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悍将夏楚中,抗战神勇但人品极差,败退到台湾无力养九个孩子

分享至

乱世之中,置身黑暗腐败政权下的军人,如果缺乏信仰,没有人格,单凭能打,可能会一时得势,博得大名,但讲人生沉浮,这样的人迟早会被冠以恶名,泥足深陷,甚至会身败名裂,凄惨而终。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掌握武力的人,一旦没有信仰和道德的约束,嚣张跋扈而作恶,几乎就是无法避免的事,堕落就是人性恶的坠崖,它只会愈演愈烈,不会自觉自省,终了一定因恶而倒,或者被恶反噬。

在国民党军中,起初很能打,靠善战而崛起,然后迅速腐坏堕落,作恶不止的将领,不是少数,而是普遍的现象。从很大程度上讲,他们个人所画出的人生暗黑曲线,就是国民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画出的历史暗黑曲线,有人说他们是可悲的一代,老黑以为在可悲之外,他们还是速亡的一代。

今天,老黑要讲述的这个国民党将领,名气不大,却很典型。

他就是夏楚中。



1904年5月30日,夏楚中出生在湖南桃江县武潭镇大志村一户贫寒农家。少年夏楚中踩着草鞋往返三十里山路求学,16岁考入湖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在汉阳兵工厂当技术员。1924年春,一纸黄埔军校招生简章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经乡贤保荐,这个桃江青年南下广州,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员。

军校毕业后,夏楚中从教导二团排长起步,在东征北伐中崭露头角。1926年北伐攻打南昌时,他担任攻城队队长,右臂不幸中弹受伤,蒋介石亲自发了500元慰问金,让他回长沙治伤。伤愈后,他敏锐地察觉到叶剑英的反蒋倾向,立即向蒋介石报告,由此获得蒋的信任,被任命为第二师补充团团长。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夏楚中调任教导第三师第二团团长。1931年,该师改编为第十四师,隶属陈诚的第十八军。当时几位原教导第三师的团长不满陈诚的严格治军,相约在夏楚中团部密谋投效顾祝同。夏楚中权衡利弊后向陈诚告密,陈诚立即采取防范措施,对夏楚中感激不已,提拔他为第十四师四十旅少将旅长。从此,夏楚中正式成为陈诚"土木系"的核心将领,开启了军事生涯的黄金期。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夏楚中率第98师从武汉开赴上海南翔前线,奉命防守月浦、宝山一线。在罗店战场上,面对日军舰炮的狂轰滥炸,他站在弹雨中向将士们高呼:"此处就是我们葬身之地!后退者,军法从事!"

在最惨烈的宝山保卫战中,他派遣三营营长姚子青率600官兵坚守县城。面对日军海陆空立体攻击,姚子青营孤军奋战七天七夜。当电话线被炸断,全营仅剩百余人,4个连长阵亡3个,9个排长仅剩3个时,姚子青仍率残部发起反冲锋,最终中弹倒地,全营600名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夏楚中得知噩耗,泪洒战壕,立即向全军发出电报:"宝山虽陷,精神永存!"此役98师虽伤亡惨重,却毙伤日军五千余人,击毙日军第三师团第六联队联队长仓永辰治大佐——这是淞沪会战中日军阵亡的最高陆军指挥官。

因战功卓著,夏楚中获颁四等云麾勋章,升任第79军军长。国民政府通电全国:"担任主攻的第98师夏楚中部,在宝山、狮子林和月浦一线的反登陆战中,予敌重创,与67师防守罗店等一起扬名中外,成为淞沪会战中最动人的篇章。"

1939年秋,夏楚中率79军回防湖南。在湘潭整训时,他特意登上昭山北望故乡桃江,轻声叹息:"倭寇未灭,何颜见江东父老?"

在三次长沙会战中,夏楚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巧妙利用湘中山地设伏,在通城、拱桥等战役中重创日军精锐。"夏将军指挥作战有个特点,"老兵刘德胜回忆,"每逢恶战,他必亲临火线。第三次长沙会战时,将军的指挥所距前沿不足千米,弹片削断了旗杆,他纹丝不动。"

"常胜将军"的威名从此传遍华中战场,夏楚中成为抗战期间与日寇作战最多的国民党将领之一。他的部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深受百姓爱戴。每次作战,他的军用地图上,桃江位置始终插着一枚醒目的红旗,彰显他对故乡的牵挂。



抗战胜利后,夏楚中升任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辖八十七军和九十四军,达到了军事生涯的巅峰 。然而,内战的阴云很快笼罩全国,他的命运也随其腐化堕落而急转直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