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羡茹
“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作为报道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记者,辗转于大湾区多个城市之间,我深切感受到,这句朗朗上口的口号,已超越宣传标语的范畴,成为粤港澳三地共同的情感认同。采访过程中,我觉得,当全运会首次由粤港澳联合承办,“全”这个字被赋予了特有的深度与广度。
全民运动,让体育融入生活。在深圳笔架山体育公园,当我带着超火的“大湾鸡”生肖盲盒试图寻找全运真谛时,眼前的景象给出了答案:运动者挥洒汗水,孩子们奔跑嬉戏,家人悠闲漫步。真正的全运精神不在任何盲盒里,而在每个运动瞬间绽放的生命活力中。
这种运动热情的迸发,得益于赛事与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轮滑登陆上海南京路、龙舟穿梭茂名荔枝园、太极拳走进城市商圈,这些创新举措让“处处可运动、随时可参与”从愿景走向现实。全运会吉祥物“大湾鸡”的意外走红,更以一种轻盈的方式点燃了全民运动的热情,让体育成为连接人与人的情感纽带,它带来的不仅是笑声,更是一种共享的情绪,一种“我们在一起”的认同感。
全民参与,让普通人闪耀舞台。本届全运会在制度设计上彰显全民参与理念。群众赛事明确规定专业运动员不得参与,确保普通爱好者成为真正主角。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桥牌亚军得主是深圳急救中心的一名00后调度员,比赛次日她就重返岗位。在赛场与职场间从容切换的她告诉我,“全运会让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也有了闪耀时刻。”与此同时,广州街头许多非本地籍的大学生,都能用粤语流畅说出赛事口号,这正是全民参与的见证。
全民投入,让粤港澳“心联通”。全民全运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心联通”。在位于将军澳的香港单车馆,一位本地市民热情邀请我合影:“记者小姐,粤港澳一起办全运,真系了不起!”他还为我拍下了正在工作的背影,这个温暖的瞬间让我不再是这场盛会的记录者,更成了其间的参与者。不仅如此,击剑赛场上,当香港选手张家朗对阵个人选手曾昭然时,全场观众为他们送上了热烈掌声。这种跨越地域的体育精神,在大湾区各个角落绽放。跨境赛事顺畅举行,粤语助威声此起彼伏,“全域办赛、无缝衔接”展现出湾区协同治理的成熟机制。
本届全运会上,体育已超越竞技范畴,成为一种情感纽带。它以最直接、最动人的方式,让湾区城市在奔跑中更加接近,共同办赛的默契正转化为产业协作的动能,赛场上迸发的文化共鸣将不断凝聚发展合力。
赛事终将落幕,但全运会点燃的活力、凝聚的认同、推动的联通,将长期成为湾区发展的动力源泉。当体育真正融入百姓生活,当全民全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这场盛会真正实现了它的时代价值,为大湾区描绘出更加清晰的未来图景。
来源:工人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