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仁见智吧。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同一件事,甲觉得是优点,乙觉得是缺点。就大概写写自己的想法。
首先要放弃“全面发展”的想法。中学里“赢家通吃”的现象,相对还是普遍的。班干部一般是班里学习好的几个人,还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大学的公众号虽然同样热衷宣传全面发展,但实际可能性不大,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太可能面面俱到。
当班干部最直接的好处是,综测会加分,评奖学金和保研时能有额外的助力。但这要看具体的规则和学校文化。我自己念本科时,母校非常崇尚GPA,评奖学金基本只看成绩。班主任又觉得还是得鼓励大家大家参加集体活动,但又怕这部分影响太大引起争议,最后设计了一个“如看”的方案,就挺有意思的。有的学校这部分分数的影响就还挺大的。
![]()
“优秀学生干部/团干部”的奖,只有做了相关工作才能拿,比“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之类的竞争要小不少。不过,这些奖也不给奖学金,好像也没什么大用。我是拿过的,没在任何场合用上过。
问题描述里提到“想入党”,那当学生干部,尤其是团干部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但抛开崇高的东西不谈,除非确定要在体制内工作,我没觉得,党员身份对个人发展有什么帮助。哪怕在泛体制内,民主党派身份很多时候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
这些具体的工作,肯定要花费不少时间,对学习成绩多少有点影响。如果你对自己要求严格,能兼顾,那平时用来吃喝玩乐的时间终归还是少了,就自己考虑吧。如果打算考研,学生干部工作经历,应该是半点帮助都没有的。
还有一点也不知道该算优点还是缺点的。当学生干部,总需要和班主任/辅导员配合做一些工作,也就会更多地观察到行政系统是如何工作的。见得多了,对很多事情就去魅了。
不过,大学生也不要过于沉迷了“混社会”。我博士毕业工作都八年了,接触到的社会真没有部分大学生想的那么“社会”。这点,班干部有班主任/辅导员把关,一般倒不会跑偏,但学校行政职员不怎么关心的院系学生会、学生社团之类的,就不太好说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