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芝鹏 解放军报记者 向黎鸣
深秋,某海域,陆军某旅杨飞行员驾驶战机抵近目标点位。这次训练,他没有按常规路线突击,而是在海军快艇掩护下实施超低空掠海飞行,通过连贯战术迂回巧妙规避“敌”雷达侦搜,最终精准完成模拟打击。
“能够快速突破‘敌’防线,得益于与海军战友共同研究的‘艇机协同突击’战法。”走下战机,杨飞行员告诉记者。
两天前,搭乘该旅开通的联训班车,海军某快艇大队邱参谋带队来到该旅营区,与陆军部队战友们围绕此次协同训练展开一场跨军种“头脑风暴”。针对直升机海上突击路径,两支部队的官兵结合海图推演、实战场景模拟,大胆提出“快艇前出佯攻袭扰、直升机超低空突防”攻击思路。随后,双方围绕突击航线、火力协同时机等细节不断推敲,最终形成一套融合双方力量优势的“艇机协同突击”战法。
借力友邻部队,集智优化自身战术战法,这一做法源自该旅去年一次经历。
那场训练中,该旅多架战机与友邻部队多支力量向预定地域突击。然而,作战力量的增加并未带来强大的体系作战效能,各分队在突击过程中行动脱节、配合不佳,任务以失败告终。
那次失利引起该旅党委一班人思考:“近年来,友邻部队到我单位机场或周边驻训的频率越来越高,如果借助他们的资源优势,共同开展战术战法研究,一定能助推单位体系作战能力提升。”
于是,该旅主动“敞开大门”,在营区长期预留几座机库和一栋楼房,为前来联训的友邻部队提供住宿保障;专门开通联训班车,点对点保障双方单位人员往来;探索建立“确定课题—联训验证—推广应用”的联合攻关机制,携手友邻部队官兵共解战训难题。
遂行海上搜救任务时,搜索跟踪目标难度较大,该旅胥飞行员一度为此深感困扰。
一次,海军某直升机分队来该旅驻训,他主动向海军飞行员请教,邀请他们围绕这一难题共同攻关。
海军飞行员向胥飞行员分享海上目标的识别经验,演示预判目标轨迹的方法,并协助他进一步优化搜索航线。他们还共同完善多机协同搜索的战术流程,通过交替掩护搜索的方式提高目标搜索效率,有效破解海上搜救难题。
该旅作训科参谋介绍,今年以来,他们与友邻单位展开多场跨军兵种联合训练,多项新战法训法得到实战检验,多个能力堵点被成功打通。
来源:解放军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