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六年十月,北京,晚上八点多,耿飚接到电话,华国锋叫他去怀仁堂,事情急,他马上出门,坐车赶到地方,怀仁堂里灯亮着,华国锋和叶剑英站在那里,表情严肃,又有点轻松,好像大事办完了,又好像才刚开始,华国锋对耿飚说,四个人抓起来了,现在你去广播局,把电台电视台管起来,不能乱,叶剑英补了一句,注意安全,要不要带枪,耿飚摇头,枪不用,但要你的手令。
![]()
手令这东西,就是一张纸,几行字,耿飚为什么要它,他当时是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管党和外国政党联系,和广播局不沾边,广播局那时候归姚文元管,下面的人认姚文元的命令,突然空降一个耿飚,谁听你的,有手令就不一样,白纸黑字,华国锋签的名,代表中央,下面的人看了,知道是上头的意思,不是谁瞎闹。
![]()
耿飚这人,军队出来的,红军时期当过团长,参谋长,打仗明白手续重要,调兵要凭证,接管也要凭证,一九七六年十月六号晚上,情况复杂,四人帮抓了,消息没公开,广播局还有人可能不服,甚至报信,耿飚带十个战士去,人不多,硬闯不行,拿手令给人看,是劝服,不是压服。
华国锋写的手令,简单,直接,邓岗同志,派耿飚邱巍高去,加强领导,你们听他的,华国锋,十月六日,邓岗是广播事业局局长,老新闻人,耿飚到他办公室,拿手令给他看,邓岗愣住,不说话,耿飚说,你要请示上级也行,邓岗马上说,不用了,他懂了,上级就是四人帮,已经倒了。
![]()
耿飚后来回忆,手令是护身符,也是责任状,有它,行动名正言顺,没它,像搞鬼,容易误会,广播局那晚,核心小组十一人开会,耿飚念手令,大家点头,工作照旧,但领导换了,耿飚住电台十几天,鞋袜不脱,地板打盹,等中央通知。
为什么华国锋选耿飚,叶剑英推荐的,说三个人选,耿飚,迟浩田,秦基伟,耿飚没军衔,但资历老,红军抗战解放战争都打过,五五年授衔可能升上将,搞外交了,没评,他和叶帅熟,红军时期就跟叶剑英,四六年北平军事调停,叶帅首席代表,耿飚副参谋长,能文能武,可靠。
![]()
一九七六年十月二号,华国锋就找过耿飚,说有事别出门,五号下午,又叫到家,谈四人帮,改毛主席遗嘱的事,六号晚上行动完,直接派活,华国锋细心,怕耿飚不好干活,给手令,撑腰。
广播局重要,那年头电视少,收音机家家听,新闻靠它,四人帮控制舆论,乱说话,抓了人,不快点管住电台,可能生乱,有人说学生造反派冲出来,北京暗中戒严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附近布了兵,耿飚任务紧,手令快,效率高。
耿飚不要枪,要手令,是聪明,枪只能吓人,手令能服人,后来他去国防部长,没军衔的国防部长,少见,但中央信他,就因为一九七六年那晚,他稳当当走进广播局,一张纸,镇住场子。
邓岗后来平安,九一年去世,七十五岁,广播局那晚没人受伤,没冲突,手令软刀子,比枪有用,耿飚二零零年去世,九十一岁,记得这事的人老了,但手令还在,纸发黄,字清楚,历史的一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