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第一章 十年一梦
张磊推开房产中介的玻璃门时,手还在微微发抖。上海九月的阳光斜斜地照在临街的橱窗上,映得里面那些楼盘信息图格外亮眼。
“张先生,恭喜恭喜!”中介小刘老远就伸出手来,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银行贷款批下来了,就等您来签最后几份文件。”
张磊接过那叠厚厚的合同书,指尖触到纸张的温度,竟有些烫手。他深吸一口气,环顾这间熟悉的中介公司——十年里,他来这里不下五十次,每次都是帮客户找房、看房,今天终于轮到自己了。
“小刘,你再帮我算算,这套一室一厅,加上税费和中介费,总共要准备多少钱?”张磊的声音有些沙哑。连续加班半个月,他眼下的乌青明显,但眼睛却亮得吓人。
小刘在计算器上噼里啪啦按着:“总价285万,首付三成85.5万,税费大概5万,加上我们中介费,总共92万左右。张哥,您这次可真是掏空家底了啊。”
张磊没说话,只是默默从背包里掏出银行卡。这张普通的储蓄卡,此刻重如千钧。
刷卡的时候,机器“滴滴”响了两声,提示交易成功。小刘高兴地鼓掌,办公室其他中介也围过来道喜。张磊却盯着那张薄薄的POS单发呆——九十二万三千六百元,他十年青春换来的数字。
走出中介公司,张磊没有直接回租住的房子,而是坐上了开往郊区的地铁。他要再去看看那套刚刚属于自己的房子。
小区很安静,虽然是外环外,但绿化做得不错。张磊的那套在12楼,一室一厅,65平米。他用钥匙打开房门,屋里空荡荡的,只有前房东留下的一个旧沙发。阳光从阳台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张磊脱了鞋,赤脚在屋里走来走去。他推开每一扇窗,检查每一个插座,抚摸光洁的灶台。最后他站在阳台,望着远处的高架桥上车来车往,突然蹲下身,肩膀微微颤抖。
十年了。他想起刚来上海时住的地下室,潮湿得能拧出水;想起在工地搬砖时磨破的手掌;想起后来做房产中介,每天骑电动车带客户看房,晒脱了好几层皮。最艰难的时候,他一天只吃两包泡面,就为省下几十块钱。
手机铃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是母亲打来的。
“磊磊,房子的事办得怎么样了?”母亲的声音带着期待。
“妈,办好了,刚签完合同。”张磊抹了把脸,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轻松。
“太好了!我儿子在上海有房了!”母亲在电话那头提高音量,“你爸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
张磊鼻子一酸。父亲五年前病重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在上海没个根。如今,他终于能理直气壮地告诉父亲:我在上海有家了。
当晚,张磊破天荒地去小区门口的面馆点了份红烧牛肉面,加了蛋和豆干。面馆老板是他老乡,听说他买房了,非要送他一瓶啤酒。
“磊子,可以啊!以后讨老婆容易多了!”老板拍拍他的肩。
张磊笑着摇头,心里却泛起一丝苦涩。三十三岁了,不是没谈过恋爱,但每次一说到买房结婚,女方就打了退堂鼓。如今有房了,他却莫名觉得疲惫。
回到租住的合租房,室友们已经知道他买房的消息,起哄让他请客。张磊爽快地点了烧烤外卖,几个大男人就着啤酒畅聊到深夜。
“要我说,你这就是典型的上海梦实现了!”室友小李醉醺醺地举杯,“从地下室到合租房,再到自己的房子,下一步就是娶妻生子了!”
张磊笑着和他碰杯,心里却有些恍惚。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他还没完全适应“业主”这个身份。
睡前,他第N次翻出手机里存的新房照片,放大每一个细节。这套房子不大,装修也旧了,但每一平米都是他汗水的结晶。他盘算着,等搬进去后,要先换个新马桶,再把墙壁重新粉刷一下...
第二天是周六,张磊本想睡个懒觉,却被急促的敲门声吵醒。门外站着表弟王强,一身风尘仆仆,脚边放着个大行李箱。
“哥!我妈说你买房了!”王强不等邀请就挤进门,声音洪亮,“可以啊!在上海混出来了!”
张磊愣住:“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我这不是给你惊喜嘛!”王强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自来熟地拿起桌上的苹果就啃,“哥,我这次来是好事!我要结婚了!”
“结婚?”张磊更加困惑,“和谁?什么时候的事?”
“和小芳啊!你忘了?去年过年你回家,我们还一起吃过饭呢!”王强三口两口吃完苹果,“她怀孕了,得赶紧办婚礼。但你也知道,现在酒店多贵,所以想借你新房用用。”
张磊手里的毛巾掉在地上。
“借房...结婚?”他重复着,以为自己没睡醒。
“对啊!反正你刚买,也没搬进去。”王强说得理所当然,“我们就用一天,办个仪式。结完婚就还你。”
张磊张了张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这套他拼了十年才换来的房子,自己还没住进去,就要先借给别人办婚礼?
“你放心,肯定不会给你弄脏的。”王强见他不说话,又补充道,“而且妈说了,自家亲戚,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妈?”张磊捕捉到关键词,“你跟我妈说了?”
“是啊,姑妈可高兴了,说正好沾沾喜气。”王强笑嘻嘻地掏出手机,“我这就给小芳打电话,告诉她你同意了!”
张磊看着表弟兴高采烈的侧脸,第一次发现,原来“有房”不全是好事。
第二章 亲情枷锁
王强打完电话,才发现张磊一直没说话。
“哥,你该不会不愿意吧?”他脸上的笑容淡了些。
张磊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语气平和:“强子,不是哥不帮你,但这房子我刚买,自己还没住过,借出去办婚礼不太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王强提高音量,“就一天!而且我们都是亲戚,还能给你弄坏了不成?”
“不是弄坏不弄坏的问题...”张磊试图解释。
“哥,你这就没意思了。”王强打断他,“小时候我可没少帮你打掩护。现在我有难处,你就这态度?”
张磊语塞。王强是他姑姑的儿子,从小一起长大,感情确实不错。但他还是无法接受把自己辛苦买来的新房借出去办婚礼。
“强子,你听我说...”
“我不听!”王强突然激动起来,“张磊,你是不是觉得在上海有套房就了不起了?看不起我们这些穷亲戚了是吧?”
“我没有这个意思...”
“你就是这个意思!”王强猛地站起来,“我告诉你,这婚我必须结!小芳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我不能让她丢这个人!”
争吵声引来了合租的室友。小李探头进来:“磊子,没事吧?”
“没事,我和表弟说点家事。”张磊强压着火气,把王强拉进自己房间。
关上门,王强一屁股坐在床上,语气软了下来:“哥,我求你了。就借一天,行不?我保证完事后给你恢复原样。”
张磊看着表弟通红的眼睛,心软了一瞬,但马上又硬起来:“真不行。这房子是我十年的心血,我不能...”
话没说完,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
“磊磊,强子到你那了吧?”母亲的声音透着喜悦,“听说他要结婚,还要借你新房办仪式?这是好事啊!你姑姑刚才打电话来,高兴得直哭。”
张磊的心沉了下去:“妈,我还没同意。”
“为什么不同意?”母亲惊讶道,“自家表弟结婚,借房子用一天怎么了?你姑姑小时候可没少帮衬咱们家。”
张磊揉着太阳穴,感到一阵头痛。每次都是这样,只要涉及亲戚,母亲永远站在“亲情”这一边。
“妈,那房子我还没住过...”
“没住过正好啊!新人用新房,多吉利!”母亲打断他,“而且强子说了,就借一天。你这么大房子空着也是空着。”
张磊闭上眼,几乎能想象母亲在电话那头的表情——那种“咱们是一家人”的理所当然。
挂断电话,他看到王强期待的眼神。
“姑妈怎么说?”
“她让我帮你。”张磊无力地说。
“那就这么说定了!”王强一拍大腿,“我这就告诉小芳,她肯定高兴!”
张磊看着表弟兴冲冲地发微信,第一次对自己的买房决定产生怀疑。有房不是应该更自在吗?怎么感觉枷锁更多了?
接下来的半天,王强赖在合租房不走,喋喋不休地讲婚礼计划要请多少桌、婚纱照在哪拍、婚后要去哪度蜜月。张磊心不在焉地听着,盘算怎么拒绝才能不伤和气。
傍晚,张磊借口有事要出门,希望王强能自觉离开。没想到表弟理所当然地说:“哥你去忙,我在家等你。对了,晚上咱们吃啥?”
张磊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五岁的表弟,突然想起小时候王强总跟在他屁股后头“哥哥哥”地叫。那时多单纯,一根冰棍两人分,一张床两人挤。如今一套房子,却让亲情变了味。
“强子,你听哥一句劝。”张磊试图讲道理,“上海酒店那么多,找个实惠的办婚礼也一样。我出五千块钱,算是哥的心意,行不?”
王强脸色顿时变了:“张磊,你什么意思?觉得我出不起酒店钱是吧?”
“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就是看不起人!”王强猛地站起来,“我告诉你,我王强再穷,也不缺你这五千块钱!我要的是面子!是体面!”
“用别人房子办婚礼就体面了?”张磊也来了火气。
“别人?我是别人吗?”王强指着自己胸口,“我是你亲表弟!你爸生病时,我爸连夜送钱去医院!你上大学,我爸给你交的学费!现在你混好了,翻脸不认人了是吧?”
张磊愣住。这些陈年旧事被翻出来,像一记重锤砸在心上。
“一码归一码...”他无力地辩解。
“就是一码事!”王强红着眼睛,“张磊,今天我把话放这,这房子你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不然我就告诉全村人,你张磊有钱了,六亲不认!”
争吵声太大,合租的室友们纷纷探头。张磊感到前所未有的难堪和愤怒。他十年奋斗换来的一点尊严,在表弟的蛮横面前不堪一击。
“你走吧。”他指着门口,声音冰冷。
王强冷笑一声,拎起行李箱:“行,我走!但我告诉你,这事没完!”
门“砰”地关上,震得墙壁嗡嗡作响。张磊瘫坐在椅子上,浑身无力。手机又开始响,是姑姑打来的。他直接按了静音。
晚上,合租房异常安静。室友们看出张磊心情不好,都识趣地不来打扰。张磊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看着上海的夜景发呆。
这座城市真奇怪,能让梦想成真,也能让亲情变质。他想起买房前,母亲总在电话里说“有房才有家”。如今有房了,家却感觉更远了。
手机屏幕亮起,是母亲发来的长微信,大意是劝他顾全大局,别让姑姑难堪。最后一句是:“你爸要在世,肯定也希望你帮强子一把。”
张磊苦笑着关掉手机。他明白,这已经不是借不借房子的问题,而是一场关于亲情和界限的战争。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第三章 道德绑架
第二天是周日,张磊本想睡个懒觉,却被持续的敲门声吵醒。门外站着两位不速之客——姑姑和姑父。
“磊磊,强子的事你妈都跟你说了吧?”姑姑一进门就拉住他的手,眼睛红肿,显然是哭过。
张磊请他们坐下,心里升起不祥的预感。
“磊磊,姑姑从来没求过你什么。”姑姑说着又开始抹眼泪,“但这次强子结婚是大事,你就帮帮他吧。”
姑父在一旁叹气:“这孩子不懂事,把小芳肚子搞大了,现在不结婚不行。但酒店太贵,最差的也要一万多一桌,我们实在承担不起。”
张磊沉默地给他们倒水,心里五味杂陈。姑姑家条件一般,姑父下岗多年,靠打零工为生。一万块一桌的酒店,对他们来说确实是天文数字。
“磊磊,你就当帮姑姑一个忙。”姑姑握紧他的手,“就用一天,完事我亲自给你打扫干净。”
张磊看着姑姑粗糙的手掌,想起小时候她经常偷偷塞零花钱给自己。那时他觉得姑姑的手特别温暖,如今却像枷锁一样束缚着他。
“姑姑,不是我不帮...”他艰难地开口。
“那你就是答应了?”姑姑眼睛一亮。
“我不是这个意思...”张磊深吸一口气,“房子我可以借,但婚礼不行。人来人往的,把房子弄坏了怎么办?”
姑父的脸色沉下来:“磊磊,你这话就不对了。我们自家人办事,还能故意弄坏你房子不成?”
“我不是说你们故意的...”张磊试图解释。
“你就是看不起我们!”姑父猛地站起来,“觉得我们穷,配不上你的新房子是吧?”
张磊也来了火气:“姑父,这跟我看不看得起没关系!房子是我辛辛苦苦买的,我有权决定借不借!”
“有权?你有什么权?”姑父指着他的鼻子,“要不是你爸死得早,我们帮衬着,你能有今天?现在翅膀硬了,学会跟长辈顶嘴了?”
争吵声引来对门的邻居探头张望。张磊感到前所未有的难堪,仿佛自己真成了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行了都少说两句!”姑姑站起来打圆场,但话锋一转,“磊磊,你就当给姑姑一个面子。强子是你看着长大的,你忍心看他结不成婚?”
张磊看着姑姑哀求的眼神,到嘴边的拒绝又咽了回去。亲情像一张网,把他越缠越紧。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大学同学群里的消息。有人@他:“听说张总在上海买房了?恭喜啊!什么时候温锅?”
他苦笑着关掉手机。现在这情况,温锅怕是遥遥无期了。
姑姑和姑父见他不说话,又开始软硬兼施。从家族亲情讲到知恩图报,从面子工程讲到传宗接代。张磊听着,感觉自己不借房子就是家族的罪人。
最后,他几乎是逃出了合租房。走在街上,九月的阳光明晃晃的,他却觉得浑身发冷。路过房产中介,橱窗里贴满了楼盘信息。他看到自己买的那套房型,标价已经涨到290万。
多讽刺。资产增值了,快乐却缩水了。
晚上,母亲又打来电话。这次语气严厉了许多:“磊磊,我刚才和你姑姑通电话,你太让我失望了!一套房子重要还是亲情重要?”
张磊握着手机,指甲陷进掌心:“妈,那是我十年的心血...”
“心血?你的心血是心血,你姑姑的心血就不是心血了?”母亲提高音量,“当年你爸癌症,是谁连夜送钱来?你上大学,是谁给你凑的学费?现在你混好了,把这些都忘了?”
张磊闭上眼,父亲病床前的画面浮现在脑海。姑姑确实帮过他们,但这就能道德绑架他一辈子吗?
“妈,一码归一码...”
“就是一码事!”母亲打断他,“我告诉你张磊,这房子你必须借!不然我没你这个儿子!”
电话被狠狠挂断。张磊站在街头,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第一次在上海感到无家可归。
回到合租房,室友小李正在等他。
“听说你亲戚要借房结婚?”小李递过一罐啤酒,“要我说,坚决不能借。借出去容易,要回来难。”
张磊苦笑:“你说得轻巧。那是我亲姑姑。”
“亲姑姑怎么了?”小李不以为然,“我表姐当年就是心软,把房子借给表哥结婚。结果呢?人家住进去不走了,打官司才要回来。”
张磊心里一惊。这确实是他最担心的事。
睡前,他鬼使神差地搜索“亲戚借房结婚”,跳出来的结果触目惊心。有的借出去后要不回来,有的房子被弄得一团糟,还有的因为水电费闹上法庭。
那晚张磊做了个噩梦,梦见表弟一家住进他的新房,怎么赶都不走。他在门外砸门,手都砸出血了,里面的人却欢声笑语。
醒来时,枕头被汗水浸湿一片。
第四章 风暴来临
周一早上,张磊顶着黑眼圈去上班。刚到公司,就接到老家堂哥的电话。
“磊子,听说你在上海买房了?可以啊!”堂哥寒暄两句,切入正题,“强子结婚的事,你多帮衬点。毕竟是一家人。”
张磊的心沉下去。消息传得真快,看来姑姑已经发动了亲情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