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上门向你募捐的人一定是善心人士?在新加坡,还真不一定。42岁的林某,曾经为数家慈善组织工作过,几年前却因为嫌薪水太低,一怒之下离职。没想到离职后的他竟然灵机一动,把过去在慈善机构学到的流程、证件样式拿来创新——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假慈善工程。而且这一干,就是四年。
改名、复印、注册公司……
一步步把骗局做成正规业务
2019年前后,林某在一家名为“Nation of Love”的慈善组织工作,手上有员工证、挂绳和项目证明函等用品。离职后,他竟把证明函拿来改头换面——把机构名换成“A Nation of Love”,连项目期限也修一修,然后复印多份备用。
为了让骗局更逼真,他还尝试注册同名公司,但因为自己欠税被拒。他于是找一名女子帮忙注册,承诺每月给200元。等公司成功成立后,他马上翻脸不认人,不再付钱,继续用公司的名义和UEN号上街募捐。表面上看,他像个认真创业者;其实,这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穿制服、配证件、开收据
骗钱骗到专业级别
从2020年开始,林某挨家挨户敲门,声称自己在为自闭症儿童和年长者筹款。为了让公众相信,他会出示伪造证件,还一本正经地记下捐款者姓名、住址、金额,有时甚至开出发票。后来他还决定扩大规模,开始招聘员工——当然,这些人都不知道自己其实在参与骗局。他给他们制服、证件、文件,让他们当作正规慈善机构的募捐员,每天上门向公众募款。
三年间,包括这些员工在内,共有8381人被骗,总额约10万6158元。
另一份来自警方与慈善总监办公室的资料显示,受害人数甚至超过1万2600人。
这个骗局之所以能持续多年,原因很简单:太像真的了。
有人起疑后报警
骗局才终于被揭穿
2024年6月,一名公众在勿洛北3街遇到上门募捐的林某,觉得有点不对劲。他报警后,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并在当天把林家庆逮捕。
调查显示,他用伪造证件和文件招募了七名不知情的员工,也骗了成千上万名公众。控方指出,林某滥用了前雇主和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还自创制服、证件、证明函,让骗局几乎真假难分;而且他是为了个人利益、周密计划、长期犯案,影响极广。因此促请法官判他45至48个月监禁。
警方提醒:看到上门募捐,一定要查!
警方与慈善总监办公室也特别提醒公众:遇到上门募捐者,一定要查他是不是正规慈善机构。你可以上charities.gov.sg查是否本地注册慈善组织,是否拥有有效募捐许可,如果对方说不清楚、支支吾吾、证件奇怪——那就很可能是骗局。
LEO丨编辑
CY丨编审
新加坡警察部队与慈善总监办公室丨来源
Pixbay丨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新加坡眼官网看新闻更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