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北“破烂王”生意失败,逼婚寡妇不成,恼羞成怒连杀8命

分享至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仅为叙事呈现。

“收购站楼梯下怎么埋着四具尸体?”

随州“破烂王”熊振林平日笑脸迎客做着废品生意,却在2009年初的寒冬连杀八人,死者上至中老年雇工,下至两岁幼童。

谁能料到,这个坐拥百万家产、在镇上颇有脸面的老板,作案动机竟是婚变受挫与生意崩盘,用最残忍的方式发泄生活的失意。

01

2009年1月5日清晨,鄂北的寒风裹着湿冷的雾气,刮过九口堰村的土坯墙。王大嫂挎着竹篮,手里攥着两个温热的红薯,脚步停在朱德清家门前。

前一天傍晚,她还和朱德清在村口的晒谷场聊天,朱德清怀里抱着2岁7个月的孙子邹权硕,说“熊四昨晚又来了,念叨着要结婚的事”。

王大嫂当时劝她“这事得跟儿子商量着来”,朱德清笑着点头,手里还纳着给硕硕做的虎头鞋。

“德清妹子,硕硕醒了没?”王大嫂抬手拍门,木门发出沉闷的“咚咚”声,院里没有任何回应。

她又提高嗓门喊:“我给你带了刚蒸的红薯,孩子爱吃甜的!”依旧只有风声掠过屋檐。

王大嫂心里犯嘀咕,往常这个时间,朱家早就炊烟升起,硕硕的哭闹声能传到巷口。

她绕到院墙东侧,踮脚往里看,堂屋门虚掩着,地上似乎有深色印记。

伸手推了推,门没锁,“吱呀”一声开了。

一股浓烈的血腥味直冲鼻腔,王大嫂下意识后退一步,手里的红薯滚落在地。

堂屋水泥地上,黑红色的血液已经凝结成块,延伸到卧室门口。



朱德清仰面躺在卧室地板上,头发散乱,额角有明显凹陷,深色棉袄被血浸透,一只手还保持着拉扯的姿势。

小硕硕蜷缩在床边,小脸煞白,脖子上有一道狭长的伤口,身上盖着的小花被沾染了血迹,旁边散落着他没玩完的塑料积木。



王大嫂双腿一软,跌坐在门槛上,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呜咽。

隔壁邻居听见动静赶来,看到屋里景象,有人转身就往村部跑,有人掏出手机手抖着拨报警电话。

“杀人了!朱德清和硕硕没了!”呼喊声在寂静的村庄里炸开,惊飞了树梢上的麻雀。

派出所民警赶到时,警戒线迅速拉起,围观的村民站在远处,低声议论着。

“昨晚还看见熊四骑着摩托车往这边来”“他俩处对象有阵子了,最近好像总吵架”“熊四的废品收购站今早也没人开门”。

法医蹲在尸体旁勘查,记录下伤口形态,初步判断凶器为钝器和锐器。

民警顺着线索赶到村东头的废品收购站,大门虚掩着,院里的狗被拴在柱子上,焦躁地吠叫。



猪圈里,两个编织袋鼓鼓囊囊,拉开拉链,露出两具男性尸体,正是在收购站打工的智障老人王万金和聋哑人龙加富,两人头部均有多处钝器伤。

搜查继续推进,民警在楼梯下的废品堆里又发现四具遗体,有雇工也有陌生面孔,都是头部或胸部遭受致命伤害。

八个死者,两个案发地,消息像寒流一样席卷洛阳镇。

有人认出其中一具女尸是经常来卖废品的李光秀,还有人说看到丁永兰昨天上午去了收购站。

法医现场初步鉴定,所有死者死亡时间集中在1月4日凌晨至深夜,伤口特征一致,应为同一人所为。

群众的证言不断汇集:熊振林最近情绪反常,经常和雇工吵架,拖欠工资许久。

他和朱德清的关系全村皆知,前几天还因为结婚的事和朱德清争执过。

案发后,再也没人见过熊振林的踪影。

寒风越来越紧,天空阴沉得要滴出水来。

民警在收购站后院找到一把带血的斧头和一柄渔叉,上面的血迹与死者血型吻合。

“立即上报,请求成立专案组,通缉熊振林!”带队民警的声音在寒风中格外清晰。

02

2009年1月5日中午,随州城区飘起细密雪粒,曾都区公安分局院内,“1·4”专案组的红色横幅在寒风中绷得笔直。

百名警力分成12个小组,桌上摊开的洛阳镇地图已被标注得密密麻麻。

斧头、渔叉的物证照片旁,公安部A级通缉令正加急印刷,悬赏金额从5万元追加至10万元。

此时的洛阳镇,恐慌像寒流般蔓延。

街边杂货店早早拉下卷帘门,往日喧闹的晒谷场空无一人,通缉令贴满电线杆和墙壁,熊振林左额的疤痕在黑白照片上格外清晰。



“晚上别出门,锁好门窗”,村民们互相叮嘱,7个受害家庭的哭喊声断断续续传来,警车的警笛声每隔半小时就划破街巷的寂静。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