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对欧贸易顺差首次超过对美”,德国工业危?

0
分享至

【文/观察者网 柳白】

欧洲政客不断强调对华“去风险”之际,最新的贸易数据却揭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现实:欧洲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正变得前所未有地深。

据法国《回声报》11月17日报道,过去12个月,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达到3100亿美元,超过对美国的贸易顺差3020亿美元,除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停滞的三个月外,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

欧洲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现象源于中国的产业升级恰好集中在欧洲历史上拥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领域,比如汽车产业、未来航空产业和机床等。有人对欧洲产业的未来拉响警报,而德国首当其冲。

法国调查机构雷克斯科德(Rexecode)经济学家安东尼·莫莱—拉维达利(Anthony Morlet-Lavidalie)通过分析中国海关数据发现,2024年10月至2025年10月期间,中国对欧贸易顺差超过对美贸易顺差,而自2019年以来,中国对欧顺差几乎翻了一番。

他认为,随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基本关闭美国市场对中国出口的大门,这种现象可能将进一步加剧,这使得欧洲直接面临中国产业的冲击。

安东尼·莫莱—拉维达利指出:“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产业升级恰好集中在欧洲历史上拥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领域,即交通、当下的汽车产业、未来的航空产业,以及机床等设备类产品和化工等基础工业。”

他强调:“因此,欧洲不仅在本土市场受到中国的冲击,在第三方市场亦是如此。中国产业实力雄厚,足迹遍布全球,欧洲企业的出口缺乏可退守的替代市场。”


德国汉堡港布洛姆·福斯造船厂日落景象 IC Photo

报道说,对欧洲而言,这是继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第二次“中国冲击”。

欧洲工业,核心就是德国工业,这也使德国成了中国竞争的“十字准星”之下。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在全球市场和欧洲内部正越来越多地与德国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2019年至2024年间,德国对华出口下降了9%,而同期中国对德出口增长了40%。仅六年前,德国对华仍保持约3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但在过去12个月,德国对华贸易逆差已达250亿美元。

德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中国取代美国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重启关税政策导致德国对美出口下滑,而德国从中国的进口则大幅增长。

分析指出,这一趋势反映了欧洲“去风险”战略的局限性,中国对德国的贸易影响力已重新回到顶峰。

至于德国对华出口下滑一事,德国商业银行经济学家文森特·斯塔默(Vincent Stamer)曾表示,这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

“中国已经在攀爬价值链梯子,并且自己越来越多地生产更复杂的产品,而这些产品过去都是从德国进口的。”斯塔默说,“此外,德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在(中国)当地生产,而不是将产品从德国出口到中国。”

《回声报》注意到,科隆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在本周发布的一项研究中也强调:“2025年上半年,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同比下降近16%,而德国自中国的进口同比增长约11%。与此同时,这些商品的价格下跌了近4%。这表明中国供应商正冲击德国市场。”

这一现象在现实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报道称,尽管不能将德国产业的困境完全归咎于中国,但中国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

“德国产业正深陷困境,与2019年相比,就业人数减少了近7%,即六年间流失了50万个制造业岗位。”安东尼·莫莱—拉维达利警告,“这个复杂问题没有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欧洲《现代外交》(Modern Diplomacy)杂志在10月的一篇文章中分析,中欧尤其是中德贸易形势,凸显出美国保护主义政策和中国的价格优势正在如何重塑全球贸易格局。有观点指出,当前德国出口商正面临美国对汽车、机械和化学品需求下降的困境;中国则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以维持出口竞争力;而特朗普政府通过关税手段向外国生产者施压,以提振美国工业。

这种情况令欧盟决策者陷入两难,既要维护跨大西洋关系,又需审慎管理对华经贸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竞争乏力之际,欧洲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

布鲁塞尔布鲁盖尔研究所(Bruegel)经济学家达莉亚·马林(Dalia Marin)在今年夏天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议:“欧盟委员会应与中国建立伙伴关系,向其开放欧洲市场,以换取中国承诺在欧洲投资并与欧洲企业成立合资企业,同时实现技术转移。”

加征关税也是一种可行方案。这是德国经济研究所支持的解决路径。

该研究的作者之一于尔根·马特斯(Jürgen Matthes)称,中国的产业能够以低价竞争,因此布鲁塞尔应更多、更广泛地借助反倾销关税,以恢复“公平竞争环境”。

上周,法国国家投资银行总裁尼古拉·迪富尔克(Nicolas Dufourcq)则表示,欧洲应“暂时关闭市场”。

相较之下,中方始终以开放共赢的合作心态处理中欧关系。

在11月1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就欧盟中国商会发布的《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答记者问时表示,近年来,欧方鼓噪对华经济竞争,持续推进对华“去风险”,以维护“经济安全”“公平竞争”等为名,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有关做法不仅无助于提高欧方自身产业竞争力,还对外释放了欧盟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倒退的消极信号,影响了中国企业赴欧投资信心,最终只会损害欧方自身利益。

林剑呼吁中欧更应坚持对话合作,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摩擦。希望欧方恪守市场开放承诺和公平竞争原则,认真倾听并重视解决中国企业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诉求,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兴业营造公平、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观察者网 incentive-icons
观察者网
全球视野,中国关怀
128177文章数 18494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