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
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仅用叙事呈现。
本文旨在宣扬人间正义、杜绝犯罪发生!
01
2003年1月17日,沈阳的冬天格外冷。
张晶磊开着他那辆破旧的白色面包车,在东顺城街附近转悠着找生意。
车窗上结着厚厚的冰花,他不时地用手擦拭着,希望能看清路边有没有招手的乘客。
今天的生意不好。从早上6点出车到现在下午4点,总共才拉了三趟活,赚了不到30块钱。
油钱都快不够了,更别说回家给老婆孩子买菜的钱。
张晶磊今年37岁,老实巴交的东北汉子。
三年前下岗后,花了所有积蓄买了这辆二手面包车跑客运。
虽然辛苦,但总算能养活一家三口。
妻子在家照顾8岁的儿子,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这辆破车。
「师傅,去皇寺广场多少钱?」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
张晶磊赶紧踩刹车,回头一看,是个30多岁的男人,穿着厚厚的棉袄,戴着毛线帽,看不太清脸。
「15块钱。」张晶磊报了个价。
「成,走吧。」男人干脆地上了车。
路上,张晶磊试图和乘客聊天,但对方话不多,只是看着窗外。
快到皇寺广场的时候,男人突然开口了。
「师傅,你明天有时间吗?我还要用车。」
「有啊,什么时候?」张晶磊眼前一亮。连续的生意,这可是好事。
「明天早上9点,还在这里接我。可能要跑远点,去虎石台那边。」
「没问题,虎石台我熟悉。多少钱啊?」
男人从口袋里掏出钱,给了张晶磊20块。
「今天15,这里多出来的5块算明天的定金。明天的车费到时候再给你。」
张晶磊接过钱,心里美滋滋的。
不仅今天的车费给得爽快,还主动给定金,这样的好客人可不多见。
「师傅,你叫什么名字?留个电话呗,明天我直接打给你。」
「我叫张晶磊。电话是138...」张晶磊高兴地留了自己的号码。
男人下车前,又掏出5块钱塞给张晶磊。「这10块钱就算定金了,明天别忘了啊。」
「放心,放心!明天9点准时到!」张晶磊笑得合不拢嘴。
看着男人消失在人群中,张晶磊数了数手里的钱。
30块钱,是今天最大的一笔收入。
更重要的是,明天还有一趟长途活等着他。
他掏出手机给妻子打电话:
「老婆,今天运气不错,明天还有个长途客人。你先买点菜,我一会儿就回家。」
妻子在电话里也很高兴:「真的吗?那太好了。小宇的感冒药快没了,明天正好能买。」
张晶磊开着车往家赶,心情特别舒畅。
这个冬天虽然生意难做,但总算碰上了好客人。
10块钱的定金虽然不多,但对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已经是雪中送炭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张晶磊跟妻子详细说了今天遇到的这个客人。
「你说这人怎么这么大方?又给定金又多给钱的。」妻子有些好奇。
「可能是有钱人吧,不差这几个钱。反正对咱们来说是好事。」张晶磊夹了口菜,
「明天去虎石台那边,估计能赚个50块钱。」
「那就好。小宇下学期的学费还差200多,你多跑几趟就够了。」
8岁的儿子在旁边听着,懂事地说:「爸爸,我不要新书包了,把钱省下来。」
张晶磊摸摸儿子的头:「傻孩子,爸爸会赚钱的。新书包一定给你买。」
那天晚上,张晶磊睡得特别踏实。
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好,一家人搬进了宽敞的新房子,儿子背着新书包上学,妻子脸上总是带着笑容。
第二天早上7点,张晶磊就起床了。
他仔细检查了车子,加满了油,还特意洗了把脸,想给客人留个好印象。
8点半,他就开车到了皇寺广场,比约定时间早了半小时。
他想着,这么好的客人,一定要服务周到一些。
9点刚过,电话响了。
「师傅吗?我是昨天那个客人。」
「哎,我到了,就在昨天下车的地方等您呢。」
「好,我马上过去。」
几分钟后,昨天的那个男人出现了,身后还跟着另外三个人。
张晶磊心里一高兴,四个人的长途,这趟生意更划算了。
「师傅,人多了点,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我这车能坐7个人呢。」张晶磊热情地给他们开车门。
四个人上车后,气氛有些沉默。
张晶磊从后视镜里观察了一下,发现这四个人都戴着帽子,穿得很厚实,看不清长相。
「师傅,还是去虎石台吗?」张晶磊问道。
「对,去虎石台。不过要绕个道,先去蒲河那边。」
张晶磊点点头,发动了车子。
![]()
02
从沈阳市区到蒲河一带,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
随着车子逐渐驶离繁华的市区,道路两边的建筑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荒芜的田野和稀疏的村庄。
张晶磊一边开车,一边试图和后座的乘客聊天。
作为一个老司机,他知道聊天能让旅程不那么无聊,也能获得更多的小费。
「几位是去蒲河那边办事吗?」张晶磊透过后视镜问道。
「嗯。」其中一个人简短地应了声,没有继续话题的意思。
「那地方我去过几次,挺荒凉的。不过空气好,比城里强多了。」张晶磊继续找话说。
后座的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都没有接茬。车厢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压抑。
张晶磊感觉到了异常,但他安慰自己说,也许这些人有什么心事,或者就是不爱说话的性格。
反正车费给得起,管他们干什么呢。
车子开了大约40分钟,已经进入了蒲河地区。
这里人烟稀少,路两边都是光秃秃的农田和枯黄的芦苇丛。
「师傅,前面路口左拐。」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指了个方向。
张晶磊按照指示拐弯,发现路越来越窄,越来越偏僻。这已经不是通往虎石台的正道了。
「师傅,你们这是要去哪啊?这条路不通虎石台啊。」张晶磊心里开始有些不安。
「我们先到前面见个朋友,然后再去虎石台。」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语气很冷淡。
张晶磊觉得有些奇怪,但想到昨天这个客人给钱很爽快,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他继续开着车,心里默默盘算着这趟长途能赚多少钱。
又开了十几分钟,前面出现了一片更加荒凉的地带。
除了枯黄的芦苇丛,几乎看不到任何人家。
路也变成了土路,坑坑洼洼的,车子颠簸得厉害。
「就停这里吧。」副驾驶的人突然说道。
张晶磊踩了刹车,环视四周。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连个人影都没有。「在这里?这里什么都没有啊。」
「就这里,我们在这等人。」
张晶磊停下车,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他忽然想起妻子经常叮嘱他的话:「开车在外面要小心,遇到不对劲的客人就别接了。」
可是现在已经到了这荒郊野外,想走也晚了。
张晶磊只好安慰自己,也许真的是来接人的,等一会就走。
「师傅,你下来一下,我们有点事跟你说。」坐在后排的一个人开口了。
张晶磊犹豫了一下,还是熄了火下了车。四个乘客也都下来了,围在他周围。
这时,张晶磊突然发现,这几个人的眼神很不对劲,冷漠中带着一种危险的光芒。
而且他们的手都插在兜里,似乎在握着什么东西。
「你们...你们要干什么?」张晶磊后退了一步。
「没什么,就是借用一下你的车。」昨天那个给定金的男人说道,同时从兜里掏出了一把明晃晃的刀子。
张晶磊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他终于明白,自己遇到的不是什么大方的客人,而是一伙危险的歹徒。
那10块钱的定金,不过是把他骗到这荒地的诱饵。
「大哥,我就是个开车的,车你们要就拿去,我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不知道。」
张晶磊的声音在颤抖,他想起了家里的妻子和儿子。
「对不起了,师傅。不是我们心狠,而是你知道得太多了。」另一个人也掏出了刀子。
张晶磊这才彻底绝望了。
他明白,这些人要的不只是车,而是要他永远闭嘴。
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求求你们,我有老婆孩子...」张晶磊跪了下来,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他想到昨晚儿子说要新书包的话,想到妻子还在家里等他回去买菜。
但是,这些歹徒的眼中没有一丝同情。
对他们来说,张晶磊只是一个必须清除的障碍,一个知情的目击者。
「大哥,我发誓绝对不会说出去的。我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张晶磊做着最后的努力。
然而,回答他的只有冰冷的刀光。
在这个荒凉的蒲河边,在这个没有任何人烟的芦苇丛旁,为了那个10块钱的定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03
1月18日下午5点50分,沈阳市商业银行辽沈支行门前。
下班的人群匆匆走过,没有人注意到停在路边的那辆白色面包车。
车里坐着四个戴着口罩和帽子的男人,他们紧紧盯着银行的大门。
这四个人,就是几个小时前在蒲河地区杀害张晶磊的歹徒。
他们分别是罗宝光、罗宝明、罗宝辉三兄弟,还有他们的表弟刘郅宏。
「老大,运钞车来了。」罗宝明压低声音说道。
一辆武装押运车缓缓停在银行门口,后面跟着一辆运款面包车。
四名保安跳下车,端着霰弹枪,分别站在车辆两端警戒。
罗宝光看了看手表,又看了看放在脚边的遥控器。
他们为这一刻准备了将近一年时间。
早上杀死张晶磊后,他们把尸体扔进了芦苇丛深处的一个水坑里。
然后开着死者的面包车,按照事先踩好的点,在银行附近的一辆自行车上安装了遥控爆炸装置。
现在,一切都按计划进行。
银行里走出来三名员工,提着装满钞票的袋子,准备装进运款车。
这些钱,总共220万元。
「动手!」罗宝光低吼一声,按下了遥控器。
「轰!」一声巨响,爆炸发生了。
那辆被安装了炸弹的自行车瞬间被炸成碎片,冲击波将附近的银行员工和保安统统掀翻。
三名银行员工和四名保安被炸倒在地,其中两人当场死亡。
就在这时,罗宝光等四人戴上面罩,从白色面包车里跳了出来。
罗宝明举起猎枪,其他人也掏出了刀子。
运钞车司机看到同事被炸倒,虽然心中恐惧,但职业的责任感让他赤手空拳冲了上来,试图保护那些装钱的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