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踏上访华之行,荷兰大臣就又口出狂言,声称“还会再做同样的事情”,到底想不想解决问题了?
![]()
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
就在11月13日,英国《卫报》刊登了对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的专访,这位搅动“安世之乱”的核心人物,不仅毫无损害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的悔意,反而还洋洋自得,声称荷兰这次让全世界都认清了“依赖单一国家供应链的风险”。
他这里说的“单一国家”,显然意有所指。随后他就话锋一转,提到了中国,他一边声称“非常感谢中国采取的措施,问题在短期内有了解决方案”,一边又强调“如果身处同样的位置,他仍然会再做同样的事情”。
暗示即便重来一次,他仍会坚持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借口,干预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
这番“嘴硬”表态,不仅让尚未平息的全球供应链动荡再起波澜,更让外界对荷兰接下来的对华磋商态度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
安世半导体
面对这场人为制造的供应链混乱,中方的应对始终秉持着“负责任” 的态度。
11月1日,商务部宣布对符合条件的相关出口予以豁免,短期内缓解了欧洲车企的燃眉之急;
11月13日的例行发布会上,发言人何亚东进一步表态,同意荷兰经济部派员来华磋商,但希望荷方“拿出实质性、建设性解决方案来”。
可以说,中方是很有原则的,一直在创造对话条件,想要尽快解决问题,让供应链恢复稳定。
但荷兰的态度实在令人失望,卡雷曼斯一边感谢中国“短期解决方案”,一边仍旧拒绝向安世中国供应晶圆。
![]()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
荷兰这种“既要享受供应链红利,又要剥夺中资权益”的双标做法,不仅引起了中方的强烈反对,也让欧洲车企着急不已。
根据路透社11月13日消息,一些外国客户正在想办法,绕开荷兰政府,直接从欧洲工厂购买晶圆,再自己运往中国,由中国工厂进行封装。
可见,这些欧洲客户们着实是被荷兰给“坑惨”了。而这也恰恰反映出,在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今天,靠政治手段“卡脖子”的做法注定行不通。
倘若荷兰仍抱着“认错免谈、好处照拿”的侥幸心理,不仅会错失与中国合作的机遇,更会让欧盟作为“投资目的地”的信用度大打折扣。
![]()
半导体技术
毕竟中方愿意为全球供应链稳定释放善意,但绝不会在核心权益问题上妥协——这一点,荷兰在来华磋商前,需要先想清楚。
而且早在几天前,我商务部长王文涛在会见西班牙大臣的时候,就直接对荷兰方面提出了硬性要求——尽快撤销相关措施,纠正错误做法。
可以说,中方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确了。事情因荷兰而起,也应该由荷兰主动拿出解决问题的态度来。
![]()
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会见西班牙大臣
中方同意荷兰派人来华磋商,那是给荷兰一次改正纠错的机会,如果依旧执迷不悟、甚至还想跟中方讨价还价的话,那么不仅会错过解决问题的“窗口期”,还将为此承担严重后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