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 娜
![]()
闽剧电影《双蝶扇》海报。 出品方供图
11月15日晚,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奖名单揭晓,其中,闽剧电影《双蝶扇》因摘得最佳戏曲片大奖而受到广泛关注。颁奖词评价这部影片“把电影蒙太奇手法与闽剧唱腔巧妙融合,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外化为动人的舞台言语,在保留传统戏曲审美优势的同时,激起当代观众共情,为地方戏曲电影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闽剧电影《双蝶扇》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联合摄制,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出品。电影改编自同名闽剧《双蝶扇》,由周虹、陈洪翔、江忠岩领衔主演。
创排于2015年的闽剧《双蝶扇》,是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的重点扶持剧目之一,曾获得文华奖、曹禺剧本奖,男女主角均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电影版充分运用光影艺术、镜头语言以及更为紧凑的叙事节奏,对主题和人物关系进行重新解读,给予这部剧作新的艺术呈现。同时,电影版还精心借鉴了国画、国乐等传统艺术,营造出山水的意境美、舞美设计的简约美、服装的典雅美、音乐的旋律美、唱腔的韵味美。
“闽剧电影《双蝶扇》精妙地平衡了戏曲的写意美学与电影的叙事特性。”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傅翔表示,闽剧原作剧本提供的扎实文学基础,为电影化呈现预留了丰富空间。电影镜头放大了舞台上细腻的表演,将戏曲程式的情感浓度,通过特写与景深调度,转化为直击心灵的银幕语言。
闽剧因题材和风格差异,有“儒林戏”与“平讲戏”之分。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季国平认为,闽剧《双蝶扇》展现了新时代闽剧人对品质和审美的新追求,让观众重温了闽剧典雅精致的风格,彰显了闽剧“儒林戏”的独特风采,对闽剧剧种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在中国戏曲艺术史上,“蝶文化”象征着对纯洁、忠贞、高尚的爱情的深情礼赞,是一个言说不尽的话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认为,《双蝶扇》传承发展了“蝶文化”的优秀传统,并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将古典戏曲形式与现代人文价值结合,探索传统戏改编的新范式。
闽剧电影《双蝶扇》不仅博得专家的好评,也获得观众的点赞。在此次金鸡百花电影节公益展映上,许多观众观看完影片后评论道:“电影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古韵画卷,将中式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戏曲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堪称巧妙,独特的唱腔在影院中回荡,配合着精美的画面,给人带来全新的体验。”“《双蝶扇》让我看到了戏曲电影的无限潜力,也让我们为拥有这样独特的艺术形式而自豪。”
近年来,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推出“八闽戏曲电影工程”,旨在通过电影形式“为戏曲艺术留存活态档案,拓展传播边界”。这项工程此前已推出京剧电影《大闹天宫》、高甲戏电影《玉珠串》等戏曲电影。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闽剧电影《双蝶扇》制片人吴增仙介绍,闽剧电影《双蝶扇》将于12月在全国院线上映,未来福影厂将持续深耕“八闽戏曲电影工程”,推动更多福建戏曲瑰宝登上银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