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烈士的称谓,在朝鲜半岛的土地上存在了七十余年。这些没有留下姓名的英灵,与近20万志愿军烈士一同长眠在异国他乡。
![]()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志愿军部队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彼时,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堪称“万国牌”,有缴获的日式步枪,有苏制的冲锋枪,还有国产的简易武器,而对面的美军则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17000多架飞机日夜盘旋在战场上空,炸弹、燃烧弹不断倾泻在阵地上。长津湖战役中,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里,志愿军战士身着单薄棉衣趴在雪地里埋伏,许多人冻成了保持战斗姿势的“冰雕”,手中的武器依旧指向敌人来犯的方向。上甘岭战役中,3.7平方公里的阵地被190万枚炮弹反复轰炸,坑道里的战士断粮断水,送进去一袋压缩饼干要付出几条人命的代价,最后只有一只苹果被成功送进一号坑道。
![]()
整个战争期间,志愿军空军刚组建不久,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长仅100小时,却要对抗飞行时长超2000小时的美军王牌飞行员。即便如此,志愿军空军凭借米格15战机和“空中拼刺刀”的勇气,击落330架美军飞机,打破了美军的空中霸权神话。但地面部队仍在缺乏制空权的情况下艰难作战,许多战士在空袭中牺牲,战后只能被临时安葬在朝鲜的山坡、战壕边,不少墓碑上连名字都没有,只能刻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之墓”。
![]()
2014年,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开始分批回国,最初几年使用的是从国外引进的伊尔-76运输机,那时我国还没有自主研发的大型运输机。2020年,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执行接运任务,机场以“过水门”的最高礼仪迎接英烈归来。2022年,歼-20隐形战斗机首次加入护航队列,到第十二批烈士回国时,4架歼-20组成护航编队,呼号“凯旋”,全程守护运-20穿越云层。运-20载重能力强,能稳稳承载烈士棺椁;歼-20隐身性能优越,是守护领空的“空中利剑”,两款都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顶尖装备。
![]()
当年在冰天雪地里挨饿受冻的战士,在坑道里艰难坚守的烈士,或许从未想过,七十多年后会有这样的大国重器接自己回家。当年羡慕美军空中支援的他们,如今有歼-20在祖国领空为自己护航;当年用“万国牌”武器对抗强敌的他们,如今看到国产战机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从2014年到2025年,我国已连续12年迎回1011位在韩志愿军英烈遗骸,随遗骸归来的还有一万多件遗物,每一件都被精心登记存档,通过DNA比对技术,已有部分烈士确认身份,让“无名”英雄终于“有名”归乡。
![]()
![]()
朝鲜的烈士陵园里,还有无数块仅有集体称谓的墓碑,但祖国从未忘记这些英烈。用运-20和歼-20接烈士回国,不是刻意炫耀,而是想告诉九泉之下的英灵:当年用血肉之躯守护的祖国,如今已足够强大,再也不会有人轻易欺负。当运-20的轰鸣声穿过云层,歼-20的身影伴飞左右,这是人民军队能拿出的最隆重礼遇,也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