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早晨7点左右,天津市河北区王串场街“修补巷”商街的三十来家小修小补店铺就会陆续开张,街巷上渐渐响起缝纫机的嗒嗒声、修鞋锤的咚咚声、磨刀时的沙沙声……
这个开街一年半的小修小补主题街区,汇集了精通修鞋修表、织补改衣、皮具养护、修车磨刀、修家电改首饰等手艺的能工巧匠,为周边30万居民提供便民服务,还吸引不少年轻人打卡。
一起来看看这条宝藏小巷吧↓↓↓
为老街注入了新活力
据新华社报道,幸福道商业街曾是改革开放后天津首批农贸自由市场之一的幸福道农贸自由市场,始建于1978年,并于1984年更名为幸福道商业街。
幸福道商业街所在的王串场街道曾是天津市有名的工人新村,目前常住人口6.7万余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40%。“我们调研发现,街域居民对家门口改衣服、配钥匙、修拉链等小修小补的诉求普遍较大,于是我们找到了幸福道商业街的改造方向。”王串场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岩说,方案一经提出,受到一致欢迎。
为尽可能满足群众需求,王串场街道将附近的修补匠们聚拢到幸福道商业街,并在全市范围内招贤纳士,吸引了更多能工巧匠。
2024年6月,增添了“修补巷”主题的幸福道商业街焕新开街,诸多修补小商铺入驻,为老街注入了新活力。
近40位手艺人坚守小修小补岗位
![]()
图源:新华网(新华社记者 王宁 摄)
“修补巷”的巷口写着标语:修复时光、补足幸福、向往美好。这里有近40位手艺人坚守着这些看似不起眼却与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修小补岗位。
一家不足十平方米的“李师傅刀具专营店”里,李波埋头打磨刀具。店铺内,磨刀、修刀、换刀等服务齐全。一把刀,从选材到淬炼、从修整到打磨、从装具到修饰……李波对每个步骤都能精准拿捏,背后是多年前拜师学艺的扎实功底。
在一家织补改衣店,织补师殷玥说,花费约百元就可以让一件搁置已久的呢子大衣重新合身。不过,要找到最接近的羊毛线,还要把虫蛀的小洞修补得几乎看不出“破绽”,“这可是个细致活,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大批年轻人到小巷打卡
![]()
图源:中新网(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中国新闻社的最新探访报道提到,到访“修补巷”的顾客中不仅有惜物怀旧的老年人、讲究“弃之可惜,物尽其用”的中年人,更有大批年轻人。
经营皮具店的李涛表示,过去来的顾客都是老邻居,现在则有很多通过社交平台慕名而来的年轻人,“他们说我这里性价比更高”。
修鞋铺的师傅马小平一边拆着一双马丁靴的鞋底一边告诉记者,鞋属于一位年轻人,“他要求完整保留马丁靴鞋面、换掉旧鞋底。其实这样修蛮费工夫的,但顾客说就喜欢那种复古质感,越旧越好看。”
带来更多心灵上的抚慰
匠人们的手艺,不仅在于提供精美的修补效果,还能通过修复具有特殊意义的物件,给居民更多心灵上的抚慰。
修表匠王晴川就遇到过许多特别的委托。曾有顾客拿着离世朋友生前所赠手表来修,因为“表虽不走了,但记忆不能停”。“昨天来了一位坐着轮椅的94岁老先生,由女儿女婿陪同来修表。手表本身不贵,但换零件需要150元。他们说,修好这块旧手表就是为了留一份念想。”
电器修理师傅韩红平说,一些老式半导体收音机、录像机,现在很难找到修理的地方。“有些东西二三十元就能买新的,但老人们用惯了舍不得扔,坚持修这些‘过时’的东西,就因为它们承载着太多记忆。”
城市的大街小巷内,除了小修小补的手艺人,还有提供清晨热面和深夜灯火的小店店主们。这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是人间烟火的诠释者,也慢慢走进城市的聚光灯下。
11月15日下午,在浙江杭州大剧院下沉式露天剧场,以小店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小店之夜”温暖上演,用艺术向城市里平凡却不可或缺的小店店主们致敬。
看到小店店主的多元人生
在这场演出活动中,杭州建德杨村桥镇平均年龄50岁的“掌勺少女”村模队与远在云南的咚哒部落架子鼓团大姐们联动奏响《桃花朵朵开》,铿锵的鼓点与优雅的台步相配合,以别具一格的表演寓意美好生活的愿景。
据潮新闻报道,作为节目《桃花朵朵开》的编导,黄亦民印象最为深刻的并不是创排的难度,而是三十余位中年老板娘旺盛的精力与积极的精神面貌。“她们白天要守店做生意,中午要做饭照顾家庭,可晚上来排练时脸上也没有倦容,好像没有什么事能难倒她们。”黄亦民说,她们的生活状态让他有所感悟,专业编导与业余演员的合作并非相互妥协而是互相成就,让大家看到小店店主的多元人生。
小店店主也能拥有闪光时刻
“我在杭州做了20多年烧饼、油条,把老底子的味道分享给每一位进店顾客,是我最大的动力。”河波小吃店主李牡丹说道。她和许多小店店主一样,照顾到了顾客和家人,却总是忘记照顾自己。当她说出想去大草原的心愿时,来自乌兰察布的文旅工作者身着特色服饰惊喜现身,为她送上乌兰察布的礼物和圆梦邀约。
“太激动了!很难忘,感谢这场秀,让我们小店店主也能拥有闪光时刻。”摄影小店主方婷婷说。
希望有越来越多人关注小店
浙江省政协委员葛继宏与三位小店店主演绎脱口秀《小美满》,用幽默、接地气的方式分享了小店经营中的点滴趣事,带给观众欢乐和感动。
葛继宏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店之夜”活动既让一群可爱的小店店主们亮相舞台,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他们。希望有越来越多人关注小店,让小店的日子有滋有味、越来越好。
潮新闻发表的评论文章中提到,以“小店之夜”为例,不论是“新闻+艺术”的跨界融合,还是社会各界的众筹支持,抑或是专业演员与店主同台演出的创新形式,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托举小店,让微光成炬。
(综合来源:工人日报、天津广播人民号、中国新闻网、新华网、潮新闻客户端等)
工人日报客户端【打工新鲜事儿】第1384期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