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李一木
初冬的石家庄裕西公园,400多棵法国梧桐进入变色落叶期,200多棵银杏也迎来最佳观赏期。放眼望去,整座公园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为留住这份季节限定的自然美景,裕西公园于11月初启动“落叶缓扫”模式。不仅这个公园实施“落叶缓扫”,石家庄长安公园、东环公园、西清公园等109座公园广场也同步推行了“落叶缓扫”措施。(11月18日《河北日报》)。
“落叶缓扫”并非不扫,而是有选择、周期性地对落叶进行清理,让落叶自成风景,实现“只见风景,不见脏乱”的效果。正如报道中所言,石家庄秉持“把城市作为完整艺术品精雕细琢”的理念,在保障安全与整洁的前提下,尽可能留住季节馈赠的五彩斑斓,让大家能亲近自然、感受季节的更迭变幻。
在这个寒意已生的季节里,在人人脚步匆匆的城市里,一句“落叶缓扫”,让人感受到细节里蕴含的城市温度。这样的细节,不仅在审美层面超越了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式美学,更凸显了在城市管理方面宝贵的以人为本。一座城市,多一些这样的细节,就会多一些让人停留下来的理由,多一份热爱与相守。
长久以来,种种标准化、统一化的城市管理手段饱受争议。无论是灰黑色“送人走”风格的统一牌匾,还是农贸市场里丈量菜品摆放是否超出摊位的“精细化管理”,无不令人哭笑不得。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拍脑门”“一刀切”不仅仅暴露了管理者在美学层面的缺失,更暴露了权力的骄横——让你这样,你就得这样;哪怕这样,实在不像样。
但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它不可能依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拍脑门”就能规定出清晨早点摊的烟火气,就能如同一部机器运转得严丝合缝。城市终归属于人,一个个鲜活的,需要柴米油盐、有着七情六欲的人,我们每个人的疼痛与希望都已经与身边的城市无法分割。正因如此,我们才无比真切地期盼着每个人的城市都多一些柔软与温暖,少一些蛮横与生冷。
正因如此,一句“落叶缓扫”才令人心生暖意。这是一座城市差异化、个性化的表达,更是对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情感与审美上的关照。哪怕再小,也同样珍贵。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斯文与美感。如今,在缤纷绚烂的落叶里,“慢慢走,欣赏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