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王佩
![]()
安全进校园活动中,潘丹勇向中学生们讲述如何分辨毒品以及毒品的危害。人民网记者 王佩摄
人物档案:潘丹勇,1975年生,1996年参加公安工作,洛阳市公安局洛龙分局开元路派出所定鼎门警务室民警,洛阳市人大代表。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朝雨初歇,定鼎门的晨曦中,刚结束早护学岗的潘丹勇抖去警服上的雨丝,目光扫过辖区街巷,眼里满是热忱:“每天走向这里,就浑身是劲!”这座跨越千年的古门守护着城市记忆,而他,用16年扎根社区的坚守,守护着门内的万家灯火。从巡警、反扒民警到特警,29年从警路中,他最钟情社区民警的岗位,用23项基层警务微创新,把小小的警务室打造成服务群众的大舞台,成为百姓口中最可靠的“定心丹”。
一颗“丹”心向民:把群众的事装在心里
“离群众越近,心里越踏实。”这是潘丹勇常挂在嘴边的话。2009年,他主动要求从机关下到基层,一守就是16年。他的随身民情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辖区特殊群体的琐事:“张阿姨降压药每月5号买”“李大爷周三下午复查”“王奶奶爱吃软馒头”……这些旁人眼中的小事,在他心里都是“头等大事”。社区老人常说:“有需要找老潘,他就是我们的‘常备药’。”
针对老年群体安全隐患,潘丹勇近期推出“老人平安胸卡”,内置芯片可实现一键报警、求助与定位,精准破解老人应急难题。面对校园安全,他牵头在3所中小学建立护校工作室,构建“警、校、社区”护校机制;今年更联动法院、检察等12个部门,在警务室建成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中心,让“六大保护”形成合力,孩子们亲切地喊他“潘爸爸”。
为帮群众找回失物,他搭建社区失物招领公益平台,累计送还物品3900余件、现金18万余元。2021年,因工作突出他被破格提拔为分局副局长,却坚持每周回社区工作两天。“两天根本不够!”他力排众议辞去领导职务,“社区才是我实现价值的舞台。”洛龙分局局长黄鹏勃坦言:“他不是干不好副局长,是心里装着群众,放不下社区。”
![]()
定鼎门警务室民辅警和志愿者一起探望给独居老人。
23项微创新:让警务工作有术更暖心
社区警务千头万绪,潘丹勇的秘诀是“心中有‘数’,手中有‘术’”。16年间,他推出23项基层警务微创新,用小发明破解大难题,其中两项获国家专利,一项获全国奖项。
为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他将防火、防盗、防骗等知识融入棋类游戏,发明“社区安全棋”和“校园安全棋”,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普及安防知识,这两项发明均斩获国家专利。针对社区火灾隐患,他首创“楼院消防站”,在17个小区门岗设立站点,把保安培训成义务消防员,成功扑灭多起初期火灾。在此基础上探索的“3231社区消防工作法”,更是荣获“全国119消防奖”。
他牵头组建跨小区电动车巡逻队,实现社区连续多年“零发案”;推行物品保管制度,让辖区586辆未上锁车辆安然无恙;设置“共享头盔”存放点,助力交通共治。“老百姓需求在变,我们方法就得跟着变。”潘丹勇的“金点子”,既提升了警务效率,更让服务充满温度。
![]()
定鼎门社区消防演练,演示灭火器使用方法。人民网记者 王佩摄
善借东风:下好基层治理“平安棋”
2017年起,潘丹勇兼任社区党委书记,以党建为引领,推动“警格+网格”深度融合,构建起“治安防控、民生服务、法治宣传”多位一体的治理体系。“我是社区群众的人,社区群众都是我的人。”他用这句话凝聚治理合力,让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等称号,社区党组织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为化解矛盾纠纷,他联合社区、司法、法院建立“三调合一”调解室,融合三类调解力量。他发挥“人头熟”优势,邀请律师培育小区“法律明白人”,定期培训调解员与信息员。作为社区“四官”服务队队长,他每周带领法官、检察官等下沉社区,通过居民议事、警民联调等形式,把矛盾化解在基层。2024年以来,他牵头化解矛盾纠纷96起,化解率达100%。
为让安全教育更直观,他协调引入多媒体、VR设备,建成涵盖消防、交通等内容的安全教育体验基地,将“说教式”教育变为“沉浸式”体验,如今这里已成社区“网红”打卡地。他还设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和人大代表工作室,就近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收集民意,让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双向奔赴:爱与温暖筑牢平安防线
潘丹勇的付出,换来了群众的真情回馈。今年8月,定鼎门小学五年级学生和家长送来特殊礼物:亲手编织的花朵、印着他警号的相框,还有一封感谢信:“人心最美丽的样子,就是你的样子——一身正气、温暖踏实。”潘丹勇眼眶湿润:“这是我收到最珍贵的礼物。”
他多方协调建成的“暖新e站”,在冬日里为环卫工人、快递员提供歇脚充电的地方。发起“手护”行动后,他号召社区餐馆、商超为外来务工者赠送爱心餐和保暖用品,春节前为300多名务工者送上“新年礼包”。
这份温暖形成了奇妙的“反哺”:辖区上千名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骑手,主动成为他的“平安志愿者”——看到可疑人员及时报信,发现消防通道堵塞立刻提醒,遇到老人提重物时顺手搭把手。“最幸福的事,就是干一辈子社区民警。”潘丹勇的身影穿梭在社区街巷,他用坚守与创新,让警民同心的平安防线越筑越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