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宝山庙行:党群服务中心里,科创氛围渐浓

0
分享至

人民网记者 马作鹏


航拍宝山区庙行镇

近日,“小虎鲸智能”“金瑞智养”正式入驻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不同以往的是,这两家企业并没有搬进写字楼或是园区,而是搬进了共康党群服务中心专设的“创客空间”。

据庙行镇介绍,“小虎鲸智能”是一家家用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研发企业;“金瑞智养”则是聚焦养老科技与创新的年轻团队。

自此,宝山庙行的科创浓度,如同街区内的“烟火气”一般,开始悄然上升。

此前不久,进驻“创客空间”的另一家企业——专注于芯片级光谱仪的研发与产业化的东虹芯光,已经在宝山区和庙行镇的精准“滴灌”下驶入发展快车道。

如何理解庙行镇共康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设置“创客空间”,将“年轻人”“科创”这组关键词在“创客空间”内实现的有机耦合?

该镇正在打造的特色创业小镇和青年友好型城区以及党群服务中心全龄全域服务生态要求,或许就是答案。


共康党群服务中心外景

为何紧贴党群服务中心?

2019年,中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综合各地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种资源,统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党群服务中心。

这就要求各地依照“党委领导、区域统筹、多方参与、共驻共建”的方式建设好基层服务群众的终点站——党群服务中心,以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加强治理、凝聚力量、为民服务的功能。

庙行镇共康党群服务中心“创客空间”,就是党建服务工作转型的探索和尝试。程序员在党群中心共享工位敲代码,创业团队在咖啡区激烈讨论,青少年在科普空间接触机器人,而屋顶的星空花园中,三五创客沐浴在微风与阳光里,畅聊最新灵感——一场场轻松自在的“创客下午茶”在这里悄然发生。

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整座城市构建出加强科技人才引进集聚和自主培养、强化科技金融赋能、深化长三角及国内科技创新合作、拓展高水平国际开放创新格局的浓厚氛围。

十四五期间,宝山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阵地,重在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构建从创新策源、概念验证、成果孵化、中试加速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加速机制。

重大任务当前,“创客空间”的建设,更是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随着上海市域内不断更新存量空间,改造升级后的办公场地正分布在城区内的科创社区和创业空间,再由社区提供多样化的公共配套服务,从而增强对资本、人才、技术的吸引力。

“纽约、芝加哥等国际大都市的创业生态,经历‘市中心集聚—郊区迁移—市中心回归’的循环:这一规律印证‘配套完备度决定创业生态选址’,而上海的发展也有类似趋势,这为党群服务中心建起‘创客空间’提供了方向。”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干春晖说道。

在他看来,如今上海年轻人更青睐“短通勤、职住娱融合”的生活工作模式,市区混合功能空间增多。党群服务中心依托核心区位与成熟配套建“创客空间”,既顺应年轻人需求,也能联动四楼青少年科创基地、五楼创客空间形成“全年龄段科创生态链”。​

正如庙行镇共康街区负责人所说,科技创新不再是遥远实验室里的孤影奋战,也不再是郊区产业园中的闭环运作。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和创业者渴望在开放、便利、充满交互的环境中获得灵感、对接资源、快速试错。庙行镇敏锐捕捉到这一转变,决定将共康党群服务中心——这一原本以服务和活动为主的公共空间——重新定义为“社区创新枢纽”。


庙行镇“创客空间”

为什么是庙行?

创客青年来办公,随时能到楼下的食堂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馄饨“充电”;程序员累了,可以到乒乓房挥拍、到健身驿站暴汗释放压力;孩子放学后,可以来“魔法学院”参加无线电编程课。

这一切,都发生在党群服务中心周围。而这种发展模式,被庙行镇称之为:“烟火气里的创新力”。

宝山区庙行镇,庙行镇坐落在上海中心城区的东北部,紧邻静安区。全镇地域面积5.96平方公里,是上海市面积最小的镇。

前不久,庙行镇党委书记郁梦娴在一次企业沙龙中说,回望庙行过往的奋斗路,从曾经的纯农业地区到全区城市化程度最高的一个镇,庙行走过发展的每一步,都是敢闯敢拼、爱拼会赢的生动实践。

在这场沙龙中,她介绍了庙行镇的四张名片:一是敢闯敢拼、爱拼会赢的“胜利之城”;二是宜居宜业、水绿相融的“品质之城”;三是向新逐绿、活力涌动的“产业之城”;四是尊商重商、有需必应的“宜商之城”。

庙行镇北靠“一号湾”蕰藻浜科创带,南近“中环数字产业创新带”。这里有4座公园和1000亩的城市结构绿地,是国家级生态镇,也是全市密度最高的“公园城市”。蕰藻浜—东茭泾T字型滨水公共空间贯通,串联起两大主干水系,形成科艺融合、生态低碳、全龄友好活力带。

同时,庙行镇结合区位优势和产业定位,重点发展绿色低碳、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聚拢了上海高羿科技(宇树科技全资子公司)、悦亿网络、京东贸易、笑涵品牌、玫有文化、安畅网络等一批优质总部、行业领军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智力产业园为核心载体的总部和研发集群。

一头是科创发展,一头是便利生活。这是庙行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创客空间”的优势所在。

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马西恒则告诉记者,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居民、企业与人才,符合“党建功能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的理论逻辑。党的建设初期,以“为老百姓生产生活服务”为核心,通过解决群众基础生存需求筑牢党群纽带,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早期实践。

他还指出,党群服务中心在服务居民基础上,延伸服务至企业生产(如“一企一策”解决选址、租金难题)与人才生活(如人才生活配套),既延续“服务群众”初心,又契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了“服务对象从单一到多元、内容从基础到复合型”的理论演进,成为多元服务枢纽,夯实党在基层治理与科创发展中的引领地位。


入驻“创客空间”不久的团队

除了科创还有啥?

在“创客空间”的调研走访中,我们注意到,这里并非简单的免费提供办公空间。

在这个“创客空间”内,没有以往的租赁关系,而是“陪伴式”成长:中心要求入住创新企业必须参与经验分享会、定期开放日,把垂直行业的知识反哺给社区。

此外,中心把党建真正“链”上产业。党组织在这里不是悬挂的标牌,而是深度嵌入创新链条的“红色引擎”。庙行镇按产业门类拉起“链上红帆党支部”,成立光电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党支部,盘活区级、镇级、街区三级资源,组建区域党建赋能团、“创业先锋”党建联盟,串起上下游企业和高校、机构,党建、营商服务专员点对点、一对一让服务和关怀直达,党务业务一站帮办,陪创新创业者技术攻坚、找市场、对接资源。

中心还联合中科院院士、高校实验室、企业研发团队,打造青少年科普营地:每月公益课、暑假科创营、小小创客工作坊;社区居民科学讲堂:定期开展民生科普讲座。让科学不再遥远,让创新意识生根发芽。

据介绍,“创客空间”并非另起炉灶,而是围绕党群服务中心现有空间和功能进行重组与升级,推动阵地从提供基础服务的“综合服务体”,向构建创新雨林的“生态枢纽”升级。

目前,庙行镇通过“创客空间”建设,实现了围绕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再聚焦、能级再提升和生态再构建。截至目前,已集成服务菜单40余项,涵盖政务、孵化、科普、生活等四大类;形成课程菜单60余项。

未来,围绕打造“创业小镇”和青年友好型城区,这里还将继续探索:如何让党建更深度引领创新、如何让资源更高效流动、如何让每一个创新的个体都能被看见、被支持、被赋能。(受访单位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8225文章数 2007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