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〡李老逵
前段时间,春秋航空发布了一个客舱乘务员(空嫂)专项招聘计划,招聘面向已婚已育女性,年龄放宽至40岁,身高在162cm到174cm,需持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没有工作经验和专业的限制。
这则消息一出,瞬间引发全网关注,“空嫂”这个概念一下子上了热搜。
有人表示肯定,理由是“妈妈简直是世界上最坚忍的人,没什么难缠的旅客是搞不定的”,也有人对这个称谓表示质疑:“还以为是招聘员工家属呢”“为什么要区分空姐和空嫂,难道空少结婚后要叫空夫了吗?”“结婚了的女性,天生就是照顾人的命么?”
根据春秋航空招聘负责人的公开回应,“空嫂”一词在业内由来已久,主要是为了和未婚未育的应聘者区分;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空嫂,具备亲和力等优势,尤其擅长照顾儿童,还是“知心大姐”。
说实话,我觉得“空嫂”这个词毫无美感,甚至有歧视之嫌。
本来航空公司为职场妈妈提供了更多岗位,是件好事,但根据婚育情况将女性空乘分为“空姐”和“空嫂”,就是一种不容易被觉察的歧视,默认生过小孩的女空乘更擅长服务儿童旅客,也是一种刻板印象。
“嫂”字相比“姐”突出了女性的已婚身份,实际上还是一种区别对待。既然工种职位相同,要求与称呼也应该相同,不应该突出表示甚至强调年龄差距和已婚已育的身份。
作为乘客,我们看重的是客舱乘务员的安全素养、服务技能和应急能力,而不是她们年龄有多大,生没生过娃。
何况“空嫂”这个称谓本身就十分多余。明明有“客舱乘务员”这样的标准化的称呼,或直接简称“空乘”就行,为什么还要根据女性的婚育状态,来把不同的女性职工分成空姐和空嫂呢?
如果觉得“空乘”不够亲切,那么直接都叫空姐好了,大姐也是姐。
其实,经常搭乘外航的人都知道,欧美航班上的很多空乘都是年龄比较大的大叔大妈,其背后固然有欧美航空发展时间更久、工会体系成熟、服务业老龄化的原因,也与当地社会文化观念中相比较年龄,会更强调服务经验有关。
这些气质沉稳、笑容亲切的“大妈”,她们可能已经四五十岁,脸上有皱纹,身材或许也发福了,但动作依旧利落,服务依然周到。
像世界上服务时间最长的空姐贝蒂·纳什(BetteNash),从21岁开始当空姐,一直工作到88岁去世。这意味着,空乘完全可以是终身职业。
至于婚育状况,在很多国家的求职中,会和种族信仰、性取向等一道,受反歧视法保护,求职者有权不透露其状况,多数航空公司通常也不会将其作为某种标准,写进招聘启事之中。
女性的就业征途本来就是困难重重荆棘丛生,既然给了更多机会,何必再画蛇添足,扣上一个有色的称谓和帽子?
已婚已育的她们是为这个社会做出了重大的付出和牺牲,理应得到整个世界的关心和尊重。
当你得到一份工作,完全是因为个人能力匹配,而与年龄、相貌、婚育状况、家庭背景无关,这样的未来,理应存在。
-完-
喜欢本文,敬请转发、分享、点赞、在看。
作者:李老逵,法学双硕士毕业,曾在国务院部委工作多年,嫉恶如仇,仗义敢言,因此辞职改做执业律师。赤子之心不改,忧国忧民常在,忙时搬砖,闲暇写作。文章多替苍生写,不为君王唱赞歌。
发声不易,敬请搜jinliandeliangyigan(金莲的晾衣杆)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加本人微信进粉丝群,让我们永不失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