的升级,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得到有效破解,创新投入与发展信心持续提升。每一项成果的背后,都凝聚着南昌这座城市对企业家的呵护与尊重。2025年以来,聚焦经营主体关切,突出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作用,活动收集的308条企业诉求与建议,96%已办结或明确解决路径,一项项实打实的成果,让企业感受到了政府服务的速度与力度。
泰豪集团董事、副总裁袁莉的感受道出了许多企业家的心声:“参加完‘洪城夜话’后,我们欣喜地看到相关部门的快速行动,这种让企业家看见政府对企业诉求重视的举措,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扎根当地、稳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企业家们谈创新、说发展,部门负责人记需求、定方案,一杯清茶间,建立起政企同心促发展的坚定信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